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785篇
  免费   24360篇
  国内免费   17312篇
电工技术   18842篇
综合类   22437篇
化学工业   23499篇
金属工艺   13679篇
机械仪表   14458篇
建筑科学   15025篇
矿业工程   8469篇
能源动力   4977篇
轻工业   22593篇
水利工程   7450篇
石油天然气   6867篇
武器工业   3023篇
无线电   2122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403篇
冶金工业   7842篇
原子能技术   3700篇
自动化技术   29972篇
  2024年   1050篇
  2023年   3220篇
  2022年   8169篇
  2021年   10275篇
  2020年   7463篇
  2019年   5118篇
  2018年   5152篇
  2017年   5892篇
  2016年   5263篇
  2015年   8964篇
  2014年   11265篇
  2013年   13397篇
  2012年   16740篇
  2011年   17718篇
  2010年   16951篇
  2009年   15889篇
  2008年   16774篇
  2007年   16195篇
  2006年   14046篇
  2005年   11283篇
  2004年   8068篇
  2003年   5402篇
  2002年   4930篇
  2001年   4454篇
  2000年   3593篇
  1999年   1243篇
  1998年   313篇
  1997年   210篇
  1996年   181篇
  1995年   168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123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89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33篇
  1980年   58篇
  1979年   41篇
  1965年   4篇
  1959年   51篇
  1958年   2篇
  1951年   4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考虑到在电力市场环境下出现的新市场主体,首先引入配电分配矩阵来模拟市场双边交易行为,在传统负荷频率控制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基于配电分配矩阵的负荷频率控制模型.然后针对负荷频率控制模型在区域地理上的分布式特点,采用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方式进行控制.最后,以一个两区域交直流互联电网负荷频率控制模型为例进行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有效地模拟市场双边交易过程与C-MPC控制、传统PI控制方式相比,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方式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942.
油纸绝缘局部放电问题受到业内普遍关注,为探究在交直流复合电压下的局部放电特征,该文搭建测量平台,并设计气隙、悬浮、柱板沿面和针板放电4种油纸绝缘典型缺陷的放电模型.结合这4种局部放电的实验结果,分析发现:在不同的复合电压比例下,4种典型缺陷局部放电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前3种缺陷平均放电量在起始阶段与直流分量呈现负向变化的特征,与局放起始电压的关系呈正向变化特征.在交直流混合电压下,悬浮绝缘放电模型与其他3种典型缺陷的放电模型相比较,局部放电的起始电压明显增加,交流电压下的平均放电量降低.所得结果为利用局部放电试验判别换流变缺陷类型和电压形式对局放的影响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43.
通过无功补偿可以优化交直流混联配电网的电压分布,减少网络损耗,增大电网安全裕度,提高供电可靠性.在此背景下,为实现交直流混联配电网无功功率的定向补偿,直观地刻画系统的电压薄弱点,提出基于灵敏度分析的交直流混联配电网无功补偿方法.首先基于交替迭代法进行交直流混联配电网潮流计算,以获取潮流收敛后的雅克比矩阵,据此计算节点电压变化关于无功注入的灵敏度,选择灵敏度最大点作为无功补偿接入点;然后以系统低功率因数为目标,确定接入点的无功补偿容量;最后对某11节点系统进行算例分析,计算结果与和声算法相比,该方法计算耗时更短,补偿效果更优.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以最小的补偿容量最大程度地提升系统电压水平,有效降低系统网损.  相似文献   
944.
李薰  杨维琛 《金属学报》1956,1(4):395-400
<正> 在炼钢过程中,炉气中水汽是钢液中含氢的主要来源。就平炉而言,除了空气湿度和炼钢原材料带入炉中的水分以外,还有煤气燃烧生成的水汽。根据过去的研究结果,由于空气湿度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水汽分压,一般波动于0.01—0.08个大气压之间,而煤气燃烧废气中的水汽分压则经常在0.1个大气压以上,有时甚至可以超过0.2  相似文献   
945.
装配式凸轮轴滚花连接机理及连接强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装配式凸轮轴与传统凸轮轴相比具有重量轻、加工成本低、材料利用合理等优点。是新型的凸轮轴制造技术, 具有广泛的发展空间。而其连接方法是装配式凸轮轴制造的关键技术。本文基于相异材料的咬合连接理论, 提出了滚花式塑性变形连接机理, 对不同材料、尺寸的滚花式凸轮轴静连接强度及疲劳强度进行了实验研究, 同时分析了滚花连接的不同连接状况以及凸轮压装张紧应力。  相似文献   
946.
国内大多数铝锭生产企业在铝锭打包过程中。均采用人工作业方式。为此,根据铝锭生产工艺和技术要求以及现代科学生产管理理念。探讨铝锭称量、堆垛、打包一体化控制系统的研究,其主导思想是在原有的铝锭堆垛机控制系统上,实现铝锭自动化流水作业的功能,改变原有的铝锭生产作业方式。  相似文献   
947.
To understand the flow trace of semi-solid slurry in mold cavity, some thermocouples were inserted in mold cavity, and the reaction timing of thermocouples showed the arrival of fluid. The filling time and rate were estimated by comparison between the experiment and calculation. The introduction of 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ique based on ADSTEFAN was to predict injectionforming process and to prevent defects during trial manufacture of various parts. By comparing the formed appearance of parts in experiment and in simulation, and observ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l defects inspected by X-ray or microscope and the flow field obtained in simulation, it was indicated that both have quite good agreement in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Right predictions for cast defects resulted from mold filling can be carried out and proper direction was also proposed. The realization of numerical visualization for filling process during semi-solid die-cast process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optimizing technology plan.  相似文献   
948.
铝矿山企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铝矿业是迎接 2 1世纪知识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十分值得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的产业。按照创新的观点 ,结合铝矿山企业的实践 ,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以创新为动力推动铝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49.
退火温度对Ag/Cu层复合板分离强度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轧制复合的Ag Cu双金属薄板采用不同温度的退火处理 ,研究了结合面分离强度随退火温度变化的规律 ,讨论了影响分离强度的因素。结果表明 ,在 40 0℃以下随退火温度的升高 ,由于原子扩散及再结晶晶界的形成趋于充分而导致分离强度升高 ,40 0℃时分离强度达到最大值。当退火温度超过 40 0℃后 ,由于结合面的异类原子不等量对流而导致结合面形成空洞 ,从而使分离强度下降。 750℃退火时分离强度达到最低值。退火温度进一步上升到 80 0℃时可使结合面发生局部熔合 ,使分离强度又有小幅度回升  相似文献   
950.
层流冷却工艺在首钢迁钢热轧分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要兵  张晶  王伦 《轧钢》2007,24(5):53-55
介绍了首钢迁钢公司2160热轧分厂层流冷却的工艺布置、冷却区的结构组成、操作模式、冷却制度及冷却系统的控制功能。该系统投产后,带材的卷取温度偏差可控制在±8℃以内,且96.8%的产品卷取温度偏差可控制在±5℃内,从而有利于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表面质量,也为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