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2篇
综合类   5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9篇
矿业工程   14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10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非线性回归分析,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围岩稳定性,提出了围岩失稳的必要条件和几种提高模型精度的方法,并对围岩的失稳进行灰色预报.初步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精度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平推式滑坡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滑坡,其隐蔽性往往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以重庆开县桌子石滑坡为案例,基于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现场勘察结果,对滑坡的成因机制进行分析并对稳定性计算公式进行修正。理论和模型实验发现,软硬相间岩床会造成坡体产生阶梯式沉降,使得平推式滑坡下滑力增大,从而在较低的水位和降雨条件下发生快速下滑破坏。当后缘坡体发生阶梯沉降时,传统稳定性系数计算平均误差高达32.27%,采用考虑阶梯沉降的修正公式更加符合实际。在对桌子石滑坡进行稳定性计算时,后缘坡体阶梯沉降产生的推力是平推式滑坡稳定性评价不可忽略的关键因素。基于修正公式的稳定性系数由原有的1.179下降为1.031,与实际结果相符。因此,在对软硬相间岩床平推式滑坡进行安全评价分析时,要综合考虑阶梯式沉降等造成的抗滑力与滑动力因子的变异,才能保证稳定性评价的准确。  相似文献   
3.
4.
该研究应用可拓理论综合考虑影响矸石边坡稳定的8种风险指标,建立了一套新的矸石边坡稳定性风险评价模型。与传统可拓理论评价模型相比,新模型在可拓距计算方面进行改进,并采用主客观权重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法对8种风险指标进行权重分析,降低了传统理论算法在边坡稳定性风险评价过程中的系统误差。选取王家岭矸石边坡为案例,经新的边坡稳定性风险评价模型得出,2020年7月7日?2020年8月14日的风险等级变量特征值由原有的1.284上升到2.263,风险等级由低风险上升至中低风险等级,实现了现场矸石山边坡风险的定量评价。通过多个矸石边坡案例应用研究,发现改进的稳定性风险评价模型所得风险等级变量特征可与现有的边坡稳定性评估技术结合使用,实现矿山边坡安全指标与风险指标的综合评价。此外,该方法可以分析现场的实时监测数据,为矿山边坡安全风险评价提供一种客观简便的分析方法,进而有效改变目前矿山边坡工程监测重采集、轻分析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滑坡灾害多发国家,对滑坡灾害进行有效的监测预警是减轻其危害的最主要手段。与传统的监测方法相比,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具有全天时全天候、能够获得面式数据、成本低等特点,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能满足广域滑坡早期识别及动态监测的目的。以6景ALOS-2卫星PALSAR影像为数据源,采用SBAS-InSAR技术对白格滑坡进行灾前形变趋势监测,获得了年平均沉降速率图和累计沉降值图,并最终推断出白格滑坡灾前形变趋势,达到了发现变动和监测趋势的目的。沉降趋势与实际结果一致,证明了SBAS-lnSAR技术用于滑坡早期识别与动态监测的可行性,在广域地质灾害监测方面具有较广的发展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空间数据库的三维边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结合GIS的空间数据分析功能和改进的Hovland三维边坡稳定分析模型,提出一个全新的基于GIS空间数据库的三维边坡稳定分析模型,假定初始三维滑动面为椭球形,研究采用Monte-Carlo模拟方法搜寻最危险滑动面,全部分析研究程序采用VB和GIS控制软件编制,利用GIS的空间数据处理分析功能,各种可能滑动面所需输入数据可以方便地得到,而且结果也能方便地在数字地图上表示和分类。  相似文献   
7.
桥梁模态频率随运营环境作用的变化规律是结构健康监测的研究主题之一.根据东海大桥6 a监测数据的周期变化特性,识别了运营条件下主梁竖弯、侧弯、扭转基频变化的影响因素,采用偏相关系数和周期平均法对比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东海大桥的模态频率存在1 a、1周、1 d、12.42 h等变化周期,与结构温度、交通荷载、风荷载、海面高度等的变化周期相吻合;结构温度和交通荷载是引起该桥频率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它们在各周期上的相对影响大小不同;周期平均法可有效分离监测数据中的年、周、天周期成分,揭示不同运营环境作用与频率变化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桥梁运营期频率变化的理解,从而更准确地评估结构性能.   相似文献   
8.
结构面在空间上的展布是岩体稳定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为解决传统结构面调查风险高、效率低,一般智能识别方法不适用于结构面发育破碎区的问题,基于三维激光点云数据,提出了一种精准、简便提取结构面并获取其产状信息的方法。首先,基于局部邻域熵函数最小准则改进了点云主成分分析算法,获取点云法向量信息;然后,利用区域生长算法对点云法向量夹角及曲率阈值进行分析,识别出了结构面;最后,通过法向量坐标转化获取结构面产状信息并对其进行分组。以青海黄藏寺某裂隙岩体为例,现场识别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精准、简便地提取岩体结构面产状信息。  相似文献   
9.
采用仿真模型试验,对某工程压力隧洞普通钢筋混凝土衬砌和围岩系统在内水压力作用下的反映与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为该工程压力隧洞衬砌型式的合理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模态频率是反映结构整体性能的动力学指标之一,然而实践中发现,即使结构性能正常,它也会随运营环境作用发生可观的变化。因此有必要研究运营环境作用与结构频率的相关性,以便从频率的总变化中剔除正常变化,凸显由结构损伤引起的频率变化。利用东海大桥的长期监测数据,该文同时分析了桥梁高阶频率和低阶频率的变化规律。在运营条件下,东海大桥的高阶频率和低阶频率均存在周期变化特征,且与运营环境因素的变化周期相吻合;结构温度和交通荷载是引起频率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温度与各阶频率的变化均呈负相关关系,而交通荷载与高阶频率的相关性不同于低阶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