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228篇 |
免费 | 1589篇 |
国内免费 | 110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507篇 |
综合类 | 1167篇 |
化学工业 | 1438篇 |
金属工艺 | 1211篇 |
机械仪表 | 896篇 |
建筑科学 | 922篇 |
矿业工程 | 729篇 |
能源动力 | 304篇 |
轻工业 | 1434篇 |
水利工程 | 408篇 |
石油天然气 | 584篇 |
武器工业 | 232篇 |
无线电 | 1210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154篇 |
冶金工业 | 696篇 |
原子能技术 | 258篇 |
自动化技术 | 176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3篇 |
2023年 | 249篇 |
2022年 | 557篇 |
2021年 | 709篇 |
2020年 | 537篇 |
2019年 | 355篇 |
2018年 | 382篇 |
2017年 | 417篇 |
2016年 | 362篇 |
2015年 | 569篇 |
2014年 | 710篇 |
2013年 | 872篇 |
2012年 | 1071篇 |
2011年 | 1157篇 |
2010年 | 1150篇 |
2009年 | 1069篇 |
2008年 | 1087篇 |
2007年 | 1029篇 |
2006年 | 890篇 |
2005年 | 763篇 |
2004年 | 497篇 |
2003年 | 350篇 |
2002年 | 307篇 |
2001年 | 287篇 |
2000年 | 229篇 |
1999年 | 72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2篇 |
1974年 | 1篇 |
1970年 | 1篇 |
1959年 | 4篇 |
1957年 | 1篇 |
1951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为了增强短波红外成像仪的成像对比度,提高目标的识别率,介绍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灰度拉伸算法的实现方法。利用视频数据两帧之间灰度分布近似的特性,通过统计上一帧图像的灰度分布,计算图像拉伸所需要的参数,处理当前帧的图像,达到实时处理的效果。在灰度统计模块中,利用FPGA的片上块随机存储器(Block RAM)资源,采用非倍频的流水线数字逻辑设计,避免了跨时钟域的操作,降低了系统状态机的复杂度,提高了系统的工作频率。采用国产320×256元InGaAs面阵探测器,搭载了Xilinx Artix-7系列芯片的实验平台进行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短波红外图像的对比度,具有占用资源少、运算速度快、成本低、可移植性高等优点,满足短波红外成像仪实时灰度拉伸处理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3.
44.
由于移动源污染遥感监测受到复杂外部环境影响,难以通过传统统计方法建立车辆行驶工况与污染排放之间的相关性模型,为此开展了基于移动源遥感监测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排放预测的研究。首先利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排除与移动源污染物主要排放气体CO、HC、NO气体浓度无相关性的因素;其次使用Lasso算法确定各成分的关键影响因子,并采用神经网络构建污染物排放预测模型;最后在测试集上验证该模型用于移动源污染排放主要成分预测的有效性。模型预测的结果表明,基于特征筛选的移动源污染排放数据预测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以降低城市移动源污染排放检测成本并为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6.
47.
短期电力负荷预测在电力系统安全调度、经济运行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在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进行负荷预测时,参数选择将直接影响预测精度。为了提高LSSVM负荷预测精度,文中提出一种基于Levy变异自适应视野人工鱼群-蛙跳算法对LSSVM进行参数优化的方法。以某县负荷、天气等历史数据对LSSVM进行训练,建立LAVAFSA-SFLA-LSSVM、AFSA-LSSVM、LAFSA-SFLA-LSSVM共3种预测模型,对该地区某日24 h的电力负荷进行预测。算例结果表明,LAVAFSA-SFLA-LSSVM预测精度比AFSA-LSSVM和LAFSA-SFLA-LSSVM更高,预测误差更小。 相似文献
48.
设计了一种偏压可调电流镜积分(Current Mirroring Integration,CMI)红外量子阱探测器焦平面CMOS读出电路.该电路适应根据偏压调节响应波段的量子阱探测器,其中探测器偏压从0.61 V到1.55V范围内可调.由于CMI的电流反馈结构,使得输入阻抗接近0,注入效率达0.99;且积分电容可放在单元电路外,从而可以在一定的单元面积下,增大积分电容,提高了电荷处理能力和动态范围;为提高读出电路的性能,电路加入撇除( Skimming)方式的暗电流抑制电路.采用特许半导体(Chartered) 0.35μm标准CMOS工艺对所设计的电路(16×1阵列)进行流片,测试结果表明:在电源电压为3.3V,积分电容为1.25 pF时,电荷处理能力达到1.3×107个电子;输出摆幅达到1.76 V;功耗为25mW;动态范围为75dB;测试结果显示CMI可应用于高性能FPA. 相似文献
49.
本文首次对新近提出的一种新结构的IGBT——内透明集电极IGBT进行了器件性能的仿真。这种IGBT是在传统非透明集电极IGBT结构基础上,通过在集电区内距离集电结很近处设置一个高复合层的方法,使器件在物理上实现了集电极对电子的透明,同时又避免了低压透明集电极IGBT制造过程中超薄片操作的技术难题。论文重点对器件的温度特性和关断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并与现行PT-IGBT和FS-IGBT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调整内透明集电极IGBT的参数组合,可以使其具有通态压降正温度系数的同时,又具有较快的关断速度,实现透明集电极IGBT的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50.
应用电子束直写技术成功制作了栅长100nm的高性能In0.52Al0.48As/In0.53Ga0.47As GaAs MHEMT(渐变组分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从工艺角度,结合器件的小信号等效电路的理论分析,优化了器件T形栅尺寸与工艺,从而减小了器件寄生参数,达到了较好的器件性能。最终制作的In0.52Al0.48As/In0.53Ga0.47As MHEMT饱和电流达到460mA/mm,夹断电压-0.8V,在Vgs为-0.23V时的最大非本征跨导gm为940mS/mm,截止频率ft达到220GHz,最大振荡频率fmax大于200GHz。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