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900篇 |
免费 | 821篇 |
国内免费 | 52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090篇 |
综合类 | 802篇 |
化学工业 | 1384篇 |
金属工艺 | 492篇 |
机械仪表 | 736篇 |
建筑科学 | 1266篇 |
矿业工程 | 679篇 |
能源动力 | 285篇 |
轻工业 | 1459篇 |
水利工程 | 476篇 |
石油天然气 | 487篇 |
武器工业 | 255篇 |
无线电 | 108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772篇 |
冶金工业 | 395篇 |
原子能技术 | 263篇 |
自动化技术 | 132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96篇 |
2023年 | 406篇 |
2022年 | 463篇 |
2021年 | 489篇 |
2020年 | 480篇 |
2019年 | 464篇 |
2018年 | 482篇 |
2017年 | 258篇 |
2016年 | 296篇 |
2015年 | 346篇 |
2014年 | 715篇 |
2013年 | 573篇 |
2012年 | 567篇 |
2011年 | 587篇 |
2010年 | 573篇 |
2009年 | 520篇 |
2008年 | 544篇 |
2007年 | 502篇 |
2006年 | 515篇 |
2005年 | 437篇 |
2004年 | 373篇 |
2003年 | 409篇 |
2002年 | 307篇 |
2001年 | 271篇 |
2000年 | 247篇 |
1999年 | 194篇 |
1998年 | 162篇 |
1997年 | 174篇 |
1996年 | 144篇 |
1995年 | 168篇 |
1994年 | 161篇 |
1993年 | 144篇 |
1992年 | 111篇 |
1991年 | 107篇 |
1990年 | 123篇 |
1989年 | 126篇 |
1988年 | 61篇 |
1987年 | 76篇 |
1986年 | 63篇 |
1985年 | 50篇 |
1984年 | 58篇 |
1983年 | 37篇 |
1982年 | 41篇 |
1981年 | 29篇 |
1980年 | 24篇 |
1979年 | 14篇 |
1978年 | 6篇 |
1959年 | 9篇 |
1958年 | 7篇 |
1956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分析了云南省内已投运水电机组一次调频与自动发电控制(AGC)的典型控制策略,通过工程试验及数据分析,逐一指出其特点及不足。提出功率控制模式下机组采用斜坡函数作为AGC负荷指令,及采用比例—积分—微分(PID)变参数控制分别满足AGC负荷调节和一次调频响应的不同要求;开度控制模式下机组一次调频动作方向与AGC负荷指令方向相反时应屏蔽AGC负荷指令,以及AGC负荷指令首先响应时,应短暂屏蔽一次调频功能等策略。优化了一次调频与AGC间的逻辑关系,并对文中的典型控制策略给出了合理的可行性建议,为水电机组一次调频与AGC寻找更理想的配合策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2.
993.
994.
Z源逆变器光伏并网系统光伏电池MPPT和逆变器并网的单级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Z源逆变器光伏发电系统是一种具有升/降压功能的单级系统。它可以通过调节直通占空比实现前级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跟踪(MPPT)控制,然后由逆变器调制因子M实现并网控制,简称为两级控制。两级控制策略虽然控制器设计简单,但是在逆变器额定电压输出的情况下,调制因子小、有源元件电压应力和输出电流谐波含量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统一电压空间矢量的单级控制策略,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整合直流链升压电路控制量B和逆变器并网电路控制量U为一个变量——统一电压空间矢量U′。通过控制统一电压空间矢量的长度,进而达到同时控制直通占空比和逆变器调制因子的功能。该策略充分利用了直通零矢量,使逆变器的调整因子M增大,直流电压利用率高,相应地有源器件的电压应力和逆变器输出电流谐波得到很大的改善,并发挥了单级电路整机效率高的优势。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995.
丁浩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6,(5)
近年来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现了新情况。首先,2009年开始出现旅游服务贸易逆差,并呈扩大趋势;其
次,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持续下降,失去比较优势;第三,入境旅游市场增长乏力。如何破解入境旅游市场
增长困境,增强国际旅游竞争力,提出应对策略:推进旅游目的地创新,增强旅游吸引力;人民币适度贬值,促
进需求增加;倡导碧水蓝天,建设美丽中国;加强旅游教育,强化旅游服务软实力四项措施。 相似文献
996.
先由氧化石墨烯(GO)、硫酸铝和尿素通过水热法制得氧化石墨烯/碱式硫酸铝(GO-BAS)复合物,继与哌嗪(PIP)溶液共混作为水相;均苯三甲酰氯(TMC)溶于正己烷作为有机相;采用界面聚合法使两相单体在聚醚砜(PES)基膜表面形成聚酰胺(PA)功能层,制得氧化石墨烯/碱式硫酸铝复合物掺杂的聚醚砜/聚酰胺(PES-PA-GO-BAS)复合纳滤平板膜,并在较低的工作压力(0.3 MPa)下对其进行性能研究。其对无机盐溶液的截留率依次为:Na——2SO_4(91.08%)MgSO_4(83.42%)MgCl——2(68.97%)NaCl(17.62%);纯水通量可达24.19 L·m~(-2)·h~(-1),较之聚酰胺纳滤膜提高了近60%,且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耐碱性。 相似文献
997.
998.
以苯甲醇和二正丙胺为原料,以水为溶剂,在绿色氧化剂双氧水、TCCA、TCT氧化催化下合成N,N-二正丙基苯甲酰胺,用正交设计法优化合成工艺,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10 h,醇胺摩尔比为1∶2,H_2O_2用量为200%(mol),n(TCCA)∶n(TCT)=4∶1,N,N-二正丙基苯甲酰胺产率达到75.12%,经过~1H-NMR和~(13)C-NMR确定其结构。改进后的工艺反应条件温和,操作安全简便,符合环境友好化学的发展方向,是一条切实可行的绿色合成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建立测定不同配伍比例三棱、莪术药对中莪术醇、莪术二酮含量的方法,探讨不同比例配伍的药对的合理性。方法:色谱柱Agilent HP-5柱(30 m×250μm,0.25μm);进样口温度220℃;检测器(FID)温度270℃,载气∶高纯氮气,流量30 m L·min-1,空气300 m L·min-1,氢气m L·min-1。程序升温条件:初始温度50℃,以5℃/min升温速率升至125℃,恒温1 min后,以1℃/min速率升至134℃,再以5℃/min升温速率升至250℃,恒温10 min,进样量为1μL。结果:莪术醇、莪术二酮分别在2.584~33.408μg(r=0.9991),1.216~14.592μg(r=0.9991)范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莪术醇、莪术二酮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9.2%,98.9%,RSD均3%。三棱、莪术药对4个配伍比例(1∶1、1∶2、2∶1、0∶1)中三棱、莪术2∶1时莪术醇、莪术二酮溶出量最高。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测定三棱、莪术药对莪术醇、莪术二酮的含量,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