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7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1篇
水利工程   7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邢台市生态环境需水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提出,是水资源保护工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环境的变革,人类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同时,对维持生态环境用水的要求更为迫切。从维持河流的合理流量、地下水的合理水位和城市环境需水并维护水体的使用功能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计算,确定邢台市保持生态环境不受破坏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为今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2.
鉴于目前的水资源评价多集中于可见的、可以被直接利用的水资源,忽视了土壤水资源的评价和管理,根据生态水文学原理,把降雨划分为绿水和蓝水,从水循环的全过程和水量平衡的全要素来看,把"绿水"引入水资源的范畴中,作为广义水资源的一部分,把降水看作水资源的总来源。  相似文献   
53.
氮污染物在非饱和土壤中迁移过程对地下水水质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邢台市平原区土壤环境状况,分析氮污染源在非饱和土壤中迁移规律,根据地下水监测资料,定量分析地下水中各类氮污染物的分布特征。氮类污染物在土壤中转化特征为:氨氮随地下水下移过程中,大部分被土壤吸附;亚硝酸盐氮中间产物,存在时间有限,对地下水的影响不明显;硝酸盐氮溶于水,入渗到地下水中,对地下水造成污染。通过对氮类污染物在非饱和土壤中的迁移规律分析,为合理使用化肥,保护地下水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4.
朱庄水库水环境质量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朱庄水库可供水量 ,对流域内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农业污染源进行调查 ,分析建库后水质的趋势和现状 ,说明朱庄水库水质已达到饮用水要求 ,可作为邢台市的后备水源 ,并对保护水库水质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5.
通过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增加地表植被,可以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减少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通过对邢台市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情况分析,邢台市水土保持工程平均每年保水量362.9万m3,经济效益3665万元,平均每年减少土壤流失量7299万t,经济效益37.036亿元,水土保持工程平均每年基础效益37.40亿元.  相似文献   
56.
邢台市咸水分布特征与合理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对邢台市咸水成因及咸水分布特性分析,结合邢台市咸水水化学特征,指出咸水的水质类型与其矿化度关系密切。分析邢台市对咸水利用的试验研究成果,并对咸水灌溉条件进行探讨,确定不同农作物的耐盐极限值。结果表明,咸水的矿化度小于或等于3g/L,对作物和土壤不会产生危害。在此基础上探讨邢台市咸水利用的措施和方法,建议因地制宜,选用咸水间接利用方式,减少盐分对作物及土壤的危害。  相似文献   
57.
通过对邢台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针对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的问题,结合邢台市用水结构比例等问题,阐述农业节水灌溉的潜力和措施,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角度,阐明农业节水的重要意义.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58.
邢台市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环境的变革,人类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同时,对维持生态环境用水的要求更为迫切。本文从维持河流的合理流量,城市环境需水及地下水的合理水位并维护水体的使用功能的角度出发,分析确定邢台市保持生态环境不受破坏最小生态环境需求量,为今后保护水生态环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9.
流域下垫面变化对水资源量情势演变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河北省降水特性、水资源量评价计算结果分析.河北省降水量和水资源量均呈递减趋势,而水资源量递减幅度远大于降水量。这表明降水仅是水资源量变化的主导因素之一,而人类活动影响造成的流域下垫面条件变化对水资源量的影响更为重要。下垫面条件的改变,使地表水和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的规律发生了变化,导致水资源情势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60.
1 引言华北地区总面积约24万km~2,山区面积占67%;平原面积为33%。华北在地理分布上属暖湿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其降水季分配不均,年季变率大。从70年代以来,华北气候干旱少雨,有的水库已接近死水位,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沿海城市出现地面下沉,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水资源不足已成为影响华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对华北地区干旱成因和气候预测的研究,对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