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256篇
  免费   54067篇
  国内免费   38614篇
电工技术   42023篇
综合类   51502篇
化学工业   55090篇
金属工艺   32124篇
机械仪表   32804篇
建筑科学   35131篇
矿业工程   20445篇
能源动力   12020篇
轻工业   52740篇
水利工程   16114篇
石油天然气   15549篇
武器工业   7487篇
无线电   48495篇
一般工业技术   37769篇
冶金工业   18552篇
原子能技术   7819篇
自动化技术   67273篇
  2024年   3075篇
  2023年   7663篇
  2022年   18223篇
  2021年   23319篇
  2020年   16886篇
  2019年   11423篇
  2018年   11926篇
  2017年   14313篇
  2016年   12760篇
  2015年   20835篇
  2014年   25794篇
  2013年   30565篇
  2012年   38872篇
  2011年   40260篇
  2010年   38707篇
  2009年   37308篇
  2008年   38160篇
  2007年   37255篇
  2006年   32031篇
  2005年   25753篇
  2004年   18768篇
  2003年   12199篇
  2002年   11223篇
  2001年   10380篇
  2000年   8149篇
  1999年   2829篇
  1998年   693篇
  1997年   477篇
  1996年   378篇
  1995年   298篇
  1994年   255篇
  1993年   293篇
  1992年   251篇
  1991年   190篇
  1990年   184篇
  1989年   195篇
  1988年   123篇
  1987年   105篇
  1986年   90篇
  1985年   72篇
  1984年   59篇
  1983年   56篇
  1982年   43篇
  1981年   86篇
  1980年   145篇
  1979年   78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90篇
  1951年   9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研究各参数对浮式风电装备动态响应的影响程度,寻找响应变化规律和设计优化方向,根据海装6.2 MW浮式风电装备参数进行一体化仿真。结合规范要求、设计经验和环境条件特点,针对不同环境条件的重现期、风谱类型、波浪谱类型、极端阵风周期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得到浮式风电装备不同部分动态响应结果。结果表明:不同环境条件的重现期和组合方式对运动响应和锚链张力影响十分明显,对机组载荷的影响则与机组所处状态相关;风谱类型主要影响机组载荷,对平台运动和锚链张力影响不大,考虑空间相干性的湍流风谱结果最危险;波浪谱类型对运动幅值和锚链张力极值影响较大,在发电工况下对机组载荷的影响较小,但在空转工况下对机组载荷的影响较大;阵风周期对运动响应、塔筒载荷、机舱加速度影响相对明显,但对轮毂载荷、锚链张力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92.
为了解风电结构在复杂环境中的真实服役状态,对2个风电单桩基础机位先后开展结构振动监测和水下地形扫测,通过分析现场实测数据,分析包含振动特性和冲刷情况在内的风机支撑结构服役状态,并结合设计数据对实测结果进行讨论。现场测试分析结果可为海上风电结构的服役状态监测和设计优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3.
针对海上浮式装置力学分析中选用不同截止频率阈值得到重构的冲击载荷对结构响应结果有较大影响的问题,采用变分模态分解(Variable Mode Decomposition, VMD)方法得到冲击载荷各本征模态函数、对应频谱的特征频率和最大加速度幅值。选取不同的截止因数,重构得到不同的冲击载荷。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当截止因数为0.01时,重构的冲击载荷动力学响应与原始冲击载荷动力学响应基本保持一致;在保证足够的安全裕度的前提下,当截止因数选0.20时,可获得更低的截止频率。  相似文献   
994.
针对固定式海洋风机在随机风浪载荷及其联合作用下产生的具有倒立摆运动特征的纵摇,研究采用主动转动惯量驱动系统(Active Rotary Inertia Driver, ARID)对海洋风机纵摇进行控制的问题。ARID控制系统通过伺服电机驱动转动惯性质量产生控制结构摆动的最优力矩,从而减小海洋风机的纵摇运动。基于拉格朗日原理建立海洋风机-ARID控制系统的理论分析模型;采用Simulink对海洋风机-ARID控制系统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并分析系统参数(控制算法参数、转动惯量比等)对控制效果的影响规律;设计海洋风机-ARID控制系统的振动台试验,设置多种载荷激励形式,验证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与广谱有效性。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均验证了所建立的分析模型的正确性,表明ARID控制系统对风机的纵摇运动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为ARID控制系统在具有倒立摆运动规律的工程结构中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5.
加氢处理油中含有一定量的环烷基单环芳烃,研究四氢萘催化裂化有利于加强对更多环数环烷基单环芳烃催化裂化的认识。综述了四氢萘催化裂化过程的反应机理,认为四氢萘主要遵循单分子裂化机理;从反应活化能、扩散、吸附等动力学角度对四氢萘裂解行为进行了解释;催化剂适宜的孔径和BrØnsted酸强度有利于四氢萘开环;随着反应温度升高、剂/油质量比增大、质量空速减小,四氢萘反应活性增强,同时氢转移反应愈发明显。适宜的催化剂孔径和Brnsted酸强度、反应温度、剂/油质量比以及质量空速有利于四氢萘裂化生成低碳烯烃。  相似文献   
996.
氦气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军工、航天、医疗等高新技术产业的稀缺战略资源,但其在世界分布极其不均,中国是贫氦国家面临着严峻的氦气供给安全问题。在系统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本次实验分析对比了世界上最成熟的氦气生产气田(美国潘汉德—胡果顿气田)与中国氦气生产潜力较大的东坪气田,探讨两者的成藏要素及富氦机理。结果发现:两者均是以天然气作为载体气的基岩型富氦气藏,储层物性好,均发育以膏岩为主的低渗致密的良好盖层。两者的差异性在于,前者花岗岩形成年代更为古老,尤其是碳酸盐岩地层中富含的花岗岩碎屑,其年龄集中在元古宙,平均比东坪气田花岗岩的形成年代早400 Ma;前者氦气运移模式偏向于单一的饱和地下水脱溶释放,而后者存在“过路”古老花岗岩储层的天然气“萃取”释放。两者对比之下,提出形成年代久远的高U、Th氦源岩、充足的载体气、良好的基岩风化壳储层与致密的盖层,和充足的地下水(边底水)作为媒介参与氦气运移,是形成基岩型富氦气藏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97.
利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及碳氧同位素分析等手段,对莺歌海盆地LD10区新近系梅山组-黄流组高温-超压-高CO2背景下的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孔隙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①莺歌海盆地LD10区新近系梅山组-黄流组储层发育重力流沉积,岩性以中-细粒长石岩屑石英砂岩为主,储层物性以特低-低孔、特低渗特征为主。②压实、胶结和溶蚀作用是研究区主要的成岩作用类型。超压对黏土矿物的转化及石英次生加大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原生孔隙。富含CO2的高温流体不仅造成了黏土矿物的异常转化,同时促进了溶蚀作用发生,增加了次生孔隙。③研究区黄二段储层的成岩演化序列为: 菱铁矿胶结→石英次生加大→绿泥石胶结→长石淋滤溶蚀→高岭石形成→早期方解石胶结→早期白云石胶结→长石溶蚀→方解石溶蚀→伊利石大量生成→晚期铁方解石、铁白云石形成。④总体上,压实作用使孔隙度减少了45.30%~62.93%,胶结作用使孔隙度减少了1.65%~35.01%,溶蚀作用使孔隙度增加了0.72%~8.00%。其中,黄流组中下部砂岩储层受到了超压保护和CO2溶蚀作用的双重影响,物性较好,钻井过程中应考虑高CO2风险。  相似文献   
998.
Fe-Al intermetallics with remarkable high-temperatureintensity and excellent erosion,high-temperatureoxidation and sulfuration resistance are potential lowcost high-temperature structural material.ProducingFe-Al/WC composite coating by high velocity arcspraying(HVAS)on structural materials would notonly obviate the problems faced in fabrication of thesealloys into useful shapes,but also allow the effectiveuse of their outstanding high-temperature performance,which might thus promisingly mak…  相似文献   
999.
The oxidation of Ni to NiO in solid oxide fuel cell (SOFC) anode will result in large bulk volume change, which may change the interfaces of the two phases in the anode cermet and thus may cause significant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The reduction and oxidation (redox) of the Ni/YSZ cermet were studied at 800 ℃. Anodic polarization measurements were performed before and after redox cycles. The anode current density at an overpotential of 100 mV kept decreasing during the whole redox treatment. It decreased from 19.11 to 7.95 mA·cm-2 after two redox cycles. Anode supported unit cell was assembled for cell's discharge measurements. Cell performance declined after each redox cycle. The maximum power density decreased from 126.28 to 40.32 mW·cm-2 . The microstructural changes after redox cycling were recorded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after re-oxidation, the Ni gets coarse and has a higher porosity; the nickel network structure turns to be desultory.  相似文献   
1000.
张彦生 《金属学报》1984,20(5):313-321
本文报道一种fcc结构的Fe-Mn-Al合金(Mn 25.6,Al 4.1,C 0.16,Si0.27 wt-%)在超低温的性能、组织结构与磁性转变。此合金在300—4 K间具有适宜的强度、较高的塑性、韧性与很稳定的奥氏体组织。300 K及4 K的磁化率x_v,分别为34.5×10~(-4)与22×10~(-4)。室温电阻率为105μΩ·cm,低温冷收缩率小于一般Fe-Cr-Ni奥氏体钢。其磁化率(x_v)-温度(T)曲线于320 K左右呈现峰值,dx/dT符号的改变表征发生了顺磁性-反铁磁性转变。同时伴有一些物理性能如弹性模量、热膨胀、电阻率等的反常变化。 Al加入Fe-Mn合金中,明显地降低Néel温度(T_N),提高磁化率,并在T_N点处呈现较大的磁化率峰值。与AISI 300系Cr-Ni奥氏体钢比较,γ-Fe-Mn-Al合金的主要特点为在极低温区(如20—4 K)兼具稳定的奥氏体与极低磁化率,是一种潜在的超导磁体用结构合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