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13篇
轻工业   9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溶液和熔融静电纺丝法所制备的PET纤维,以及工业熔融纺PET纤维的表面形貌和热学性能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因加工成纤方式不同,熔融静电纺纤维表面光滑匀整,工业熔融纺纤维表面有明显的凹凸波浪纹,而溶液静电纺纤维表面略显蜂窝状结构.由DSC分...  相似文献   
42.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得到PVA/PA6复合纳米纤维,并将其与镉离子(Cd2+)溶液反应,制备Cd2+-PVA/PA6金属配合纳米纤维。采用原子吸收光谱(AAS)测定金属离子浓度,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PVA/PA6复合纳米纤维和Cd2+-PVA/PA6金属配合纳米纤维的相应吸收峰进行分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VA/PA6纳米纤维具有优异的金属离子配合性能和良好的形态稳定性。同时研究了金属离子吸附过程及动力学参数,得出吸附常数Kl=0.0257 L/mmol、饱和离子配合量Qm=4.4643 mmol/g,相关系数R2=0.997,该反应过程符合兰格缪尔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43.
在温度343.15~383.15 K、压力14~22 MPa条件下,采用动态法测定分散紫27、分散蓝72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并采用Chrastil半经验模型和AdMST半经验方程对实验结果进行关联,探讨影响分散染料在超临界CO2中溶解度的因素。结果表明:分散紫27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为2.69×10-6~7.35×10-6 mol/mol,压力越高,CO2密度越大,分散紫27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越高;随着温度的升高,分散紫27的溶解度先升高后降低;分散蓝72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为7.17×10-6~13.38×10-6 mol/mol,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44.
为研究细菌纤维素(BC)对碳纤维织物性能的影响,以腈纶基织物和BC为原材料,淀粉为黏着剂,进行预氧化(升温速率为1℃/min,预氧化温度为250℃,预氧化时间为5 h)和炭化(升温速率为5℃/min,炭化温度为900℃,炭化时间为8 h)处理,分别制备了腈纶基碳纤维织物以及腈纶基/BC碳纤维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四探针测试仪、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激光拉曼光谱对其形貌、导电性能、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腈纶基/BC碳纤维织物表面更平滑;表面纳米结构的修饰提高了纤维的电导率,且碳纤维织物之间的导电性差异减少,均在0.05 S/m左右;经表面修饰细菌纤维素(BC)的腈纶基碳纤维织物氰基转化率更加充分;石墨化程度相对提高,但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5.
魏取福  褚慧芬 《非织造布》1996,(4):42-44,41
非织造土工布的平面导水性能是影响其平面排水应用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讨论在受压条件下非织造土工布平面导水性能的变化及非织造土工布的平面排水设计。  相似文献   
46.
47.
室温下,结合正交实验表,用射频磁控溅射在涤纶(PET)非织造布基材上生长AZO(Al2O3:ZnO)纳米结构薄膜.采用四探针测量仪测试AZO薄膜的方块电阻,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薄膜微结构;通过正交分析法对实验L9(33)AZO薄膜的性能指标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溅射厚度对AZO薄膜导电性能起主导作用,其次为氩气压强和溅射功率;同时,得出制备AZO薄膜的最佳工艺为:溅射功率150W、厚度100m和气压0.2Pa,该参数下样品的方块电阻为1.633×103Ω,AZO纳米颗粒的平均直径约为69.4nm.  相似文献   
48.
服装压力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及其客观测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红  陈东生  魏取福 《纺织学报》2010,31(3):138-142
基于国内外文献分析总结了服装压力对人体具体生理指标的影响。指出服装压力大小、压力面积及压力类型是影响人体生理指标的主要因素,有促进人体生理静脉血液循环、提高静脉泵行为、使退黑激素分泌增加等积极的影响,也有影响皮肤血流量、抑制出汗量、抑制唾液分泌、加大肌肉疲劳、使血压升高、呼吸功能降低等消极的影响,其中压力大小是造成积极或消极影响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在研究服装压力对人体生理指标影响时,服装压力大小的客观精确测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介绍了客观测试服装压力的客观方法和原理,探讨了服装压力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在先进压力测量技术的保障下,指出服装压力对人体生理影响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9.
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醋酸乙烯酯(PVAc)/氧化钛(TiO2)杂化纳米纤维.通过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单纤维拉伸仪对不同条件下制备的杂化纳米纤维表面形貌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探讨了有机无机杂化纳米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随着TiO2溶胶含量的增加,纳米纤维表面珠状物减少,纳米纤维膜的断裂强度增大而断裂伸长率减小;随着滚筒转速的加快,纳米纤维毡的纤维取向有所改善,纳米纤维毡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有所增大;随着环境湿度的增加,纳米纤维毡的纤维之间粘结点增多,纳米纤维的断裂伸长率增大,断裂强度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50.
基于不同溶液体系载药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不同配比的丙酮与二氯甲烷为溶剂体系,选用不同黏均分子质量的左旋聚乳酸,通过改变药物的添加比例来调节纺丝溶液的性能,并运用扫描电镜分析静电纺纳米纤维膜的形貌,探求其与溶液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仅以丙酮为溶剂,因溶液体系粘度低而表面张力大,收集到的只是大量的珠子;以m(丙酮):(二氯甲烷)=1:2为溶剂,聚乳酸的分子量为1×105,质量分数为10%时,制备的纤维无串珠且分布较好;当向溶液中加入碱性药物克拉霉素时,成纤的聚乳酸质量分数相应减小,溶液的导电性能得到增加,收集到的纤维直径变细,分布变得混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