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785篇 |
免费 | 2751篇 |
国内免费 | 208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085篇 |
综合类 | 2487篇 |
化学工业 | 2784篇 |
金属工艺 | 1715篇 |
机械仪表 | 1753篇 |
建筑科学 | 1653篇 |
矿业工程 | 855篇 |
能源动力 | 620篇 |
轻工业 | 3111篇 |
水利工程 | 894篇 |
石油天然气 | 815篇 |
武器工业 | 278篇 |
无线电 | 243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990篇 |
冶金工业 | 1095篇 |
原子能技术 | 343篇 |
自动化技术 | 370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1篇 |
2023年 | 441篇 |
2022年 | 834篇 |
2021年 | 1125篇 |
2020年 | 801篇 |
2019年 | 546篇 |
2018年 | 620篇 |
2017年 | 639篇 |
2016年 | 617篇 |
2015年 | 979篇 |
2014年 | 1237篇 |
2013年 | 1572篇 |
2012年 | 1916篇 |
2011年 | 2066篇 |
2010年 | 1969篇 |
2009年 | 1910篇 |
2008年 | 1957篇 |
2007年 | 1952篇 |
2006年 | 1844篇 |
2005年 | 1514篇 |
2004年 | 1070篇 |
2003年 | 679篇 |
2002年 | 638篇 |
2001年 | 609篇 |
2000年 | 553篇 |
1999年 | 143篇 |
1998年 | 43篇 |
1997年 | 26篇 |
1996年 | 28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5篇 |
1959年 | 6篇 |
1951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采用金相显微镜及扫描电镜,结合常规实验方法对某汽车轮胎断裂螺栓的断口形貌、组织和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螺栓基体中存在的大量氢引起的氢致延迟断裂是螺栓发生断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2.
利用气动肌腱代替传统的刚性气缸,与杠杆-铰杆增力机构进行巧妙的对称组合,可以代替传统液压夹具,具有结构紧凑、输出力大、无污染的优点。在此基础上,设计4种气动肌腱驱动的基于杆件-铰杆的对称夹具,分别介绍其工作原理,并给出相应的力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93.
994.
995.
利用铸造-热处理工艺原位反应生成了TiC颗粒增强铁基表面梯度复合材料,对该复合材料的组织进行了研究,并深刻剖析了该复合材料组织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原位合成的TiC增强表面梯度复合材料大致分为三层;每层之间最大的区别是生成的TiC颗粒的大小及形状不同。远离基体侧的反应层接近于大块状的TiC,显然是颗粒基本上没有扩散;反应层与基体结合界面良好、无间隙,结合层TiC颗粒平均大小为2~4μm。因此,各梯度层TiC颗粒的大小决定了此种复合材料的不同层具有不同的硬度、冲击性能、抗拉强度和耐磨性等。 相似文献
996.
在分析了影响主轴角位移测量精度因素的基础上,根据光电脉冲编码器输出信号特点,提出了主轴角位移频率比对测量法.为消除在测量过程中由于主轴转速的不同造成测量精度差异,采用了周期自适应调节技术,而为降低在测量过程中由标频脉冲计数带来的计数误差,采用了相位延迟技术和相位同步技术.通过在CA6140普通数控车床上的实际测试,验证了该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97.
研究在金属铝阳极氧化过程中外加电压对于纳米阳极氧化铝孔洞形成稳定性的影响。恒定外加电压下的金属铝阳极氧化是制备纳米孔洞阳极氧化铝材料的常用方法。金属铝阳极氧化的实验结果分析主要基于THAMIDA模型和SINGH模型。经分析发现:在pH=0.96的草酸溶液中进行阳极氧化,纳米氧化铝的孔间距与外加电压之间呈线性关系(2.24 nm/V)。此实验规律与THAMIDA模型的预测完全符合。另一方面,氧化铝纳米孔在60V电压以上不稳定形成。SINGH模型能预测此失稳区域的存在。此外,在低电压下(≤30V)阳极氧化铝孔洞亦呈现不稳定形成。但是,现有理论没有预测这类失稳区域的存在。 相似文献
998.
The effect of applied voltage on nanopore formation stability of porous anodized alumina (PAA) in oxalic acid electrolyte was investigated. The Al anodization at a constant applied voltage is a popular electrochemical method to synthesize PAA templates. Th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of Al anodization are used to compare the predictions of the THAMIDA model for interpore distance and the stability criterion of the SINGH model. It is found that, in the electrolyte of pH = 0.96, the interpore distance—applied voltage has a linear dependence coefficient of 2.24 nm/V, which agrees well with the THAMIDA model. It has also been confirmed that pore formation is instable at above 60 V which can be predicted by SINGH model. A second unstable growth regime below 30 V is also observed, which is not predicted by any of the models. 相似文献
999.
1000.
Ti-24Al-14Nb-3V-0.5Mo合金的超塑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温度及应变速率对Ti-24Al-14Nb-3V-0.5Mo(at.-%)合金超塑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980℃,3.5×10~(-4)s~(-1)的最佳超塑变形条件下,合金显示出较高的超塑性;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m为0.69,拉伸延伸率El.为818%.根据其细小的α_2+β_0两相组织和等温拉伸的试验方法,确定合金的超塑性属于细晶组织超塑性.在超塑变形过程中,合金无空洞产生,显微组织发生动态粗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