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黄曲霉毒素B_1(aflatoxin B_1,AFB_1)污染花生、玉米等农产品和食品,具有极强的毒性和致癌性。采用香豆素为唯一碳源从海水中分离降解AFB_1菌株,其中菌株M8能降解71.8%的AFB_1。通过上清液、菌悬液、胞内液降解AFB_1分析,初步判断菌株M8分泌至胞外的活性物质主导AFB_1的生物降解作用。通过菌株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基因系统发育学分析,鉴定菌株M8属于假单胞菌属,命名为Pseudomonas sp. M8。从海水中分离菌株M8丰富了降解AFB_1降解微生物资源,为研究其作用机理和应用于黄曲霉毒素的脱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鲜食玉米籽粒发育期间真菌污染和真菌毒素积累情况,选择天紫23、京科糯2000和黑糯6号3?个品种鲜食玉米,在玉米授粉后第0、12、23、35、55天采样对污染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对黄曲霉毒素B1、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从3?个品种鲜食玉米中,共分离出1?606?株真菌,经鉴定,隶属13?个属,20?个种;玉米籽粒发育期间主要污染真菌为青霉属(Peni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镰刀菌属(Fusarium)、毛霉属(Mucor)和篮状菌属(Talaromyces),其次是交链孢属(Alternaria)、根霉属(Rhizopus)、帚枝霉属(Sarocladium)、笄霉属(Choanephora),还有少部分茎点霉(Phoma)、黑孢霉(Nigrospora)、横梗霉(Lichtheimia)和枝孢霉(Cladosporium);鲜食玉米授粉后23?d(乳熟期)黄曲霉毒素B1、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含量最低,是食用的最佳时期;污染真菌数量与毒素积累不具备相关性,黑糯6号品种受真菌毒素污染最轻,其次是天紫23和京科糯2000,但测试的鲜食玉米品种真菌毒素含量均远低于国家限量。  相似文献   
13.
蜡质玉米粉与糯米粉物化性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干法制粉与湿法制粉获得的蜡质玉米粉与糯米粉的性质差异.结果表明:糯米粉具有常温下透明度好、持水能力强等特点:而蜡质玉米粉则表现了较好的胶粘特性、冻融稳定性.蜡质玉米粉制粉方法的不同也影响其物化性质,干法制蜡质玉米粉的消化性好,溶解率高;湿法制蜡质玉米粉糊液的膨润力强、透明度高、冻融稳定性好、抗剪切能力强.  相似文献   
14.
甘薯糖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龚魁杰 《食品科学》2007,28(6):359-362
甘薯糖蛋白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理和药理活性作用的功能活性成分。本文主要针对甘薯糖蛋白的结构、理化性质、提取纯化、生理功能作概要论述,并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首先通过高糖高脂饮食及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然后对其进行12 周的全麦粉干预。实验过程中定期检测大鼠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 并对其进行糖耐量实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实验结束时检测大鼠的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游离脂肪酸(free fat acid,FFA)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并对大鼠肝脏进行病理学观察。研究发现,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的FBG、HbA1c、TC、TG、LDL-C、MDA 和FFA 含量都显著降低,SOD、CAT 含量和糖耐受能力显著升高,肝脏损伤程度有所减少,hs-CRP 水平变化不大。综上,全麦粉可有效降低大鼠血糖血脂水平,提高其抗氧化能力,减少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16.
复合涂膜对室温条件下鲜食糯玉米保藏效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壳聚糖、魔芋、植酸等涂膜对鲜食糯玉米保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涂膜保鲜糯玉米有一定的应用价值,3种涂膜均能够降低呼吸强度,减轻膜脂过氧化程度,减轻失重率,阻抑可溶性糖向淀粉转化,降低水分散失,3种涂膜中壳聚糖复合涂膜和植酸复合涂膜表现了较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7.
蜡质玉米粉的糊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蜡质玉米粉及其不同制粉方法对糊化特性的影响,测定了干磨、湿磨、挤压制蜡质玉米粉以及蜡质玉米淀粉、糯米粉的溶胀度和RVA参数。结果表明:蜡质玉米粉糊化进程中溶胀度高,水合能力强,具有较高的糊化参数。不同品种蜡质玉米粉的破损值、谷值、峰值和终黏度的变异程度较大,蜡质玉米粉的峰值与谷值、终粘度和回生值、谷值与回生值、谷值与终粘度、终粘度与回生值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湿法制粉糊化进程中水合能力强,主要RVA参数显著高于干法制粉和挤压制粉,具备很强的成糊能力和黏滞性,干法制粉成糊后稳定较好,抗老化性较强,挤压制粉的糊化进程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以香豆素为唯一碳源进行AFB1降解菌的初筛,从青岛土壤中筛选出高效降解AFB1的菌株A6,分离该菌的上清液、菌悬液、胞内液并分析各组分降解AFB_1特征,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RNA基因对该菌株进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菌株A6能高效降解AFB1,其胞外上清液、菌悬液和胞内液能分别降解90.6%、19.6%和12.8%的AFB_1,表明起降解的活性物质主要位于胞外液。在平板上该菌落呈现乳白色,具有皱褶,革兰氏染色呈阳性;能利用葡萄糖、阿拉伯糖、乳糖等碳源; 16S rRNA基因分析表明该菌与贝莱斯芽孢杆菌CR-502~T(Bacillus velezensis)相似度为99.64%。综合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基因分析结果,鉴定菌株A6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命名为Bacillus velezensis A6。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该菌的降解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山东省部分地区2018年产玉米表面污染真菌进行调查。方法 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otato dextrose agar, PDA)上通过稀释涂布的传统分离培养方法获得真菌菌株, 利用传统的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真菌种类鉴定。结果 共获得真菌菌株169株, 经形态学鉴定隶属于8属: 镰刀菌属(Fusarium), 青霉属(Penicillum), 曲霉属(Aspergillus), 交链孢属(Alternaria), 枝顶孢属(Acremonium), 梗霉属(Lichtheimia), 枝孢属(Cladosporium)、篮状菌属(Talaromyces)。其中, 镰刀菌(Fusarium)、青霉(Penicillum)、曲霉(Aspergillus)分离获得的数量最多, 镰刀菌种类是引起玉米穗腐病的主要病原菌, 其污染主要来自于田间。随玉米仓储时间延长, 优势真菌改变为青霉属和曲霉属。结论 山东地区玉米真菌污染初期以田间污染为主, 储藏过程中优势菌群受环境影响发生改变; 需要根据真菌污染状况改进提升传统果穗囤藏技术。  相似文献   
20.
2001年11月,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至此,15年漫长的入世努力终成现实,我国也由逐步开放转为全面融入全球一体化的大市场。入世给我国食品加工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并存,对于玉米食品工业来说我们面临的挑战也许要比机遇更为严峻。深入地分析和探讨我国玉米食品工业所面临的形势和现状,认真思考玉米食品加工业的出路,积极地应对和利用入世所带来的契机,是我们当前所应做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