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097篇 |
免费 | 2188篇 |
国内免费 | 105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263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1350篇 |
化学工业 | 3134篇 |
金属工艺 | 1341篇 |
机械仪表 | 1452篇 |
建筑科学 | 1557篇 |
矿业工程 | 627篇 |
能源动力 | 533篇 |
轻工业 | 1379篇 |
水利工程 | 456篇 |
石油天然气 | 1158篇 |
武器工业 | 216篇 |
无线电 | 230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388篇 |
冶金工业 | 1066篇 |
原子能技术 | 346篇 |
自动化技术 | 277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7篇 |
2023年 | 417篇 |
2022年 | 743篇 |
2021年 | 976篇 |
2020年 | 800篇 |
2019年 | 680篇 |
2018年 | 701篇 |
2017年 | 798篇 |
2016年 | 716篇 |
2015年 | 1076篇 |
2014年 | 1315篇 |
2013年 | 1464篇 |
2012年 | 1546篇 |
2011年 | 1415篇 |
2010年 | 1290篇 |
2009年 | 1153篇 |
2008年 | 1077篇 |
2007年 | 1058篇 |
2006年 | 1015篇 |
2005年 | 810篇 |
2004年 | 533篇 |
2003年 | 465篇 |
2002年 | 470篇 |
2001年 | 405篇 |
2000年 | 339篇 |
1999年 | 310篇 |
1998年 | 242篇 |
1997年 | 200篇 |
1996年 | 200篇 |
1995年 | 155篇 |
1994年 | 132篇 |
1993年 | 89篇 |
1992年 | 92篇 |
1991年 | 63篇 |
1990年 | 53篇 |
1989年 | 37篇 |
1988年 | 41篇 |
1987年 | 24篇 |
1986年 | 34篇 |
1985年 | 19篇 |
1984年 | 16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17篇 |
1980年 | 10篇 |
1979年 | 10篇 |
1977年 | 10篇 |
1976年 | 23篇 |
1975年 | 10篇 |
1974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对航空发动机整体叶盘所采用的DD407和GH1140异种材料进行了激光对接试验,分析了光束偏移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典型接头横截面的组织特征,并分析了光束偏移对焊缝微观硬度影响。结果表明,该异种材料激光焊接头强度可达到466.3MPa,且光束偏移量对接头强度影响不大,主要取决于GH1140母材;焊缝横截面呈典型的"酒杯状",主要由焊缝两侧的枝状晶及中心的等轴晶组成;接头的显微硬度从GH1140侧经焊缝到DD407侧呈逐渐递增趋势,W和Co元素的固溶强化、γ'强化相的含量的增加、晶粒粗化是显微硬度上升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2.
采用Ti-50Ni(at%)钎料实现了TZM合金与ZrC_p-W复合材料的真空钎焊连接,通过SEM、EDS、XRD等方法分析了接头界面的微观组织结构,研究了钎焊温度对TZM/Ti-50Ni/ZrC_p-W接头界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钎焊接头的典型界面结构为TZM/Ti-Mo+TiNi_3+Mo-Ti-W/Ti Ni+TiNi_3+W(s,s)+(Ti,Zr)C/ZrC_p-W。随着钎焊温度的升高,Ti-Mo固溶体层宽度逐渐增大,线状条纹增多、增宽,组织逐渐粗大,晶界变圆滑;接头的抗剪强度随钎焊温度升高先升高后降低,当钎焊温度为1340℃,保温10 min时,接头获得最大抗剪强度为146 MPa。 相似文献
993.
水下高压干式GMAW焊缝成形难以控制,影响焊接质量,通过多因素权重法对影响高压GMAW焊缝成形的参数进行分析,以确定焊接过程中主要参数与焊缝成形之间的关系. 以高压GMAW焊接正交试验结果作为训练样本,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焊缝成形预测模型. 将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焊接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精确度. 以预测模型中的权值为基础,通过Garson算法得出各参数变量对于焊缝成形参数的权重系数,并通过高压干式GMAW试验进行验证. 结果表明,不同焊接参数变化引起的焊缝成形参数变化幅度与相应焊接参数对焊缝成形的影响权重基本对应,所得权重系数对于高压GMAW焊接工程应用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4.
Xun Sun Jing Ren LinWei Zhang Long Chen Hui Li Rong Li JianTai Ma 《Synthetic Metals》2010,160(21-22):2244-2249
Functional MCM-48 (F-MCM-48), prepared by anchoring the organic sulfonic acid on the surface of the 3D cubic (Ia3d) structural MCM-48, was used as both the inorganic substrate and the in situ dopant for the in situ chemical oxidative polymerization of aniline to obtain the PANI/F-MCM-48 nanocomposite material. The morphology of the resultant composite was characterized by SEM and a raspberry-like morphology was observed. The results of spectral analyse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strong interaction between PANI chains and F-MCM-48, and the doping degree of PANI was high. Small-angle X-ray diffraction (XRD) analysis confirmed that the main peaks of the PANI/F-MCM-48 composite was similar to the pristine MCM-48, which revealed that the structure of MCM-48 was well-maintained after the polymerization and the resultant composite is more ordered and uniform than bulk PANI. Thermal gravimetric analysis (TGA) displayed that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PANI/F-MCM-48 composite was enhanced, which could be attributed to the effect of F-MCM-48 acting as the shelter for the degradation of polyaniline chains. Moreover, the PANI/F-MCM-48 composite was possessed of good conductivity in magnitude up to 10?2 S/cm at room temperature without external additives. 相似文献
995.
996.
通过对B-512离心泵原泵用接触式机械密封失效原因的分析,对非接触式机械密封工作原理和应用特点等进行研究。根据实际情况改造设计出新型机械密封,运用Pro/E软件对端面液膜进行参数化建模,使用Fluent软件对端面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将新型机械密封与原密封进行对比分析。数据表明,改造设计的新型机械密封弥补了原机械密封的缺陷,上游泵送机械密封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很强,泄漏率较小,液膜刚度较大,同时摩擦功耗较低,有助于提高丙烷泵的工作效率,密封寿命长,适宜长期稳定运行。对轻烃泵类机械密封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7.
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对小弯曲半径弯头(1D)进行反向推直以获得弯头推弯成形时管坯的近似尺寸,并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采用正向成形法对优化管坯进行推弯模拟与试验验证,最终得到较为精确的管坯尺寸。以管径为32mm×1mm的LF2M铝合金管材进行小弯曲半径弯头成形为例,首先对弯头产品尺寸进行反向推直模拟,获得推直管坯尺寸后,进行优化与正向推弯模拟验证,最终对优化的精确管坯进行推弯成形试验,结果显示:通过反向推直与正向推弯模拟相结合获得小弯曲半径弯头推弯成形管坯尺寸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并得到了管径为32mm×1mm的LF2M铝合金管材进行高难推弯成形时的管坯尺寸与成形零件。 相似文献
998.
液压挖掘机作业中,大质量动臂举升储存的势能经液压阀口节流转化为热能耗散,不仅浪费能源,还使液压油温度升高,需附加冷却系统降温,增加了机器的成本和复杂性。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原有负载敏感驱动回路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三腔液压缸的工作装置自重液气平衡势能回收利用方法,三腔液压缸中一个油腔与液压蓄能器直接连通,存储利用工作装置的势能。研究中,首先根据前期的仿真结果,建立了基于三腔液压缸的液压挖掘机测试样机,通过试验,分析对比了分别采用两腔液压缸和三腔液压缸驱动动臂的运行特性与能效特性,测试结果表明,增加液气储能容腔后,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平稳性,动臂运行过程中的能耗降低48.5%,峰值功率降低64.7%,节能效果显著。新的方法也同样适用于各类液压缸驱动的重载举升装置。 相似文献
999.
针对自动泊车系统对不同类型停车位进行识别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距离和视觉信息融合的停车位智能识别方法。建立了根据超声波传感器、视觉信息传感器、里程计信息来辨识停车位两侧车辆姿态和车位参数的模型,根据Mamdani模糊推理计算输出相应的泊车车位识别结果。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车位自动辨识以及相应的泊车路径仿真模型,针对五个典型的停车位场景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车位智能识别和泊车路径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将自主开发的自动泊车系统搭载于某轿车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泊车系统对规则和不规则车位的自动识别正确率为88%~98%,平均值为92.8%,从而验证了车位智能识别方法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