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2篇
电工技术   22篇
综合类   17篇
化学工业   17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19篇
建筑科学   33篇
矿业工程   7篇
轻工业   8篇
水利工程   21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5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19篇
自动化技术   5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采用三维荧光考察了合肥市某污水处理厂各运行节点的光谱特征,研究了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的三维荧光特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城市生活污水中荧光类溶解性有机物主要由类蛋白有机物、紫外腐殖质和可见腐殖质构成;通过对污水生物处理构筑物各运行节点水样的荧光检测,发现在整个运行过程中特征荧光峰中心位置和强度均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说明污水中有机物的相对组成和含量随生物处理过程而变化。  相似文献   
72.
王枭雄  任磊 《现代导航》2018,9(5):387-390
针对项目中对某无线网络双向通讯时端到端时延检测的需求,本文经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 GPS 接收机进行时钟同步,基于道系统实时进程项目的多站点组网下端到端无线网络通讯时延检测方法。根据该方法,设计并实现了基于上位机、下位机方式的通讯检测系统。经多次测试采样,利用统计学理论给出了比较准确的时延检测结果。本文提出的方法从时钟同步、 操作系统选择、软件设计和结果分析方法等多方面充分考虑了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采用精确、 实时、优良、合理的方法,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73.
蓝牙传感器网络与HSE互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有线工业HSE现场总线网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蓝牙技术的传感器网络解决方案.为了保证蓝牙传感器网络与HSE网络的互操作,介绍了通过蓝牙网关实现两者互连的方法.  相似文献   
74.
任磊  何薇  高宏斌  张超 《科普研究》2021,16(4):44-51,57
《科学素质纲要(2021—2035年)》提出2025年和2035年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发展目标,本文从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发展状况和结构特征、新时代面临的主要形势和发展要求、国内外公民科学素质的发展情况和主要趋势、制定公民科学素质发展目标的主要依据等方面展开解读和分析,并阐述了实现公民科学素质发展目标对于加快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5.
王丽华  任磊  李斌  王枭雄 《现代导航》2020,11(3):218-221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雷达目标航迹起始方法,将目标航迹起始问题转化为深度神经网络模型二分类问题—“真实航迹”类和“虚假航迹”类。首先对空间配准后的目标点迹进行环形波门粗关联,得到粗关联暂时航迹;对粗关联暂时航迹进行特征向量建模,获得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输入向量;利用仿真系统雷达数据,提取神经网络模型训练样本,设计深度全连接神经网络结构,训练网络模型得到优化的模型参数;使用训练好的模型参数实时计算目标起始航迹。仿真试验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6.
为分析淮河流域环境流要素的变化趋势及其对洪泽湖鱼类栖息地的生态影响,以淮河中下游河段为研究区,采用IHA法,将蚌埠水文站1950—2015年径流序列划分为2002年蚌埠闸扩建前后两个时期,采用5种流量事件筛选出32种环境流评价指标,分析了水文变异条件下5种环境事件的生态效应;以鳜鱼为洪泽湖指示鱼类,综合考虑栖息地限制因子,运用PHABSIM模型得到栖息地加权可利用面积-流量曲线,计算了鳜鱼产卵期的生态流量。结果表明:淮河中下游环境流组成趋于单一化,大洪水事件减少,枯水流量增大,高脉冲流量持续时间缩短,出现次数增加,对下游生态环境不利;洪泽湖鳜鱼4—6月产卵期的最小生态流量为300 m~3/s,适宜生态流量为550 m~3/s;需合理调控环境流,增加鱼类补充和物质循环,并采取湖泊生态修复等措施,维持洪泽湖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77.
以塔里木河第12~18次生态输水为例,采用经验统计模型和克里金插值法分析了输水前后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埋深和夏季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的时空变化,剖析了地下水和植被对生态输水的累积生态响应规律。结果表明:累积生态输水量与最小地下水埋深呈对数曲线正相关关系,其累积效应的增长性由强到弱;地下水埋深对生态输水的累积时间响应具有滞后性,输水80 d后累积效应最显著;沿河道方向,库尔干监测断面累积空间效应最显著;垂直河道方向,地下水对累积输水的空间响应随河道距离增加而减弱;NDVI与近3 a累积输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大西海子水库、台特玛湖及河道附近NDVI增长显著。推荐近期输水量为2.5亿~5.0亿m~3/次,合理输水时间为4—6月和9—11月,适宜输水间隔5~12个月,预期连续年份5次输水后累积效应可达最小地下水埋深3.5 m、平均地下水埋深4.2 m。  相似文献   
78.
淮河流域旱涝频繁,寻找旱涝前兆信号并建立预报机制意义重大。依据淮河流域1968-2017年的降水、太平洋海温和欧亚大陆范围内的500 h Pa高度场资料,利用改进的Z指数法评定了淮河流域近50年来夏季旱涝的等级,寻找了影响流域降水的海温和大气压高度前兆信号,以其为预测因子,建立了流域夏季旱涝指标值预测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淮河流域旱涝灾情严重,呈现出南涝北旱的特征,旱灾有微弱的下降趋势,涝灾相反;海温前兆信号关键区位于千岛群岛、菲律宾海域到中太平洋地区以及Nino4区,500 h Pa高度场前兆信号关键区域分布于东西伯利亚山地、东欧和西西伯利亚平原以及西亚地区;利用逐步回归法建立的方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和实用性,能够对淮河流域夏季降水的旱涝指数进行预测,可为流域旱涝监控和预测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79.
任磊  任明仑 《控制与决策》2019,34(6):1277-1285
针对组合服务面临复杂、动态的业务需求和运行环境,提出基于情景感知的自适应决策机制,保证制造过程的顺利执行,为用户持续稳定地提供高质量服务.从智能制造单元个体视角,构建制造组合服务自适应调整系统架构.根据多变的应用场景,充分考虑决策主体状态和情境因素对服务调整活动的影响,设计情景感知、主体-情景-活动(Subject-situation-action,SSA)2种自适应决策机制,并通过多Agent技术搭建实验环境,应用关联规则方法挖掘决策知识.通过汽车制造云服务实例与现有事件驱动机制对比,验证所提出的2类机制在不同场景下的效果,并从决策准确率、时间和服务QoS两方面证明情景感知、SSA机制的优势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0.
针对当前自然用户界面缺乏普适性评估方法的问题,基于真实感框架提出一种自然用户界面评估方法——NEM.该方法以真实感框架为基础定义评估指标,对多源数据进行采集及特征提取;并通过层次分析法(AHP)构建指标权重模型,最终给出评估建议;最后以自然用户界面中具有代表性的笔式用户界面为实例,基于NEM方法对Tilt交互任务进行评估,得到了多维度融合的评估结果,并为Tilt交互提供设计建议.实例结果表明,文中方法能够有效地体现自然用户界面的特点,拓宽评估带宽,从而指导自然用户界面的设计和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