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1篇
  免费   697篇
  国内免费   355篇
电工技术   450篇
综合类   345篇
化学工业   670篇
金属工艺   369篇
机械仪表   386篇
建筑科学   515篇
矿业工程   220篇
能源动力   133篇
轻工业   557篇
水利工程   182篇
石油天然气   399篇
武器工业   83篇
无线电   573篇
一般工业技术   532篇
冶金工业   194篇
原子能技术   101篇
自动化技术   654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283篇
  2021年   334篇
  2020年   261篇
  2019年   188篇
  2018年   175篇
  2017年   206篇
  2016年   179篇
  2015年   289篇
  2014年   321篇
  2013年   310篇
  2012年   441篇
  2011年   418篇
  2010年   389篇
  2009年   327篇
  2008年   280篇
  2007年   289篇
  2006年   257篇
  2005年   216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为探究苦丁茶多酚对分离自卵形鲳鲹的腐败菌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的抑制作用,本文以报告菌株紫色杆菌(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 CV026 为检测模型,测定了苦丁茶多酚对细菌的群体感应抑制活性,以胞外酶活性、生物被膜形成量及形态、群集与泳动性为指标,测定了苦丁茶多酚对荧光假单胞菌腐败特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苦丁茶多酚对CV026、荧光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1、3.0 mg/mL;在亚抑菌浓度下,苦丁茶多酚可以显著降低紫色杆菌CV026 紫色菌素的产生量(P<0.05);当浓度为2.0 mg/mL 时,对紫色菌素的抑制率达68.89%,且不影响CV026 菌株的生长;苦丁茶多酚能有效抑制荧光假单胞菌胞外酶活性、生物被膜形成、群集与泳动能力等相关腐败特性,其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苦丁茶多酚浓度为2.0 mg/mL时,对蛋白酶、脂肪酶活性、生物被膜形成、群集和泳动能力的抑制率分别达到80.68%、53.50%、44.90%、79.56%和90.12%;苦丁茶多酚具有较好的群体感应抑制活性,可以为新型天然群体感应抑制剂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究2’-岩藻基乳糖(2’-Fucosyllactose,2’-FL)对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增殖、粘附肠道细胞以及抗炎作用的影响。方法:以2’-FL和实验室的30株乳酸菌和双歧杆菌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生物量、产酸和细胞粘附倍数的变化筛选出2’-FL可以增强定殖能力的菌株,再利用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进一步筛选出其中的潜在抗炎菌株,最后探究2’-FL和潜在抗炎菌株的联合抗炎效果。结果:30株实验菌株中,2’-FL仅能促进两歧双歧杆菌FL-276.1和FL-228.1的增殖,提高乳酸菌ML-1、FN515、FN518、FN249、ML329和双歧杆菌FL-276.1粘附Caco-2细胞的能力。其中两歧双歧杆菌FL-276.1、FL-228.1和鼠李糖乳杆菌FN518可以显著(P<0.05)降低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因子NO、TNF-α、IL-6和IL-1β的分泌。2’-FL可以显著降低NO、IL-6和IL-1β的分泌。2’-FL与上述3株菌联用具有协同抗炎作用,但协同效果具有菌株差异性,其中FL-276.1与2’-FL协同抗炎效果最好。结论:2’-FL可以提高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定殖能力,并协同发挥抗炎功能,但效果具有菌株差异性,这一结果可以为预防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提供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993.
以茶树品种‘碧香早’夏季一芽二叶为原料,在传统红茶加工工艺基础上,将毛火初干后的闷堆工艺引入红茶加工的干燥工艺中,从感官品质、滋味品质成分和香气品质成分3 方面探讨毛火初干后的闷堆处理对红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工艺加工的红茶相比,毛火初干后闷堆3 h,能显著提高红茶品质,滋味醇爽,汤色红橙明亮,甜香显露;茶样中茶黄素质量分数显著增加(P<0.05),由0.41%增加到0.62%;醇类香气物质总相对含量由52.25%上升到57.33%,酮类香气物质增加了具有果香的1,3,7-三甲基-3,7-二氢-1H-嘌呤-2,6-二酮、4-[2,2,6-三甲基-7-氧杂二环[4.1.0]庚-1-基]-3-丁烯-2-酮和6-甲基-5-庚烯-2-酮。由此提示毛火初干后的闷堆工艺技术在提高红茶品质的生产实践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4.
为了探究不同干燥方式对油菜蜂花粉品质的影响,本实验测定自然晾晒、热风、中短波红外、真空冷冻和真空脉动5 种干燥方式处理油菜蜂花粉的干燥特性、色泽、酚酸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并分析油菜花粉微观结构和品质变化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中短波红外干燥速率最快;自然晾晒耗时最长,色泽劣变最严重;真空脉动干燥油菜蜂花粉铁离子还原力最强((1 961.11±4.42)mmol/g),比新鲜油菜蜂花粉提高了24.78%,色差值最小(0.98±0.04)。此外,5 种干燥方式均显著提高了油菜蜂花粉的铁离子还原力及绿原酸、香草酸和芥子酸含量(P<0.05),而各干燥处理对于对香豆酸含量影响不明显。相关性分析显示,对香豆酸含量与总色差显著负相关(P<0.05),与L*值显著正相关(P<0.05)。聚类分析显示,自然晾晒与其他4 种干燥方式相似度为0;热风干燥与中短波红外干燥相似度高达84.11%。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很好地体现了5 种干燥方式之间的差异。综合分析不同方式干燥的油菜蜂花粉品质,在低温(45 ℃)干燥条件下,真空脉动干燥能较好地保护油菜蜂花粉的微观结构和色泽,且能显著提高其绿原酸、香草酸、芥子酸含量及铁离子还原力(P<0.05),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蜂花粉干燥方式。  相似文献   
995.
为研究咖啡果皮中果胶的提取工艺和理化特性,以云南小粒咖啡果皮为原材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设计优化果胶的超声辅助酶法提取工艺,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检测粗果胶的官能团组成;通过AB-8大孔树脂、Sevage法脱色脱蛋白纯化粗果胶,并比较纯化前后果胶理化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1.49%,酶解时间45.78 min,超声时间19.30 min,得率为16.42%。FT-IR结果显示咖啡粗果胶含有典型的多糖结构。纯化后,果胶总糖含量增加了17.51%,多酚、蛋白质含量、酯化度和乙酰化度分别减少了72.41%、23.53%、77.43%和91.16%。与粗果胶相比,纯化可增加果胶持水性(20.05 g/g)、持油性(8.13 g/g)、乳化性(48.06%)和乳化稳定性(45.59%),分别增加了470%、52.25%、26.31%和9.64%,但是降低了咖啡果胶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该研究为云南小粒咖啡果皮果胶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996.
以豆油酸、苯酐、新戊二醇、二甘醇和季戊四醇等原料合成了用于PU亚光漆的醇酸树脂。讨论了原料的种类及合成工艺对漆膜消光性能的影响。以经过优化选择的醇酸树脂配制的高档PU亚光漆具有良好的消光性。  相似文献   
997.
李勇  杨杰  计文君 《河北电力技术》2011,30(5):48-49,52
介绍河北国华定洲发电有限责任公司660MW空冷机组引风机、增压风机串联布置,取消旁路挡板的运行方案,分析取消脱硫旁路后基建调试、系统运行、控制逻辑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处理措施,通过运行实践表明,该方案的实施能防止原烟气泄漏,保证脱硫效率.  相似文献   
998.
针对某厂330 MW机组按调度下发的进相曲线修改励磁调节器低励限制参数后出现的断档或计算错误、低励限制误动的问题,在不改变励磁调节器主流程控制程序和电力系统稳定器(PSS)控制程序情况下,将励磁调节器程序升级,改变程序内无功功率计算方法,优化了低励限制曲线的流程程序,使第1点的设置脱离了有功功率为0的牵制,满足了调度下...  相似文献   
999.
Graphite oxide (GO), candle soot, conductive carbon black and lampblack were used to prepare fluorescent carbon dots (CDots) by heating under reflux in nitric acid. The CDots prepared from GO exhibited the highest quantum yield and narrowest emission of those produced. Microwave-assisted techniques were also used to synthesize CDots.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heating under reflux, microwave-assisted heating under reflux and a microwave–hydrothermal method both shortened the reaction time. CDots prepared using microwave-assisted techniques exhibited increased absorption, higher quantum yield and longer fluorescence lifetime than those prepared by conventional heating under reflux.  相似文献   
1000.
艾士卡法是测定煤中全硫的仲裁方法.从升温速率、溶液体积、滴加速度、“陈化”和灰化5个方面分析和讨论了实验中的影响因素和解决措施.结果表明:升温过快、溶液体积过大、不经过“陈化”过程、灰化不彻底会使测定结果偏低,沉淀过程在不搅拌的情况下BaCl2溶液加入速度过快会使测定结果偏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