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6篇
轻工业   7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8 毫秒
11.
从"绿色壁垒"的定义入手,通过对"绿色壁垒"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以及对我国纺织服装业影响等几方面进行了阐述、分析,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固定流化床(FFB)评价装置上考察了催化裂化过程中含磷镁铝尖晶石捕钒性能。结果表明:含磷镁铝尖晶石与不同稀土含量的裂化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匹配性,能够明显改善重金属污染催化剂的产品分布,当主催化剂中稀土质量分数高达4.5%时,总液体收率可提高0.6百分点,焦炭选择性有所改善,干气选择性基本相当;与FCC催化剂相比,含磷镁铝尖晶石可以优先捕集卟啉钒并形成稳定的化合物,进而在水蒸气老化过程中减弱钒对裂化催化剂的破坏。  相似文献   
13.
研究探讨了纳米复合材料APC-2积层板在高温环境中承受等应力振幅之拉伸-拉伸疲劳作用后的力学特性与寿命。测试证明,最佳的二氧化硅(SiO2)纳米微粒添加于积层板层间之质量分数为总质量的0.01。实验结果所得之拟合S-N曲线图皆依温度从室温()增加至15 0℃的顺序由上到下排列。但是若将图形中纵轴座标改为以施于试片之最大负载应力除以该温度下之极限抗拉强度的比值来表示时,则S-N图形之趋势恰为相反,变为从室温()增加至150℃的顺序由下到上排列。此结果之重大意义在于:纳米复合材料APC-2积层板在高温环境中抗疲劳特性皆会有明显的增强。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纳米多孔银的制备及合金成分对纳米多孔银微观结构的影响。选用Ag含量(原子百分数)为15%,20%和25%(分别对应亚共晶,共晶与过共晶成分)的Ag-Cu合金薄带,通过化学去合金法制得具有三维的,韧带-孔洞双连续结构的纳米多孔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试样进行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的观察与分析。研究了Cu含量的变化对纳米多孔银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得出结论:去合金介质及温度等腐蚀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去合金时间越长,纳米多孔银的韧带尺寸越大。在腐蚀介质和温度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纳米多孔结构特征尺寸受合金成分影响,Cu含量越高,去合金过程中产生的孔洞/通道尺寸越大。由于Cu含量不同,Ag15Cu85,Ag20Cu80和Ag25Cu80三种成分的合金中,Ag20Cu80去合金化得到的纳米多孔Ag的韧带孔洞微观结构最均匀。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线条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详细阐述了线条服装设计的主要内容与方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降低焊接裂纹的发生几率,减少返修次数,从理化性能着手,结合实践经验,分析了工业纯钛管道焊接裂纹产生的原因,确定了预防和处理焊接裂纹的措施。在工程实例中,从焊接坡口打磨、坡口清洗、焊接环境、焊口保护和焊接工艺参数5个环节着手,严格控制施工工艺,成功地减少了焊接裂纹的产生,取得了很好的焊接效果。  相似文献   
17.
增加反应器跨线在连续重整装置扩能改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国内某连续重整装置的扩能改造为例,探讨了增加反应器跨线在扩能改造中的应用。在重整装置扩能改造中,面临反应器内催化剂贴壁、反应器加热炉热负荷不足、再生器烧焦能力不足等装置瓶颈。通过理论计算及扩能前后的工业数据对比,说明增设反应器跨线的方法可有效避免装置扩能后催化剂贴壁现象的发生,并降低下游加热炉热负荷。验证了增加反应器跨线的方法应用于重整装置扩能改造的可行性,为连续重整装置扩能改造提供了新的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高性能铜镍合金因其具有优异的性能成为了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一些高强韧铜镍合金的研究进展,重点对该系列铜镍合金的强韧化行为及其微观机制进行了讨论与分析.最后给出了高强韧铜镍合金特别是多主元高强铜镍合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三维服装仿真效果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计算机三维仿真技术在服装设计中运用的分析和传统服装设计比较,说明三维仿真技术在服装设计中运用的可行性及不足。  相似文献   
20.
根据工业回转窑窑衬清理机器人的液压驱动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绘制了能够反映液压系统动态特性的功率键合图,由此建立了包含8个子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状态方程,然后根据每个方程的各状态变量之间形成的输入与输出关系构建了系统动态特性仿真模型,并按照不同的参数利用SIMULINK软件包进行了计算机仿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