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414篇
综合类   55篇
化学工业   3篇
机械仪表   13篇
建筑科学   6篇
能源动力   67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发生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04例ICVD患者的DSA资料,其中短暂性脑缺血(TIA)188例,脑梗死116例,明确有无脑供血动脉的狭窄、狭窄的位置,判断责任血管,测量责任血管狭窄段长度及程度。结果304例ICVD患者中发现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227例(74.7%),可判断责任血管193例(85.0%),其中单纯颅外血管病变104例(53.9%),单纯颅内血管病变70例(36.3%),颅内外串联病变19例(9.8%),TIA组的后循环颅外血管病变的发生率高于脑梗死组,脑梗死组的前循环颅内血管病变的发生率高于TIA组。两组责任血管狭窄的长度及严重程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重症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更多见,但责任血管狭窄的严重程度和长度与症状严重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较大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对27例TACE治疗效果欠佳的较大原发性肝癌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RFA治疗,肿瘤大小5.4~11.0cm,平均6.2cm,单发病灶23例,2个病灶4例,共31个病灶。AFP阳性22例。术后通过增强CT及AFP检测评价疗效,所有病例随访2~20个月。结果射频治疗后1个月随访显示,31个肿瘤中14个(45.2%)肿瘤完全坏死,内部及边缘无明显强化;17个肿瘤部分坏死。22例AFP阳性患者,AFP明显降低15例(68.2%),不变3例(13.6%),升高4例(18.2%)。并发症中3例出现表皮烫伤,1例顽固性呃逆,1例肝内出血,1例肝脓肿,1例术后出现严重低蛋白血症,术后2个月死亡。患者中位生存期为9.8个月,1年累计生存率29%。结论对于不可切除的较大原发性肝癌,RFA是较有效的局部介入治疗方法,合理应用RFA治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肠减压管在中晚期恶性肿瘤性小肠梗阻治疗中的综合应用价值。方法18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发生小肠梗阻时于DSA透视下插入鼻肠减压管至十二指肠屈氏韧带附近,观察患者鼻肠减压管插入后近期临床表现及导管引流情况,并于导管停止移动后经导管行肠内造影以明确诊断,其中15例患者在腹胀缓解后予口服supportan治疗。结果18例患者鼻肠减压管均顺利插入预定位置,在术后2d至1周内肠梗阻症状基本缓解;经导管肠内造影,18例患者均有阳性征象;15例患者口服supportan2周后营养情况改善。结论在中晚期恶性肿瘤性小肠梗阻综合治疗中鼻肠减压管插入相对简单,综合治疗效果明显,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支气管灌注化疗(BAI )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性肺癌的方法、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将符合入选的20例肺癌患者分为A组(单纯氩氦刀组)和B组(氩氦刀联合BAI 组),分别行经皮氩氦刀冷冻治疗及氩氦刀+BAI 治疗。治疗后4周开始行CT或DSA随访,通过肿瘤区CT值变化、CT灌注成像、实体瘤治疗评价标准及生存期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生存期分析采用Breslow方法,分别计算中位生存时间并绘制生存期曲线图。结果本研究80%(16/20)的病例冰球覆盖率>90%。两组间冰球覆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T值变化(16.73±9.43)Hu ,B组(15.29±6.98)Hu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治疗前后BF、BV、P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BV差异有统计学(P<0.05)。B组疗效优于A组。20例患者随访期间死亡10例,生存期7~20个月,A组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B组为14个月,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生存率优于A组。结论氩氦刀冷冻联合BAI 治疗直径>3cm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疗效优于单纯氩氦刀。CT灌注成像是评估肺癌氩氦刀冷冻治疗疗效的新手段,具有准确、敏感、直观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金属内支架置入治疗胃十二指肠恶性梗阻的操作技术及疗效。方法本组47例胃十二指肠恶性梗阻患者均在内镜直视联合X线监视下,置入54枚金属内支架治疗。结果47例患者支架置入均获得了成功,随访期间患者均能进食流质或普食,呕吐减轻,生活质量提高,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直视联合X线监视下金属内支架置入治疗胃十二指肠恶性梗阻,安全有效,操作简便、时间短,患者痛苦小,定位准确,支架一次性置入成功率高、覆盖病变完全,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早期发生的缺血性脑损害情况,探讨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早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9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行WingSpan支架成形术治疗的患者,在支架成形术前、术后(72h内)行弥散磁共振成像(DWI )检查,结合患者一般临床情况、手术情况、新发缺血性脑损害等资料,以NIHSS评分评价神经系统障碍严重程度,系统评价WingSpan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早期的安全性和疗效。结果支架成形术患者术前及术后即刻平均狭窄分别为(72.3±10.7)%与(29.5±13.9)%。并发症发生率为17.2%,神经系统并发症2例(6.9%)。DWI 检出的新发缺血性脑损害13例(44.8%),其中无症状者11例(84.6%)。13例中共检出新发缺血性脑损害病灶63个,其中55个(87.3%)位于靶血管供血区域,8个(12.7%)位于非靶血管供血区域。2个(3.2%)出现在支架覆盖血管相关穿支供血区域。永久神经功能障碍的并发症率为0,无病死率。结论DWI 检查在评价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中的安全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应用WingSpan支架系统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围手术期安全有效。术后早期有一定比率的缺血性脑损害发生,尽管大部分是无症状的,但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介入在骨和软组织肿瘤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28例经病理证实的骨与软组织肿瘤患者行选择性血管造影、动脉内灌注化疗和(或)栓塞治疗;观察治疗后临床、病理改变。结果动脉灌注化疗和(或)栓塞治疗后23例疼痛缓解或消失;19例软组织消肿,肿瘤缩小;22例在介入治疗后1周内又接受手术治疗并经病理检查,显示瘤细胞不同程度变性、坏死、液化,以并用栓塞治疗者更为显著。肢体肿瘤患者66.4%(10/15)行保肢手术。结论介入治疗是骨与软组织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脾动脉瘤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对8例脾动脉瘤患者,经导管通过脾动脉使用弹簧圈栓塞瘤体远近端动脉而将瘤体隔绝,术后采用CT或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随访3~36个月。结果8例脾动脉瘤均成功栓塞,无严重并发症。1例术后10个月因腹腔大出血死亡,其余7例随访3~36个月情况良好,未见血管再通。结论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脾动脉瘤安全可行,术后定期影像随访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分析总结DSA影像监视下放置鼻肠营养管建立肠内营养的技术。方法441例患者置入鼻肠营养管。鼻、咽部喷雾麻醉后,在DSA影像监视下,经导丝引导导管依次经鼻、咽、食管、胃、幽门、十二指肠各部使导管头端位于水平部,置换入加硬导丝沿加硬导丝送入鼻肠营养管并将其头端送至屈氏韧带以下20~30cm。结果全部病例平均在5min内成功放置肠道营养管,营养管位置满意,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应用DSA影像监视能够快速、简便、安全的放置鼻肠营养管,成功率高,患者无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