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7篇
化学工业   39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4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45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利用黄单孢茵研究了在50L气升式发酵罐发酵黄原胶的动力学,在logistic方程和Lu-edeking-Piret方程的基础上,建立了两步发酵黄原胶的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和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进一步在200L相似结构的气升式发酵罐中的试验表明,该模型能较好的对发酵动力学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82.
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以ZnO为主要组分的多种复合载体(ZnO-Al2O3、ZnO-TiO2、ZnO-MgO、ZnO-CeO2、ZnO-ZrO2)Ni基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考查了催化剂的乙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剂复合载体组分对乙醇水蒸气重整制氢性能有影响,其中,在较低温度(400~470℃)Ni/ZnO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最优,而在较高温度(485~550℃)Ni/ZnO-TiO2催化剂有相对最优的催化性能。催化剂的XRD、SEM等表征表明,Ni催化剂活性组分分散良好,催化剂颗粒大小较为均匀,同时也观察到使用后的催化剂表面有积炭生成。  相似文献   
83.
刘利平  马晓建  李静  方书起 《功能材料》2013,44(14):2069-2073
添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硅藻土负载Co-Cu-Zn-La和Pd-Cu-Zn-La的复合金属催化剂,利用SEM、TEM、XRD、FT-IR、TPR等技术对催化剂的表面形貌、结构及还原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催化剂有丰富孔结构,4~15nm的活性氧化物组分呈200~400nm花状分布,分散良好;制备催化剂经H2程序升温还原后,除有金属单质存在外,可能还有合金生成。  相似文献   
84.
利用幂律流体的本构方程建立了幂律流体在斜齿齿轮泵径向间隙中的泄漏模型,并得到了最佳径向间隙的隐函数式及径向摩擦功率,同时给出实例并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结果为聚合物齿轮泵的间隙优化设计及功率特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5.
纤维乙醇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黑液,为了更好的对纤维乙醇黑液进行处理,利用旋转黏度计对这种黑液进行了流变性测定,并对其流变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纤维乙醇黑液为非牛顿流体中的假塑性流体,其流变特性服从幂律方程,该黑液的温度和固含量对流变特性参数都有一定的影响.所获得的结论对纤维乙醇黑液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6.
白净  瞿赞  马晓建  邱竹 《化学工程》2003,31(4):42-44,70
玉米粉蒸煮醪的流变特性不仅影响发酵过程的质量、动量和能量的传递 ,还影响发酵动力学过程。文中考察了玉米粉蒸煮醪的流变特性及其与质量分数和温度的关系 ,得出流变参数k、n与质量分数和温度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 :玉米粉蒸煮醪在质量分数为 4 %时就具有良好的拟塑性 ,且随着质量分数的增大 ,拟塑性也越显著 ;随着温度的升高其稠度系数减小 ,流变指数基本上没有变化。其流变特性服从幂律指数模型  相似文献   
87.
研究了以乙酰丙酸(LA)和苯酚为原料,盐酸为催化剂,巯基乙酸为助催化剂合成4,4'-双(4'-羟苯基)戊酸的工艺.考察了助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反应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等因素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合成工艺.试验表明:n(苯酚):n(LA)(摩尔比)=4:1,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为45 h,n(HCl):n(LA)=4:1时,最高产率为97.1%.产物结构经红光外光谱、氢核磁谱进行了表征确定为4,4'-双(4'-羟苯基)戊酸.  相似文献   
88.
刘利平  马晓建 《化肥工业》2002,29(2):37-38,40
在目前的变换工艺中,全低变工艺是较为节能的工艺。利用夹点技术对全低变换热网络进行优化设计,得到的新网络流程不需要外供蒸汽。与第二换热网络相比,减少了设备台数,节省投资费用,目前使用的全低变工艺的能耗还可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89.
双循环厌氧反应器的流动及传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反应器是整个生物反应过程的关键设备.针对厌氧反应过程的特点,提出了既有内循环系统,又有外循环系统的厌氧反应器新思路.介绍了该反应器的结构、流动实验和传热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流动稳定后,外循环流量在400~1450L·h-1范围内时,反应器的内循环液速随外循环流量增大呈指数增长,当采用夹套换热,外循环流量在0~1300L·h-1范围内,冷却水流量在250~750L·h-1范围内时,传热系数随外循环流量或冷却水流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大.  相似文献   
90.
水平管降膜蒸发传热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慧霞  马晓建 《化工机械》2008,35(2):114-118
介绍了水平管降膜蒸发的原理、特点及管束间液膜的流动形态,总结水平管降膜蒸发在实验条件不同时对传热性能影响的研究情况,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