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104篇
  免费   54389篇
  国内免费   38557篇
电工技术   41940篇
综合类   51396篇
化学工业   55040篇
金属工艺   32051篇
机械仪表   32618篇
建筑科学   35066篇
矿业工程   20407篇
能源动力   12001篇
轻工业   52697篇
水利工程   16105篇
石油天然气   15524篇
武器工业   7484篇
无线电   48439篇
一般工业技术   37721篇
冶金工业   18536篇
原子能技术   7809篇
自动化技术   67216篇
  2024年   3075篇
  2023年   7655篇
  2022年   18218篇
  2021年   23308篇
  2020年   16867篇
  2019年   11385篇
  2018年   11919篇
  2017年   14309篇
  2016年   12754篇
  2015年   20817篇
  2014年   25763篇
  2013年   30524篇
  2012年   38813篇
  2011年   40197篇
  2010年   38646篇
  2009年   37227篇
  2008年   38100篇
  2007年   37183篇
  2006年   31941篇
  2005年   25663篇
  2004年   18719篇
  2003年   12184篇
  2002年   11215篇
  2001年   10356篇
  2000年   8128篇
  1999年   2826篇
  1998年   693篇
  1997年   477篇
  1996年   377篇
  1995年   298篇
  1994年   254篇
  1993年   293篇
  1992年   251篇
  1991年   190篇
  1990年   184篇
  1989年   195篇
  1988年   123篇
  1987年   105篇
  1986年   90篇
  1985年   72篇
  1984年   59篇
  1983年   56篇
  1982年   43篇
  1981年   86篇
  1980年   144篇
  1979年   78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90篇
  1951年   9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51.
为研究不同训练样本数量和无约束优化算法对岩爆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准确率的影响,选取围岩最大切向应力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比σθ/σc、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与单轴抗拉强度比σc/σt和弹性能量指数Wet作为预测指标,广泛搜集整理100组典型岩爆实例建立了训练样本数据库.在样本数量分别为40、70和100时,基于标准算法和9种无约束优化算法建立了10个岩爆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提出了考虑不同样本规模影响的岩爆烈度等级预测指数——综合准确值N.比较研究结果表明:BP模型的预测准确率随样本数量增加而提高,3种样本数量下的模型平均预测准确率分别为62.5%、76.4%和87.5%;基于9种优化算法建立的BP网络模型的N值均高于标准BP模型;基于Ploak-Ribiere共轭梯度法优化的BP模型的N值(195)和预测准确率(99.0%)均最高,且在5个工程实例中的预测结果完全符合现场实际,优于标准BP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和其他优化模型,为岩爆烈度等级预测的最佳模型.  相似文献   
952.
地下工程空间点位地磁扰动变化规律是地磁应急定位的基础研究之一.为了研究井下工程监测目标瞬间地磁扰动的特点与规律,选取井下6个水平巷道为试验区,开展了运输车通行和罐笼升降磁扰动时间、扰动距离和扰动噪声大小的监测和匹配定位试验.发现运输车通行和罐笼提升都会对附近点位产生瞬间磁噪声扰动,主要强噪声扰动时间一般在10 s以内,扰动数值约几百至上千纳特.这些瞬间磁扰动会直接影响地磁匹配结果精度.运用中值滤波或小波去噪的方法对匹配数据进行预处理,可以减弱匹配数据中的瞬间强噪声,提高匹配结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953.
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研究生创新动机的激发和维持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和产出高水平创新成果的前提和基础.基于新制度主义视角,以184名学术型硕士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探讨科研激励制度对研究生创新动机的影响.结果显示,研究生科研激励制度与科研创新动机之间主效应成立,科研自我效能存在中介效应,存在个别因素间的关系在统计上不显著.研究明确了科研激励制度、自我效能对研究生创新动机的影响路径,并据此提出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954.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锑生产国,但因锑资源的快速消耗,锑的生产已由以辉锑矿为主转向以处理含锑复杂多金属共生矿为主.目前,我国广泛应用的火法炼锑工艺处理含锑复杂多金属共生矿均不理想,适合处理含锑复杂多金属共生矿的湿法炼锑工艺将是锑生产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现有的粗锑精炼工艺能否满足未来锑生产发展的需要值得关注.结合粗锑精炼的基本要求,对粗锑碱性火法精炼、水溶液电解精炼、真空蒸馏精炼、熔盐电解精炼以及联合精炼工艺的特点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行评述,总结归纳了当前各精炼工艺的研究现状.碱性火法精炼工艺适合处理火法炼锑工艺产出的粗锑,水溶液电解精炼工艺和真空蒸馏精炼工艺适合处理含贵金属粗锑,熔盐电解精炼工艺可用于高纯锑生产,联合精炼工艺用于难处理粗锑的精炼.在此基础上,指出传统的碱性火法精炼工艺应着重开发多用途高效复合除杂剂,并提出了将真空蒸馏精炼工艺和碱性火法精炼工艺配合使用的粗锑精炼新方向.  相似文献   
955.
锗资源开发对通讯和航空航天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由于提取锗的原料有限,所以开发和优化锗提取工艺受到日益关注.通过综述国内外从锌锗浸出液中提取锗的研究进展,对比多种锗的提取方法,总结出单宁沉锗法为应用最广泛的提锗方法.该方法具有绿色环保、操作简单的优点,但也存在单宁用量大,锗直收率低等问题亟待解决.基于超声波具有频率高、方向性好等优点,且已成功应用于湿法冶金工业中,因此进一步提出将超声外场引入单宁沉锗工艺中,并详细分析了超声外场强化的可行性和机理,以期降低单宁酸用量,提高锗直收率.指出超声外场强化单宁沉锗新工艺具有很好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56.
957.
基于自行设计的室内盐蚀干湿循环试验,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对SBS改性沥青胶浆进行温度扫描试验和多重应力重复蠕变恢复(MSCR)试验. 以3.2 kPa应力下的不可恢复蠕变柔量Jnr,3.2为胶浆高温流变性能评价指标,分析试验环境和干湿循环耦合作用对胶浆流变性能的影响. 采用灰色关联理论,探究Jnr,3.2与常规流变参数、干湿循环次数及试验环境之间的关联性. 结果表明,随着盐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胶浆的复数切变模量、车辙因子及Jnr,3.2均呈增大趋势,相位角和蠕变恢复率呈减小趋势. 在同种试验条件下,硫酸盐环境对胶浆高温性能的影响最大. Jnr,3.2与改进型车辙因子、试验环境的灰色关联度最大,关联度系数均大于0.93. 建议采用日常清扫、定期洒水冲洗的方式来减小路面盐分的积累,提高高温高湿环境中沥青路面的抵抗变形的能力.  相似文献   
958.
为最大限度地提高渤海X油田原油采收率,在油田低含水时实施早期注聚.通过建立注聚评价体系从注入端和采出端分别对整个注聚过程进行评价.由于聚合物增大注入水黏度,减小油水流度比,导致流体在地层中的渗流阻力增大,注入压力迅速上升,视吸水指数下降,并同时建立起一定的阻力系数,注水井吸水剖面得到一定的改善;部分受效井含水上升速度得到控制,部分受效井见到明显降水增油效果;利用数值模拟法和净增油法评价注聚效果,为渤海后续注聚的推广及效果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59.
为解决B-L水驱前缘理论中前缘推进位置的准确度有限问题,基于泊肃叶方程,通过联立油藏物质平衡方程,转化为地层压力与流管数的最小化问题,运用遗传算法寻优最小目标值,获取各注采方向的流管数,从而确定注采井间驱替面积.该模型量化了B-L方程中驱替面积参数取值,利用改进后的井间驱替面积计算公式,提高了连通的注采井之间水驱前缘推进位置的计算精度.计算结果更加符合油田实际生产,对类似油田的水驱开发效果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60.
燃气电磁阀是燃气系统中重要的零件,在设计研发阶段对其进行可靠性分析和结构优化是必要的.基于Unigraphics NX软件建立了其三维模型,结合Ansys workbench的geometry几何模块和static structural静力分析模块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其等效应力云图和变形最大值及其位置和可靠度数值,发现其等效应力位置和变形最大位置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对该关键位置进行结构优化,并进行有限元分析发现,通过结构优化,等效应力由65.797 MPa降低为13.575 MPa,最大的变形量为由0.11092 mm降低为0.0043326 mm,可靠度由0.942提高到0.995,优化后的电磁阀整体性能得到提高.研究方法为燃气电磁阀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依据,节省研发成本,缩短设计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