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55篇
  免费   1905篇
  国内免费   1375篇
电工技术   1398篇
综合类   1831篇
化学工业   1942篇
金属工艺   1191篇
机械仪表   1116篇
建筑科学   1069篇
矿业工程   587篇
能源动力   417篇
轻工业   1692篇
水利工程   467篇
石油天然气   651篇
武器工业   237篇
无线电   150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30篇
冶金工业   466篇
原子能技术   219篇
自动化技术   2115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76篇
  2022年   709篇
  2021年   756篇
  2020年   584篇
  2019年   384篇
  2018年   441篇
  2017年   445篇
  2016年   368篇
  2015年   656篇
  2014年   841篇
  2013年   919篇
  2012年   1286篇
  2011年   1277篇
  2010年   1199篇
  2009年   1156篇
  2008年   1190篇
  2007年   1196篇
  2006年   1066篇
  2005年   813篇
  2004年   697篇
  2003年   426篇
  2002年   415篇
  2001年   376篇
  2000年   299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59年   5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71.
异质信息网络(Heterogeneous Information Network,HIN)嵌入将复杂的异质信息映射到低维稠密的向量空间,有利于网络数据的计算和存储.现有的基于多视图的HIN嵌入方法考虑了节点之间的多种语义关系,但忽略了视图的不完整性.大多数视图存在数据缺失,直接融合多个不完整的视图会导致嵌入效果不佳.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融合不完整多视图的HIN嵌入方法(Incomplete Multi-view Fusion Based HIN Embedding,IMHE).IMHE的关键思想是聚合其他视图的邻居以重建不完整的视图.由于不同的单视图描述的是同一个网络,因此其他视图中的邻居可以一定程度上恢复不完整视图的结构信息.IMHE首先在不同视图中生成节点序列,并利用多头注意力方法学习单视图嵌入.对于每个不完整视图,IMHE在其他视图中找到缺失节点的k阶邻居,然后将不完整视图中邻居的单视图嵌入聚合在一起,为缺失节点生成新的嵌入.最后使用多视图典型相关性分析方法获得节点的统一嵌入,同时提取多个视图的隐藏语义关系.在3个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比现有研究,该方法的嵌入性能有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72.
为了能够提升视频技术下车辆检测的正确率,论文提出结合使用HOG特征与SIFT特征作为车辆检测的特征提取算法,再通过支持向量机(SVM)将样本数据划分为训练集与验证集,使用不同核函数进行训练和验证,确定最优核函数为高斯核函数.最后将训练的模型使用到视频文件进行车辆的预测.最终,实验数据表明,该方法提升了传统的HOG+SVM的样本检测效率,高斯核函数下检测率高达98.38%.处理视频文件时车辆检测效果良好,但是模型仍不够稳定,希望日后完善训练集继续改进算法.  相似文献   
173.
下一个兴趣点推荐已经成为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络(location-based social networks,LBSNs)中一个重要任务。现有的模型没有深入考虑相邻签到兴趣点之间的转移时空信息,无法对用户访问下一个兴趣点的长短时间偏好和远近距离偏好进行有效建模。本文通过对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RNN)进行扩展,提出一个新的基于会话的时空循环神经网络模型(sesson-based spatial-temporal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SST-RNN)用于下一个兴趣点推荐。该模型通过设置时间转移矩阵和空间转移矩阵分别对用户的时间和空间偏好信息进行建模,综合考虑连续签到兴趣点的序列信息、时空信息以及用户偏好进行下一个兴趣点推荐。通过在2个真实公开的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SST-RNN模型的推荐效果比主流的推荐模型有显著提升。在Foursquare和CA数据集上,ACC@5评价指标分别提升了36.38%和13.81%,MAP评价指标分别提升了30.72%和17.26%。  相似文献   
174.
利用标准振源对振动加速度信号在频域进行滤波并积分后求得振动位移的方法进行验证,确认了方法的可行性与可靠性。对某闸门进行了振动加速度、位移和动应力等振动响应测试,测试部位振动加速度均小于3 m/s 2,振动位移小于0.25 mm,动态应力小于153.2 MPa,闸门起升初始阶段振动位移最大值超过相关要求。结合加速度、位移和动应力给出闸门的振动评价。  相似文献   
175.
针对传统非饱和渗流分析方法中忽略气相作用而导致无法处理气相参与的含自由面渗流这一问题,建立了一种耦合Level-Set法的有限元非饱和渗流分析方法。该方法基于有限元非饱和渗流分析理论,利用Level-Set方法隐式地捕捉自由界面,考虑了入渗过程中的气相可压缩性,能够反映多孔介质中水气两相界面的运动与融合,可以用来求解常规方法无法处理的气相参与的含自由面渗流问题,同时具有自由面构造简单、计算稳定性好、收敛速度快等优点。本文将该方法应用于黄壁庄水库在库水位骤升后出现坝前水面冒泡现象的原因分析中,模拟了该水库坝前水-气两相运移过程,揭示了冒泡现象发生的原因。计算结果表明,此方法可简单、直观地描述水气界面在多孔介质中的运动过程,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符合。研究表明,黄壁庄水库坝前水面出现冒泡现象是由水位骤升将铺盖内的空气封住,并随水体入渗压缩空气,出现憋气现象,最后气体释放所致。  相似文献   
176.
为更加深入研究不同竖向荷载作用下大直径嵌岩灌注桩的承载特性与荷载传递规律,以印尼地区某工程为依托,对3根直径为800 mm的嵌岩灌注桩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与桩身应力测试。试验结果表明:3根试桩的Q-s曲线均为缓变型,沉降量均不超过17 mm,回弹率较大,介于54.8%~70.9%之间,残余沉降较小,承载力较高,均满足设计要求。桩身轴力随桩顶荷载的增加逐渐增大,随深度逐渐递减;桩侧摩阻力的发挥具有异步性,随着荷载的增大,桩侧摩阻力逐渐发挥,在嵌岩段桩侧摩阻力最大,但仍未充分发挥;桩端阻力随桩顶荷载的增加近似呈线性增大,在最大荷载作用下,桩端阻力占比约55%,表现出摩擦端承桩的特性。研究结果对国内桩基规范的完善以及当地桩基规范的制订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7.
为了进一步提高316不锈钢的表面性能,采用类激光熔覆技术在316不锈钢表面制备了Stellite合金沉积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与销盘磨损试验机,研究了Stellite合金沉积层的微观组织、化学成分、显微硬度及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Stellite合金沉积层主要由γ-Co和M_(23)C_6相组成.沉积层组织依附于316不锈钢基体的界面呈外延生长,由界面至表面依次呈平面晶、柱状晶和胞状树枝晶形态,且越靠近表面组织越细小.Stellite合金沉积层的最高硬度可达650 HV.在摩擦磨损过程中摩擦系数随着法向载荷的增大而减小,磨损机制主要为黏着磨损、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  相似文献   
178.
面向数字舞台表演的海龟机器人系统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所创作的机器人戏剧剧本,研制一套用于数字舞台表演的大型海龟机器人系统.该机器人由机械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机械部分由4条3DOF模块化轻型腿、一套具有连续曲率的柔性脖子、龟壳开合装置和碳纤维框架组成,所有电机、电路板等机电部件安装于躯干中,通过同步带将电机的运动传递到外端,降低了悬臂部分的尺寸和质量,减轻了电机的负载.系统的控制部分由上位机及嵌入式控制器组成,分别提供顶层的人机交互和底层的关节实时控制功能.采用重心自调整的方法规划运动步态,确保多足运动的稳定性.经大量实验,研制、开发了样机,完成了机器人戏剧的公演,所研制的机器人可以完美地演绎戏剧角色,外形美观,惹人喜爱,表演效果极佳.  相似文献   
179.
在砌筑填充墙中使用轻钢构造柱,符合绿色建筑发展方向,为研究轻钢构造柱填充墙的整体性力学性能,对轻钢构造柱片墙和混凝土构造柱片墙进行试验对比分析。试验表明,在相同外在条件下,轻钢构造柱片墙试验时墙体侧移发展较缓慢,较混凝土构造柱片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抗震性能,由此可为轻钢构造柱在工程设计和实际应用中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0.
缺氧/好氧和协同控制DO/HRT工艺对亚硝化的影响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比较协同控制DO/HRT和缺氧/好氧两种运行方式对亚硝化的影响,在常温(18~22℃)下,采用两组2级连续搅拌反应器(CSTR),1#采取协同控制DO/HRT的启动和运行方式,2#采取缺氧/好氧的方式,分别比较两种方式在亚硝化的启动时间、稳定运行效果、曝气能耗、对进水NH4+-N质量浓度下降的适应性以及污泥沉降性能上的差异.结果表明:1#、2#分别用了26和41 d实现了亚硝化;在以原水经AO除磷出水为进水时(NH4+-N质量浓度35~43 mg/L),两种运行方式亚硝化效果均较好,但缺氧/好氧的运行方式节省了约20%的曝气能耗.当进水NH4+-N质量浓度由43 mg/L下降到27 mg/L时,1#亚硝化失稳,最终亚硝化率下降到67.39%,而2#亚硝化较稳定,亚硝化率保持在88%以上;1#和2#在整个过程中污泥沉降性能良好.利用协同控制DO/HRT的方式启动亚硝化,随后转变为缺氧/好氧运行,有助于亚硝化的快速启动和稳定运行,并能节省曝气能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