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12篇
  免费   2432篇
  国内免费   1416篇
电工技术   1747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985篇
化学工业   4639篇
金属工艺   1454篇
机械仪表   1784篇
建筑科学   2166篇
矿业工程   911篇
能源动力   767篇
轻工业   2478篇
水利工程   543篇
石油天然气   1760篇
武器工业   206篇
无线电   279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974篇
冶金工业   1330篇
原子能技术   320篇
自动化技术   4001篇
  2024年   142篇
  2023年   505篇
  2022年   891篇
  2021年   1196篇
  2020年   865篇
  2019年   739篇
  2018年   843篇
  2017年   932篇
  2016年   828篇
  2015年   1107篇
  2014年   1478篇
  2013年   1793篇
  2012年   1864篇
  2011年   2140篇
  2010年   1828篇
  2009年   1767篇
  2008年   1787篇
  2007年   1616篇
  2006年   1541篇
  2005年   1381篇
  2004年   921篇
  2003年   759篇
  2002年   715篇
  2001年   625篇
  2000年   612篇
  1999年   580篇
  1998年   452篇
  1997年   413篇
  1996年   353篇
  1995年   285篇
  1994年   255篇
  1993年   170篇
  1992年   147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WindML和Zinc下实现汉字显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VxWorks利用图形软件WindML和Zinc实现汉字显示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2.
静电纺丝中基布的静电性能对纺丝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电纺纳米纤维存在分子链取向较低、强度低等缺点,这些缺点使纳米纤维毡不能单独使用,必须沉积在基布上。使用了1#铝箔、2#聚丙烯熔喷驻极非织造布、3#聚丙烯熔喷非驻极非织造布、4#聚丙烯纺粘非织造布4种不同的基布进行静电纺丝。对基布的静电性能进行测试,结果为标准情况下静电压排序为:2#>4#>3#>1#;标准情况下静电压衰减率排序为:1#>3#>4#>2#。研究同时发现纺丝过程顺畅程度由好到差及收集纤维毡产生的"小白点"由少到多的顺序均为1#>2#>3#>4#。静电纺丝采用不同的基布影响纺得的纤维均匀分布但不影响纤维的直径。  相似文献   
993.
煤矿立井井筒作为矿井通往地面的主要进出口,其周围环境的安全状况以及井筒自身施工质量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为了实时监测记录井筒环境参数、及时对井壁裂纹等状态进行评估和预警,设计了一套立井井筒安全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以STM32F103ZD为主控制核心,并将提升罐笼作为移动平台,通过高清摄像头和传感器等采集信息,经过WiFi无线传输至上位机,方便工作人员实时查看井筒环境状况以及相关设备运行情况,提高建设期及服役期井筒的安全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994.
对煤的自燃倾向进行快速有效鉴别,有助于对煤的自燃倾向采取分级分类管理从而有效防治煤矿火灾,因而采用绝热式自燃测试方法对煤的自燃倾向进行准确分析很有必要。简要介绍绝热式自燃测试方法的测试原理及其仪器结构,模拟煤炭自燃的物理过程,通过采用包括反应器、气体预热铜管和跟踪温度控制方式等综合绝热措施以实现300 g煤样的自然发火实验,记录煤样从40℃上升到70℃的升温速率(或前30 h的升温速率),测试煤样的自燃特性曲线并分析曲线特征。即建立煤绝热氧化产热速率计算模型,结合实验数据计算所得的煤在绝热氧化条件下的升温速率和产热速率可鉴定煤自燃倾向性的强弱。采用绝热式自燃测试方法对不同煤的自燃倾向分析后表明,无烟煤和部分烟煤的自燃倾向较低,褐煤的自燃倾向较高,故而在煤矿开采时需特别注意褐煤的自燃倾向。  相似文献   
995.
996.
湖南省郴州市饭垄堆北段锡钨多金属矿位于湘南钨锡钼铋多金属成矿带东坡矿田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根据该矿床地质特征以及已有的地质矿产勘查成果,系统总结了矿区101、102、103号主矿体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该类裂隙充填细脉带型锡钨多金属矿床在勘查过程中探矿工程布置的优化方法:即:①探矿工程不宜按每个矿带单独控制,应对整个赋矿层位进行整体控制;②应对含有毒砂、锡、钨细脉的岩性段进行连续取样化验,既可避免漏矿,又可以为将来工业指标调整后重新圈定矿体提供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997.
反应堆堆芯核设计涉及大量方案的搜索与详细计算,缩短方案搜索时间有利于提高核设计效率。数据挖掘技术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学习与模式识别,可实现核设计方案物理参数的快速预测,更快地筛选出可行的备选堆芯方案。本文基于数据挖掘的决策树4种算法:C4.5、RepTree、Random Forest及Random Tree,在计算时以燃料富集度、含可燃毒物燃料棒数量及含量作为自变量,以寿期内keff不均匀系数偏差(KUCD)、径向功率不均匀系数偏差(RPNCD)、径向中子通量不均匀系数偏差(RFNCD)、堆芯寿期(CL)作为目标函数,构成目标函数符合度(CPF),利用大量已知核设计参数的组件及堆芯设计方案作为数据挖掘训练集,构建数据挖掘模型,并用于对未知核设计参数的组件方案集合(测试集)进行CPF快速预测。结果表明,4种算法利用训练集构建数据挖掘模型的时间在0.6 s以内,各算法的交叉验证精度均在0.7以上,其中C4.5算法对CPF预测精度最高;对测试集方案的核设计参数预测中,单个方案的预测时间均在0.9 s以内,而Random Forest算法对CPF等于4的预测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98.
余旺旺  刘芹  张莹  杨晨  雷文 《中国塑料》2020,34(10):6-11
研究了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APP)、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处理对聚丙烯(PP) /小麦秸秆粉(WSP)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体系中MAPP质量份数的增加,PP/WSP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均逐渐增大,但冲击强度却先增加后减小,复合材料达到塑化峰的时间逐渐延长;使用EAA后,无论体系中是否已经使用了MAPP,PP/WSP的拉伸、弯曲和冲击强度均可得以提高,特别对于未使用MAPP的体系,效果更加明显,可分别提高65.04 %、45.42 %和6.75 %,储能模量增加,表面疏水性增强,平衡扭矩从13.9 N·m降至11.8 N·m,吸水尺寸变化率及吸水率下降,吸水平衡时间缩短;使用EAA可改善PP/WSP中WSP与PP间的界面结合,改善PP/WSP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表面疏水性能、尺寸稳定性能和加工性能,降低其吸水率。  相似文献   
999.
以三聚硫氰酸为母体,与氯乙酸反应得到了具有三个羧基的柔性羧酸配体2,2',2″-[1,3,5-三嗪-2,4,6-三(硫代)]三乙酸(H_3TTTA),利用该配体分别与过渡金属盐反应得到了六种配合物,对配体和配合物分别进行~1H-NMR、元素分析、IR、TG的表征,推测了配合物的结构。这为后期三嗪含硫羧酸金属配合物在功能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nanomedicine have alleviated problems existing in traditional chemotherapy drugs, such as short lifetime, concomitant side effects, and weak tumor-targeting capability. Nevertheless, the further applications of drug-loaded nanocarriers are still limited by their premature leakage, weak targeting capability, and insufficient intracellular release. In past decades, various nanocarriers, including gold nanoparticles, 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carbon-based nanoparticles, micelles, liposomes, and polymer–drug conjugates, have been intensively investigated for tumor therapy. Among these, polymer-based nanocarriers have attracted more attention due to their biocompatibilities and capability of being modified for stimuli-responsive drug release. In this review, three popular strategies to design and synthesize polymer-based stimuli-responsive nanocarriers are discussed. The discussion goes from stimuli-responsive polymers with responsive backbones or modified by responsive functional groups for drug encapsulation and release to polymer–drug conjugates with responsive covalent linkages. In particular, due to the facile synthetic processes and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for crosslinked structures, the latest progress in responsive crosslinked structures is emphasized. Finally, future perspectives for these nanomaterials are given, which are expected to provide inspiration for researchers to design more effective and safer tumor-killing nanomedicin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