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16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35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将Streptoverticillium mobaraense发酵得到的谷氨酰胺转胺酶粗酶液进行凝胶层析,采用SDS-PAGE电泳得到了谷氨酰胺转胺酶的分子质量在37ku左右,pI值在8.7~9.0。对超滤过程TGase的酶活损失和超滤膜通量综合考虑,确定超滤过程温度控制在8℃左右比较适宜,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对膜通量有较大影响的酶液pH值和超滤压力等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将料液pH调节到7.5左右,压力控制在0.20~0.25MPa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22.
天然食品防腐剂-细菌素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郝纯  常忠义  高红亮  任国谱 《食品科学》2004,25(12):193-197
细菌素是由细菌代谢产生的,具有抑菌杀菌作用的蛋白或多肽。细菌素是一种天然防腐剂,具有在体内可被蛋白酶消化,低毒无副作用的特点,非常适用于食品工业。其中乳酸链球菌素(Nisin)已被广泛应用。本文就细菌素的分类、检测及与抗生素的区别做一综述,并对细菌素的应用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23.
原生质体融合提高产谷氨酰胺转氨酶菌株产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并建立产谷氨酰胺转氨酶茂原链霉菌原生质体制备技术,通过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筛选高产菌株。方法:以溶菌酶处理茂原链霉菌获得原生质体,采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通过96 孔板高通量初筛、试管复筛、摇瓶验证选育高产菌株。结果:茂原链霉菌形成的原生质体再生出的菌落直径比较小,而菌丝生成的菌落直径比较大,两种形态的菌落96 孔板发酵后酶活力有显著性差异。不同的茂原链霉菌株制备原生质体,酶解程度、原生质体纯度、再生率有很大的差异,再生率最高可达1 804.25%,最低仅为12.76%。原生质融合后的高产菌株,选取96 孔板初筛酶活力前3%的菌株进行试管发酵,得到高产菌株比例为32.2%,酶活力比亲本高22.4%,经摇瓶验证产酶比对照提高16.28%。结论:利用基因组重排技术,可以初步对茂原链霉菌进行高产菌株选育。  相似文献   
24.
发酵型酸乳饮料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发酵型酸乳饮料是一种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一种保健饮料,但稳定性较差。本文研究了不同的稳定剂对酸乳饮料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发酵乳含量为50%时,耐酸CMC和果胶可以使体系稳定:耐酸CMC与瓜儿豆胶复配时,异味较重;CMC与黄原胶、果胶复配会产生微黄色;耐酸CMC0.3%和阿拉伯可尔0.1%时酸乳饮料口感细腻,稳定性也很好,是酸乳饮料的一个很好的稳定剂配方。  相似文献   
25.
一些蛋白质和多肽对谷氨酰胺转胺酶热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氨酰胺转胺酶(TGase)是一种催化蛋白质分子间产生共价交联的硫醇酶类,但其热稳定性较差,通过35~60℃之间的热处理研究,发现谷朊粉、大豆多肽、乳清蛋白、酪蛋白酸钠、乳清粉和脱脂乳6种蛋白和多肽物质对TGase酶活都表现出保护作用,其中酪蛋白酸钠和乳清蛋白较为显著。采用TG/DSC分析,我们获得了上述六种蛋白物质对TGase的相变温度(Tm),相变热焓(ΔH)和失重率(LW)影响的数据,其中酪蛋白酸钠对TGase的三种热力学参数改变最大,分别为32℃,40.5J/g和-7.0%。加入0.1%~2.0%的上述6种蛋白和多肽物质对TGase的冻干过程也具有保护作用,以0.5%的谷朊粉添加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6.
IEC 62439-3标准详细描述了并行冗余协议(PRP)和高可用性无缝冗余协议(HSR)。但是这两种冗余功能对上层应用透明,监控系统无法识别单一链路故障。为了解决该问题,实现PRP、HSR冗余网络的良好维护体验,分析了PRP、HSR冗余的实现过程,研究了监测帧的作用原理,构建了一个基于监测帧的冗余网络监视系统,给出了具体的冗余监测原理和流程,总结分析了该系统的优点,为智能变电站的网络冗余监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27.
在传统的鱼糜生产工艺中,漂洗是不可缺少的工序。但漂洗会造成鱼糜的营养流失和环境污染。本文研究在鱼糜制作过程中通过添加焦磷酸钠、柠檬酸钙和谷氨酰胺转胺酶(TGase)等制作不经过漂洗的鱼糜加工工艺。采用质构仪检测不漂洗鱼糜凝胶特性的各种指标结果表明:随着焦磷酸钠添加量的增大,鱼糜的弹性和粘聚性提高越明显,但会使白度、硬度和咀嚼性有所下降,最适添加量为0.3%(w/w);柠檬酸钙的添加使白度、弹性、硬度、咀嚼性都有所提高,最适添加量为1%(w/w);TGase对鱼糜白度无明显影响,但在添加量0.06%(w/w)时对硬度、弹性、咀嚼性和粘聚性的提高达到最大值。对比实验表明,同时添加这三种物质后在加工工艺中不经过漂洗的鱼糜凝胶特性等指标和传统生产工艺的鱼糜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28.
水溶性大豆多糖和果胶作为酸性乳饮料稳定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改变酸性乳饮料的加工工艺比较了大豆多糖和果胶在稳定酸性乳饮料时的差异.结果表明,温度和调酸的顺序对添加了大豆多糖的酸性乳饮料稳定性的影响比对添加了果胶的酸性乳饮料稳定性的影响更为显著.在0℃时调酸和调酸之后均质的条件下,添加有0.40%大豆多糖的酸性乳饮料的稳定性最好,沉淀率最低为0.69%;而添加有0.35%果胶的酸性乳饮料的沉淀率为0.71%.而且进一步验证了大豆多糖能在pH值为3.4~4.4范围内稳定酸性乳饮料,而果胶只能在pH值为3.6~4.4范围内稳定酸性乳饮料.  相似文献   
29.
针对γ-多聚谷氨酸(Poly-γ-glutamic acid,γ-PGA)好氧发酵过程中存在的供氧不足而导致产量偏低的问题,探究了不同氧载体对γ-PGA发酵的影响,并对最适氧载体的添加量和添加时间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正十六烷为最适氧载体,其最佳添加条件为:添加量为0.5%(体积比),添加时间为0 h,发酵48 h,γ-PGA产量达到最高值为(18.62±0.84) mg/mL,相比对照组提高了30%以上。本研究为通过添加氧载体,增加溶氧来提高γ-PGA发酵产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0.
在研究二次函数等简单幂函数的Julia(朱利亚)集过程中,发现传统的逃逸时间算法耗费机时,并且得到的是Julia集的填充集而不是Julia集的吸引子。该文介绍了Julia集的反函数迭代基本算法和基于IFS(函数迭代系)反函数迭代算法。并且在反函数迭代的基本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对迭代顺序的改变,以减少在迭代过程中对内存空间的需求。文中将反函数迭代算法与传统的Julia集的逃逸时间算法进行了仿真对比,表明利用反函数迭代算法可以极大的减少机时,并且利用该算法可以得到Julia集的吸引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