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658篇
  免费   15269篇
  国内免费   11240篇
电工技术   12511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5067篇
化学工业   17920篇
金属工艺   9323篇
机械仪表   9853篇
建筑科学   10202篇
矿业工程   5757篇
能源动力   3661篇
轻工业   14944篇
水利工程   4041篇
石油天然气   5560篇
武器工业   1737篇
无线电   1398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948篇
冶金工业   5237篇
原子能技术   2184篇
自动化技术   20241篇
  2024年   645篇
  2023年   2232篇
  2022年   5292篇
  2021年   6867篇
  2020年   4790篇
  2019年   3410篇
  2018年   3670篇
  2017年   4166篇
  2016年   3783篇
  2015年   6061篇
  2014年   7489篇
  2013年   9212篇
  2012年   11100篇
  2011年   11815篇
  2010年   10947篇
  2009年   10780篇
  2008年   10881篇
  2007年   10544篇
  2006年   9154篇
  2005年   7628篇
  2004年   5411篇
  2003年   3881篇
  2002年   3574篇
  2001年   3235篇
  2000年   2725篇
  1999年   1287篇
  1998年   686篇
  1997年   571篇
  1996年   449篇
  1995年   383篇
  1994年   313篇
  1993年   245篇
  1992年   210篇
  1991年   134篇
  1990年   114篇
  1989年   90篇
  1988年   78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41篇
  1979年   19篇
  1959年   33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1年   3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2-羟基-3-氰甲基-5-甲基苯乙酮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敬芬  李彬  孙志忠 《化学世界》2002,43(10):537-539
探索黄酮醋酸类化合物中间体的合成方法。通过酰基化、Fries重排、氯甲基化和氰化合成2 -羟基 - 3-氰甲基 - 5 -甲基苯乙酮 ,获得了满意的收率 ( 88.5 % )。采用新方法合成了鲜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 2 -羟基 - 3-氰甲基 - 5 -甲基苯乙酮。该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收率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992.
针对中原油田各采油厂所用抽油井综合诊断仪所出现的各种问题 ,开发出一种准确、可靠、便携式新型抽油井综合诊断仪———CSG—Ⅰ型综合诊断仪。改进后的示功仪位移部分的光电增量编码器 ,用 5KΩ高灵敏度可调电位器代替 ,电位器的活动端随拉线盒的转动而旋转成不同角度 ,对应不同的电阻值 ,在电位器的两端供给 + 5V电压 ,随着电位器的阻值变化 ,自由端便可输出 0~ 5V的电压 ,电压的变化量与光杆的位移变化成正比。该仪器投入使用后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测试功能齐全、性能稳定、计算准确 ,深受广大测试人员的喜爱。  相似文献   
993.
孙勤 《氯碱工业》2006,(11):8-10,34
回顾了2005年我国烧碱的生产与市场消费情况,分析了2006年国内烧碱市场形势,对“十一五”期间我国烧碱市场总体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4.
孙千惠  沈一丁 《精细化工》2020,37(8):1636-1644
用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1-氯辛烷对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亚胺(PEI)进行疏水接枝改性,得到了含硅疏水改性聚胺阻垢剂。通过FTIR、TG、粒径分析、Zeta电位测试等分析改性后聚胺阻垢剂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后产物热稳定性提高、黏度增大、表面张力降低、溶液粒径增大。将改性聚胺阻垢剂用于分散铝硅酸钠颗粒,对处理前后的颗粒进行红外光谱表征,并通过对悬浮分散液进行稳定性、颗粒沉降等测试,评价聚胺阻垢剂的阻垢分散性能并初步讨论其分散机理。当m(PEI, M_w=10000)∶m(KH560)∶m(1-氯辛烷)=10∶2∶0.5,反应时间6 h,反应温度75℃时,合成的阻垢剂分散性能最佳。当结疤的质量浓度为30 g/L时,悬浮液颗粒沉降速度达到最低值0.047 cm/d,沉降速率减小程度达到94.8%,分散性显著提高。经过改性后的PEI在氧化铝工业生产中具有高效的阻垢作用,可通过在工厂进行条件优化,进一步替代传统的强酸型阻垢剂,减小管道腐蚀程度,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995.
基于交叉皮质模型的单幅图像阴影检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成  孙路  田润澜  毕笃彦 《自动化学报》2014,40(12):2887-2898
图像中含有阴影区域对后续处理任务影响较大, 根据阴影特性, 提出基于交叉皮质模型(Intersecting cortical model, ICM)的单幅图像阴影检测算法. 通过在点火连接矩阵构造上考虑邻域像素值依赖关系, 融入局部二值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 LBP)表征的纹理信息形成了Te-ICM模型. 根据阴影检测流程,利用模型迭代特性, 通过设计停止条件自动检测本影, 在本影修复后生成附着半影. 同时优化模型参数, 设计了基于分层聚类直方图划分的阈值下降策略. 仿真结果表明: 对于典型影像集, Te-ICM模型及相应参数设计可以较好地实现阴影检测, 输出阴影掩模准确度高, 为后续阴影去除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6.
TiO_2薄膜光催化降解甲基橙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邓沁  肖新颜  廖东亮  万彩霞 《精细化工》2003,20(12):721-723
以甲基橙为模型污染物、TiO2薄膜为光催化剂,在自制的光催化反应器上进行了光催化降解反应实验,主要研究了甲基橙初始浓度(c0)和紫外光光照强度(I)对其光催化降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降解反应可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进行描述,反应速率常数(k)与c0及光强I的关系分别为:k∝c0-1 4和k∝I0.65。  相似文献   
997.
域自适应学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机器学习假设测试样本和训练样本来自同一概率分布. 但当前很多学习场景下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可能来自不同的概率分布. 域自 适应学习能够有效地解决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概率分布不一致的学习问题,作为 机器学习新出现的研究领域在近几年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鉴于域自适应学习技术 的重要性,综述了域自适应学习的研究进展. 首先概述了域自适应学习的基本问 题,并总结了近几年出现的重要的域自适应学习方法. 接着介绍了近几年提出的 较为经典的域自适应学习理论和当下域自适应学习的热门研究方向,包括样例加 权域自适应学习、特征表示域自适应学习、参数和特征分解域自适应学习和多 源域自适应学习. 然后对域自适应学习进行了相关的理论分析,讨论了高效的度 量判据,并给出了相应的误差界. 接着对当前域自适应学习在算法、模型结构和 实际应用这三个方面的研究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最后分别探讨了域自适应学习在 特征变换和假设、训练优化、模型和数据表示、NLP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这四个方面 的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8.
非线性增益递归滑模动态面自适应NN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希  孙秀霞  刘树光  徐嵩  程志浩 《自动化学报》2014,40(10):2193-2202
针对一类严反馈非线性不确定系统的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一种非线性增益递归滑模动态面 (Dynamic surface control, DSC)自适应控制方法. 通过设计一个新的非线性增益函数,并构造递归滑模动态面的控制策略和新的Lyapunov函数,同时利用神经网络在线逼近系统不确定项, 该方法有效解决了具有输入饱和约束条件下系统控制精度与动态品质间的矛盾,增强了控制器对其自身参数摄动的非脆弱性. 理论证明了闭环系统所有状态是半全局一致最终有界的,且跟踪误差可收敛至任意小.  相似文献   
999.
接种固氮菌对纤维素分解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纤维素分解菌与联合固氮菌的接种配比,研究了混合培养对滤纸分解的影响。试验共设6个处理样,总接种量均为10%(V/V):处理Ⅰ,2%固氮菌+8%纤维素分解菌;处理Ⅱ,4%固氮菌+6%纤维素分解菌;处理Ⅲ,6%固氮菌+4%纤维素分解菌;处理Ⅳ,10%纤维素分解菌;处理Ⅴ,10%固氮菌;CK(空白对照)。结果显示:与处理Ⅳ相比,处理Ⅰ、Ⅱ的CMC酶活力及处理Ⅰ、Ⅱ、Ⅲ的滤纸分解率有明显提高。接种固氮菌的各处理样中,培养液中氮素含量与CK相比均有显著提高(P<0.05),且培养过程中pH值比较平稳,而未接种固氮菌处理培养液的氮素则低于CK,pH急剧降低。所有处理样中,接种2%固氮菌效果最佳,培养192h,其CMC酶活力与滤纸分解率比处理Ⅳ分别提高43.4%、240%;与处理Ⅴ相比,固氮菌数有显著增加(P<0.05),培养液中氮含量提高28.0%。  相似文献   
1000.
张健  孙长江 《化工科技》2002,10(1):41-45
概述了苯胺产品硝化工艺、还原工艺及催化剂;对国内外苯胺装置技术有消耗进行了比较;阐述了国内外苯胺生产及消费;对吉化苯胺装置优势作了重点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