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8篇
机械仪表   1篇
矿业工程   4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21.
为了解决烟用水基胶上机运行时常出现烟支质量及运行质量不佳的问题,采用非牛顿流体的Ostwald-de Wale幂律方程模型,对HAUNI Protos 2-2适用辊涂型接嘴胶的动态流变检测数据进行拟合,计算出非牛顿指数n值,考察不同接嘴胶的动态流变性能。研究了辊涂型接嘴胶动态流变性能对烟支卷接质量、生产运行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辊涂型接嘴胶的动态流变性能对涂胶量以及渗透行为产生影响,非牛顿指数n值过大及过小均影响接嘴胶的实际上机使用效果。(2)非牛顿指数n值越大,涂胶量越大,干燥速度越慢,易出现接装纸皱纹;反之,干燥速度越快,易出现空隙性接装纸泡皱及掉头。(3)非牛顿指数n值越大,接嘴胶实际黏度越高,切刀、吸纸轮、搓接鼓轮、搓板等部位粘附的胶垢越多,被动停机保养次数增加,生产效率受到影响。对于本实验中所用的Protos 2-2型超高速卷烟机设备状态和所用的接装纸而言,其适配的接嘴胶非牛顿指数在0.825~0.866区间时可获得较为理想的上机适用性。  相似文献   
22.
黄凯兵  施敏  李伟  周洪 《功能材料》2013,44(10):1422-1427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P(MMA-BA))乳液,再将乳液进行喷雾干燥制备了壳层由纳米粒子构成且具有中空形貌的单孔高分子微球。研究了微球形成机理,并着重探讨了预聚物用量、硬软单体配比m(MMA)∶m(BA)、交联剂用量对微球形貌、比表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条件为乳液浓度2%,进口温度125℃,出口温度50℃,进料量250mL/h,预聚物用量为2%(质量分数),硬软单体比m(MMA)∶m(BA)约为7∶3,交联剂用量为10%~20%(质量分数)时,能够形成形状规整的中空微球,用BET法测得其比表面积约为28.8259m2/g。考察了中空微球对低浓度苯酚溶液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微球对苯酚的最大吸附量可达7.8568mg/g;微球用量较少时,单位质量微球吸附的苯酚量较大;微球中硬单体比例越高,所得微球比表面积越大,对苯酚的吸附量越高。  相似文献   
23.
聚乙烯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柔软剂和保湿剂在护肤品中是最基本的调理剂.发用品中常用的调理剂是阳离子和聚硅氧烷.其中使用的阳离子浓度最大的聚合物是PEI(聚乙烯胺).  相似文献   
24.
喷雾干燥法制备微米-纳米复合结构高吸油树脂中空微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十八酯为单体、甲基丙烯酸双环戊二烯酯为交联剂,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了高吸油树脂中空微球.表征了高吸油树脂微球的微观形貌,考察了交联剂用量对树脂吸油性能的影响,同时与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的树脂的吸油及疏水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的微球是由许多纳米粒子聚集而成的中空微米级微球;随着交联剂用量的增加,树脂吸油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到达饱和吸油率所需时间减少;交联剂用量为3%(质量分数)的树脂吸油性能达到最好,对甲苯、三氯甲烷的饱和吸油率分别为20.78及28.32g/g,4h内对甲苯的吸收基本饱和;而采用悬浮聚合所制备的高吸油树脂,对甲苯和三氯甲烷的饱和吸油率分别为11.26、24.18g/g,12h吸油达到饱和;喷雾干燥及悬浮聚合制备的树脂与水的接触角分别为111.14与85.39°,表面能分别为38.10与42.85mJ/m2,采用喷雾干燥制备的高吸油树脂中空微球表现出较好的疏水性.  相似文献   
25.
采用经十六烷基季铵盐改性的纳米蒙脱土(OMMT)对环氧树脂(EP)进行改性,制备了OMMT/EP复合胶粘剂。通过对改性胶粘剂的黏度、粘接强度、冲击韧性、热失重分析表明,当OMMT质量分数为6%时,胶粘剂的改性效果最好,XRD分析表明此时OMMT与EP形成了剥离型复合结构,SEM分析表明,当OMMT含量不同时,增韧改性机理也不相同,质量分数4%时主要是裂纹钉铆和银纹-微裂纹增韧机理,质量分数6%时主要是多层次的应力分散增韧,质量分数8%时则未起到改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