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96篇
  免费   3187篇
  国内免费   2236篇
电工技术   2186篇
综合类   2969篇
化学工业   3149篇
金属工艺   1574篇
机械仪表   2010篇
建筑科学   1937篇
矿业工程   1392篇
能源动力   791篇
轻工业   3150篇
水利工程   1011篇
石油天然气   985篇
武器工业   416篇
无线电   278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86篇
冶金工业   974篇
原子能技术   448篇
自动化技术   4557篇
  2024年   138篇
  2023年   439篇
  2022年   1088篇
  2021年   1324篇
  2020年   937篇
  2019年   616篇
  2018年   706篇
  2017年   742篇
  2016年   654篇
  2015年   1155篇
  2014年   1533篇
  2013年   1820篇
  2012年   2336篇
  2011年   2472篇
  2010年   2402篇
  2009年   2303篇
  2008年   2300篇
  2007年   2238篇
  2006年   1902篇
  2005年   1513篇
  2004年   1128篇
  2003年   670篇
  2002年   564篇
  2001年   519篇
  2000年   450篇
  1999年   14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8篇
  1959年   6篇
  195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随着西部地区、特别是西藏地区的开发,高海拔输电成为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因素.本文分析了高原地区与低海拔地区的环境特点,结合低海拔地区GIS设备应用情况,对高海拔地区GIS应用要点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研究了绝缘、温升以及紫外线防护几部分.由于随着海拔的增高大气压压力也将降低,气压的降低将会对空气绝缘产生影响,结合现有GIS外绝缘情况,完成高海拔套管及二次元件的设计,并通过了相关试验.通过对空气密度降低及环境温度变化的理论分析,得到了海拔升高对设备温升影响较小的结论.考虑高海拔地区的高紫外线情况,通过对面漆分子构成情况的分析,选取了氟碳漆对高海拔地区GIS表面进行防护,并组织了相关试验,确认了氟碳漆的抗紫外线性能.本文通过对这些课题的研讨,为今后GIS设备在高海拔工况下的安全运行提供了设计经验.  相似文献   
122.
钦宇轩 《电工技术》2021,(12):23-25
为解决传统变电站运行场景无人机巡检系统巡检查全率低的问题,提出BS架构下变电站运行场景无人机巡检系统设计.硬件方面,设计传感器以及通信链路,基于BS架构下WWW浏览器,接收变电站运行场景无人机巡检数据,利用Server层计算变电站运行场景无人机巡检相关参数,通过Brow ser层迭代分析变电站运行场景空间矢量数据,实现变电站运行场景无人机巡检,完成系统设计.设计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巡检系统巡检查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能解决传统变电站运行场景无人机巡检系统巡检查全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3.
负载不平衡会导致电能质量差、功率损耗增加、变压器使用寿命缩短等问题,而准确识别用户相别可调整部分用户相别,尽可能达到三相负载平衡,因此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与Wasserstein距离的低压用户相别识别方法.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提取低压用户电压主成分进行聚类,然后计算聚类中值与关口各相电压Wasserstein距离进行相别归属.实测数据证明该方法对相别识别准确性较高,且相较于传统相似度算法在判别相别时具有明显区分度.  相似文献   
124.
秦利锋 《电镀与涂饰》2021,40(20):1551-1555
在45钢上通过等离子熔覆制备了WC?TiC?Ni涂层,对其物相、显微硬度和滑动摩擦磨损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熔覆层与基体材料之间为冶金结合,熔覆层表面无裂纹和气孔.TiWC2的形成使得熔覆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得到提高.当TiC的添加量为20%(质量分数)时,涂层的平均显微硬度高达1072.5 HV,较WC/Ni熔覆层高了128 HV,此时涂层的耐磨性最好.  相似文献   
125.
负荷功率呈现时空多样的变化特性,其影响因素众多,构建负荷功率模型的关键之一是确定模型的输入特征量。文中着重研究短期负荷功率模型的特征选择,旨在从历史负荷、气象、日期等众多特征中选出最优特征集。首先,采用最大信息系数、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递归特征消除法和随机森林3种不同特征选择方法分别对输入特征集进行选择;然后,根据对比分析结果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最优特征集搜索策略,选定XGBoost预测模型的误差指标作为适应性函数进行迭代优化搜索;最终,确定负荷功率模型的最优特征输入集。采用某地区220 kV变电站母线负荷数据进行算例分析,对比各方法所选特征集作为功率模型输入得到的负荷预测效果,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6.
张向新  覃盛昆 《当代化工》2021,50(4):775-778,923
为了研究双掺微硅粉和粉煤灰对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制备了微硅粉和粉煤灰掺量分别为0、3%、6%、9%、12%、15%的36组试件,测试了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的坍落度、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结果表明: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以及抗折强度均随着粉煤灰以及微硅粉掺量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钢纤维混凝土在微硅粉掺量小于6%、粉煤灰掺量小于15%时具有较强的工作性能,且当微硅粉掺量为6%、粉煤灰掺量为3%时抗压、抗拉以及抗折强度最优.  相似文献   
127.
128.
探究了菌渣的水热液化转换成生物油燃料的过程。结果表明,抗生素菌渣在260 ℃、保留时间是135 min时,获得最大的生物油产率(28.01%)。通过6种不同的催化剂进行催化,加入催化剂后,生物油产率最大的是Na2CO3(36.06%)和NaOH(36.31%)。碱催化的生物油的含氮化合物的质量分数在41.16%~49.74%之间,而酸催化产生的生物油含氮化合物的量在57.62%~59.32%之间。通过调节催化剂Na2CO3、NaOH的添加量发现,在投加量为8%时,生物油含氮量均最低,Na2CO3和NaOH催化产生的生物油组分的含氮化合物质量分数分别为29.12%和35.67%。在催化剂投加量为10%时,对氧的脱除效果都最好,分别为32.12%和29.02%,此时产生的生物油的热值达到最大(达到33.3220和34.7320 MJ?kg?1)。   相似文献   
129.
对于含黏土矿物较高的页岩油储层,地层水的矿化度可高达4.786×103 mol·m?3,压裂过程中与注入的低矿化度压裂液形成的渗透压作用显著。为探究渗透压对渗吸的影响作用,建立了综合考虑渗透压和毛管力渗吸作用的油水两相二维离散裂缝网络模型,开展了页岩油储层压裂液泵注和关井阶段渗透压、毛管力、关井时间、盐浓度、膜效率、分支缝面积占比等对渗吸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滤失主要由压力差、毛管力和渗透压3种机制驱动,其中压力差是滤失的关键控制机制;②关井时间对压裂液的渗吸作用影响较大,关井50 d时,前15 d渗吸量可达到总渗吸量的80%,且关井压力扩散会波及到两侧压裂段;③与压力扩散相比,渗透压达到平衡的时间较长,对于地层水矿化度为4.786×103 mol·m?3的情况,裂缝附近的矿化度达到600 mol·m?3左右所需关井时间为50 d;④由于压力差是渗吸主要驱动力,页岩膜效率对渗透压力扩散影响微弱,页岩膜效率30%与5%相比渗吸量仅增加4%;⑤对于密切割压裂,关井后,含水饱和度受小间距水力裂缝控制,分支缝对渗吸含水饱和度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30.
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由于其能够快速便捷的对铁磁性构件的损伤进行识别,且被认为具有识别隐性损伤的能力,而被广泛研究。为推进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在桥钢箱梁损伤检测方面的应用,对桥钢箱梁进行了静力受弯试验,提取其变形最严重的上翼缘磁信号分布,建立了损伤区域力与磁信号和磁信号梯度的关系曲线,并提出用磁场梯度指数来表征钢梁的受力和损伤状态。结果表明:上翼缘磁信号曲线与应力变化形态正好相反,磁信号曲线在进入塑性后发生反转变为负值,且随应力变化的速度增快,可以判断构件进入塑性状态,即将发生损伤;磁场梯度曲线在损伤最严重的区域出现最大值,且随着荷载的增大,磁梯度最大值点不断向钢梁中间移动,由此可以进行破坏状态的预警;磁场梯度与应力关系曲线可将构件整个受力过程明显的区分为初始、屈服、塑性、损伤4个状态;可以用磁场梯度指数来进行构件受力状态与损伤状态的表征。该研究可为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在桥钢箱梁损伤状态的定量评估和预警方面的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