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29篇 |
免费 | 293篇 |
国内免费 | 20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03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367篇 |
化学工业 | 699篇 |
金属工艺 | 276篇 |
机械仪表 | 254篇 |
建筑科学 | 486篇 |
矿业工程 | 173篇 |
能源动力 | 88篇 |
轻工业 | 897篇 |
水利工程 | 223篇 |
石油天然气 | 124篇 |
武器工业 | 65篇 |
无线电 | 58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44篇 |
冶金工业 | 164篇 |
原子能技术 | 50篇 |
自动化技术 | 5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9篇 |
2023年 | 261篇 |
2022年 | 280篇 |
2021年 | 298篇 |
2020年 | 224篇 |
2019年 | 255篇 |
2018年 | 262篇 |
2017年 | 112篇 |
2016年 | 152篇 |
2015年 | 145篇 |
2014年 | 385篇 |
2013年 | 310篇 |
2012年 | 310篇 |
2011年 | 380篇 |
2010年 | 307篇 |
2009年 | 258篇 |
2008年 | 191篇 |
2007年 | 259篇 |
2006年 | 186篇 |
2005年 | 140篇 |
2004年 | 122篇 |
2003年 | 91篇 |
2002年 | 78篇 |
2001年 | 67篇 |
2000年 | 82篇 |
1999年 | 47篇 |
1998年 | 47篇 |
1997年 | 49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40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16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3篇 |
1977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基于信息冗余的小波红外图像去噪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外图像具有图像灰度集中、对比度低等特点,因而红外图像增强是红外图像应用必不缺少的部分,随之而来的是图像噪声的放大,为了进一步提高红外图像质量,需对增强后图像去噪。现有众多去噪方法中,极少同时兼顾算法效果及可实现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冗余的小波去噪算法,此算法在离散小波变化(DWT)过程中分别以不同的下采样方式获取多组含有相似冗余信息的小波系数,再利用噪声估计对小波系数进行非线性变换,抑制高频噪声并保留细节,然后利用变换后小波系数重构(IDWT)多副图像,利用含相似冗余信息的多副图像加权进一步去除高频噪声,获取最终去噪图像。此算法已在单片FPGA中进行实现,利用ALTERA CYCLONIII芯片实现后的处理帧频达到50 fps,满足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93.
94.
95.
特征提取和分类器设计是人脸识别算法中的两个关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二次小波变换、PCA算法与BP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算法。该算法采用二次小波变换与PCA相结合的算法提取人脸图像的主要特征,并运用加入动量项的改进BP神经网络算法进行人脸图像分类识别。在MATLAB环境下,利用ORL人脸图像数据库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实现简单、识别速度快、识别率较高。 相似文献
96.
97.
单脉冲雷达是高精度外弹道测量系统中的一种主要测量设备之一,为了提高其测量精度,对所有测量参数都需要进行电波折射误差修正.针对目前单脉冲雷达测速参数折射误差修正精度较低的现状,在距离和角度折射误差修正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方向余弦的速度量折射误差高精度修正方法.首先根据经折射修正后的目标精确位置,利用二阶中心平滑微分方法求出目标的真实速度向量;然后再利用测站、地心的位置得到目标到雷达站、地心的方向余弦,进而求出目标与雷达站间电波射线在目标处切矢方向余弦;最后进行距离变化率的折射误差修正.实验证明,该方法比常用的直接微分方法的精度高出20%,且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8.
针对舍女寺油田复杂多样的地质构造类型和油藏分布样式,结合构造成因、构造发育及沉积作用影响,对其开展地质构造参数与油气藏类型分析,认为孔二段早期受沧东断裂的影响,断裂系统以北东方向为主,是沟通油源的通道,后期受孔店构造带活动、孔西断层影响发育北东东向和近东西向断裂系统,两期构造应力呈一定夹角,对油藏起到封堵的作用,同时根据断层封闭性论证油藏的含油性,开展已开发区块断裂特征对油藏的主要控制作用分析,认为油藏主要聚集在以反向断块为主、断距大于40m以上的断块中。该研究为舍女寺油田下一步勘探和开发井位部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