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13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148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刘自琴  黄惠华 《食品科学》2012,33(3):184-189
采用Sepharose CL-4B和7种大孔树脂为载体固定Palatase 20000L脂肪酶,对载体进行筛选,以酶活力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固定化条件,并考察所制得固定化酶的稳定性和水解橄榄油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以大孔树脂HPD-600为载体制得的固定化酶具有较高的活性和良好的稳定性。其最优的固定化条件为:pH3.9,酶与载体比例为9.1mg/g,吸附时间1.8h。在最优条件下制得固定化酶在最适合条件下测得的酶活力达到1440U/g,酶活回收率大于50%。固定化酶最适作用温度为50℃,最适作用pH值为8.0。固定化酶的Km值为0.130g/mL,高于游离酶的Km(0.069g/mL)。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重复操作5次后相对酶活力仍保持在58%以上。  相似文献   
32.
通过液相法制备棒状SiO2颗粒,研究正硅酸乙酯的浓度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相对分子质量对棒状SiO2颗粒的影响,利用液相沉积法在最优化条件下制备的棒状SiO2颗粒表面均匀包覆TiO2,制备棒状SiO2-TiO2核壳结构粒子,并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傅里叶红外光谱等手段对棒状SiO2-TiO2核壳粒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聚乙烯吡咯烷酮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SiO2颗粒由大头针状转变为棒状,随着正硅酸乙酯浓度的增大,棒状SiO2颗粒的长径比变大并出现类球状颗粒;棒状SiO2表面包覆的TiO2为针状,晶型为锐钛矿,包覆厚度为80 nm左右。  相似文献   
33.
1引言电泳技术是分辨率极高的分离技术,如等电聚焦电泳可以将等电点相差0.02个PH值的生物大分子分离。但电泳技术实际工业化应用的最大困难在干不能做到大规模,这与其设备复杂,分离时间长,可处理样品少等缺点有关。目前电泳技术正朝向工业化制备方向发展。将电泳技术应用于菠主蛋白酶的分离,可以研究酶分子的多组份状况(多态性)并对其一些重要参数如等电点,分子量以及迁移率等进行测定。其次是分离出单组份的同工酶,为研究酶的分子组成及结构提供极为有用的样品,(如进行CD测定,紫外差示光谱测定等样品),以及为某些特殊用途…  相似文献   
34.
综述了植物蛋白,特别是大豆蛋白制作模拟干酪的研究进展。热处理的大豆蛋白能大幅度地增加大豆蛋白与酪蛋白的凝结效果,蛋白的微粒倾向聚结,并粘附于酪蛋白分子上。干酪在微观结构上微孔更大,结构更松散,经酶改性的大豆分离蛋白制作的混合干酪弹性、咀嚼性、融化延展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5.
邓雪  黄惠华 《食品科技》2013,(1):199-205
在体外模拟人体消化环境,研究真空冷冻干燥、杀青干燥及不杀青干燥等处理茶花的浸提液及其功能性成分对各种胆酸盐的结合能力,同时探讨了茶多酚、茶多糖和咖啡碱与胆酸盐结合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杀青干燥处理茶花的浸提液对胆酸盐的吸附结合效果最好,茶多酚吸附结合胆酸盐的能力显著高于茶多糖和咖啡碱。三者吸附结合胆酸盐的能力与其质量浓度呈显著性相关关系。在浸提液中,三者并无增效作用,在浸提液中茶多酚是吸附胆酸盐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36.
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子失活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胰蛋白酶抑制子是大豆食品与饲料的主要抗营养因子,这种抑制子的失活能明显提高大豆仪器与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安全性,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子的钝化方法有物理、化学、生物还原、酶解、发酵以及天然化合物法等。本文介绍了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子失活诸方法与技术,并对其发展前景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7.
超临界CO_2萃取小球藻精油及其抗氧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试验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小球藻精油。并比较了精油和叶黄素的还原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利用GC-MS测定精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分析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所得的小球藻精油和提取纯化后所得的叶黄素晶体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纯化得到的小球藻叶黄素晶体总还原力大于小球藻精油,但DPPH自由基清除率小于小球藻精油。同时,小球藻精油含有种类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协同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38.
作为全球公认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茶及其制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保健功效。本实验以自制的绿茶和红茶为原料,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法(DPPH)、氧自由基吸收能力法(ORAC)和细胞抗氧化法(CAA)对两种茶浸提液的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和比较,并研究了两种茶浸提液中各类功能性成分含量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两种自制茶浸提液均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但是其抗氧化能力随茶浸提液发酵程度的加深而降低(DPPH法IC50值:绿茶14.58μg DM/mL红茶24.14μg DM/mL;ORAC值:绿茶5313.92±318.75μmol TE/g DM红茶3684.14±233.59μmol TE/g DM;CAA值:绿茶26.23±0.43μmol QE/100 mg DM红茶16.41±0.17μmol QE/100 mg DM);随着发酵程度的加深,茶浸提液干物质总量降低,尤以茶多酚含量降低最为显著;茶多酚是影响茶浸提液抗氧化能力的主要功能性成分。  相似文献   
39.
以浊度、色差和透光率为指标,壳聚糖和黄原胶为澄清剂,研究了壳聚糖/黄原胶对菠萝汁的澄清效果,确定了最佳的工艺参数,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澄清菠萝汁的最适工艺为:温度35℃,时间70min,壳聚糖(10g/L)与黄原胶(10g/L)的比例1∶1,果汁pH3.4,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此时浊度为0.93NTU,透光率高达98.5%,菠萝汁的色差b*=14.47,在此工艺条件不但能得到满意的澄清效果,还能呈现菠萝原汁的亮黄色。  相似文献   
40.
菠萝果汁的浑浊及澄清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比较澄清前后菠萝汁中各种成分的变化以及起混物质的定性实验,分析壳聚糖/黄原胶澄清菠萝汁的机理。实验发现菠萝汁的混浊物主要是蛋白质—多酚类型的混浊。菠萝汁沉淀物中含30.65%的蛋白质;菠萝汁澄清后有61.47%的蛋白质损失,有58.11%的氨基酸损失。其中半胱氨酸澄清后减少95%,而占含量最高的脯氨酸也减少了70%;多酚有13.19%的损失;单宁有59.28%的损失;果胶有49.99%的损失。通过添加单宁和明胶的起混实验证明:菠萝汁的浑浊沉淀,是由具有起混活性的多酚类(丹宁)和蛋白质形成,主要为多酚类(丹宁)主导。因此去除其中的多酚类尤其是单宁成分,对于菠萝汁的澄清是关键。当壳聚糖和黄原胶相互作用,两者比例达到大致2:1时,可获得最好的澄清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