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941篇
  免费   10151篇
  国内免费   5751篇
电工技术   6343篇
技术理论   7篇
综合类   7940篇
化学工业   17814篇
金属工艺   6586篇
机械仪表   6947篇
建筑科学   8045篇
矿业工程   3428篇
能源动力   3078篇
轻工业   8751篇
水利工程   2168篇
石油天然气   6394篇
武器工业   910篇
无线电   120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578篇
冶金工业   5073篇
原子能技术   1294篇
自动化技术   15471篇
  2024年   410篇
  2023年   1663篇
  2022年   3031篇
  2021年   4343篇
  2020年   3261篇
  2019年   2879篇
  2018年   3264篇
  2017年   3542篇
  2016年   3277篇
  2015年   4408篇
  2014年   5608篇
  2013年   6658篇
  2012年   7355篇
  2011年   8122篇
  2010年   7417篇
  2009年   6972篇
  2008年   6789篇
  2007年   6505篇
  2006年   6230篇
  2005年   5269篇
  2004年   3842篇
  2003年   3520篇
  2002年   3757篇
  2001年   3171篇
  2000年   2435篇
  1999年   2321篇
  1998年   1620篇
  1997年   1380篇
  1996年   1361篇
  1995年   1041篇
  1994年   798篇
  1993年   614篇
  1992年   465篇
  1991年   357篇
  1990年   265篇
  1989年   214篇
  1988年   187篇
  1987年   119篇
  1986年   94篇
  1985年   49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39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26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12篇
  1976年   13篇
  197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程俊琦  郭勇 《电子测试》2015,(2):60-61,59
测向误差的减小一直以来都是无线电测向精度提高的一个难点,对于不同的测向体制所采用的减小测向误差的方法都不尽相同。本文主要介绍的是相关干涉仪测向体制的基本原理以及通过内插法的应用来减小测向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72.
73.
74.
为研究古建筑木结构透榫节点的M-θ力学模型,在分析透榫节点构造特征与受力机理的基础上,建立其数值模型,用透榫节点的试验数据验证了该数值模型的正确性,并分析了节点缝隙、木材横纹弹性模量和大榫头长度对透榫节点受弯承载力的影响。根据受力分析结果,建立以弹性点、屈服点与极限点为特征点的三折线多参数M-θ力学模型,其结果与多数的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并将该力学模型应用于木构架的受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透榫节点的滞回耗能能力强,节点的变形主要集中在榫头处。当榫头与卯口之间的缝隙增大时,节点的受弯承载力降低。随木材横纹弹性模量的提高和大榫头长度的增加,节点的受弯承载力有一定提高。文章建立的M-θ力学模型能较好反映透榫节点的受力过程,适用于木构架的受力分析,其荷载 位移骨架曲线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研究成果可为古建筑木结构的维修与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76.
Based on the phase transformation theories, especially the T0 concept of bainite transformation, alloy optimisation of bainitic steel with carbides has been carried out aiming at the produce of plastic mould with large cross-section. The effect of manganese and silicon on proeutectoid ferrite and bainite transformation is explored by dilatometric analysis, XRD and different microscopy techniqu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the alloy optimisati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proeutectoid ferrite is suppressed and when the cooling rate is lower than 0·1°C?s??1, the new lower bainite transformation appears by decreasing carbon capacity of austenite and promoting carbide precipitation. Industrial production proves that the optimised alloy SDP1 can meet the demand for the plastic mould with the thickness of 1050?mm.  相似文献   
77.
78.
Low-loss (Zn1-xNix)ZrNbTaO8 (0.02?≤?x?≤?0.10) ceramics possessing single wolframite structure are initiatively synthesized by solid-state route.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Rietveld refinement, complex chemical bond theory is used to establish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microwave performance in this ceramic system. A small amount of Ni2+ (x?=?0.06) in A-site with the fixed substitution of Ta5+ in B-site can effectually raise the Q?×?f value of ZnZrNb2O8 ceramic, embodying a dense microstructure and high lattice energy. The dielectric constant and τf are mainly affected by bond ionicity and the average octahedral distortion. The (Zn0.94Ni0.06)ZrNbTaO8 ceramic sample sintered at 1150?°C for 3?h exhibits an outstanding combination of microwave dielectric properties: εr =?27.88, Q?×?f?=?128,951?GHz, τf =?–39.9?ppm/°C. Thus, it is considered to be a candidate material for the communication device applications at high frequency.  相似文献   
79.
以新型褶式滤筒为研究对象,选取滤筒褶数N_2、褶夹角θ、褶高h、过滤风速v为影响因子,除尘器压力损失为响应值,基于响应曲面法分析影响因子对压力损失的影响,建立滤筒除尘器压力损失的预测模型并得到滤筒褶皱结构最优参数。以滤筒内径D、筒体高度D_1为标准尺寸,依据相关国家标准设计滤筒筒体部分;以锥体高度D_2、锥体上圆直径D_3为系列尺寸,利用尺寸变化法设计锥体部分;通过Access软件建立滤筒产品数据库。结果表明:当θ=5.2°,N_2=50,v=0.01 m/s,h=0.035 m时,除尘器压力损失最低;当D_1=1 000 mm,D=320 mm时,D_2和D_3最佳值分别为600,130 mm,故采用D_2/D_1=0.6,D_3/D=0.4的比值设计相应滤筒锥体系列。  相似文献   
80.
陆敏  王治乐  高萍萍  王华林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0,49(4):0426002-0426002-7
为了给海面溢油污染识别检测提供理论基础,根据菲涅尔反射公式的偏振反射系数,结合偏振双向反射率因子和粗糙海面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数,建立了完善的pBRDF模型,仿真在不同太阳入射角度、不同探测器观测角度以及不同海面风速风向等条件下海水和油膜的偏振反射分布函数。结果表明:海水和油膜太阳天顶角为53°和56°时P偏振反射率分别为1.0×10^-5和2.5×10^-5,S偏振反射率随着太阳天顶角的增加而增加;海面风速越大偏振反射率峰值越小;海面风向只改变pBRDF的空间位置;海水和油膜线偏振度空间分布有明显差异。搭建实验平台相机以40°拍摄时,得出海水和油膜的线偏振度分别在0.2~0.4, 0.5~0.7之间,同时表明利用偏振探测获取目标场景的偏振度和偏振角图可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