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8篇
矿业工程   4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8篇
石油天然气   17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陡坡带砂砾岩具有扇体类型多、物源多、沉积速率快的特征,物源供给能力是控制砂砾岩规模和沉积体系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定量化表征一直是约束沉积体系研究的薄弱环节。为了解决砂砾岩物源供给能力的定量化表征问题,在砾岩含量、砂地比、岩性指数、隔夹层的发育程度、矿物含量和粒度分布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与物源供给速率成正比的参数和与物源供给速率成反比的参数进行量化加权平均,求取物源供给指数。结果表明,物源供给指数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北部靠近埕南断层下降盘处,主要呈裙状沿大断层分布;物源供给能力控制砂砾岩规模,板式、铲式、阶梯式和坡坪式边界断层的砂砾岩分布模式和规模随着物源供给能力的变化而不同。物源供给能力与水深联合控制沉积相类型,随着水深和物源供给能力的变化,依次发育河流相、冲积扇、碳酸盐岩、三角洲、扇三角洲、浊积扇、湖底扇和近岸水下扇等沉积类型。  相似文献   
32.
非制冷长波连续变焦光学系统由于相对孔径大导致小型化和无热化设计困难,本文采用可变光阑约束物镜尺寸压缩系统总长,实现长波640×512非制冷连续变焦光学系统轻小型化设计。通过材料合理配置及主动补偿实现5片透镜的8.5×连续变焦光学系统消热设计。该系统F#恒定1.2、工作波段为8~12μm、视场变焦范围为30°×24°~3.5°×2.8°、系统总长187.5 mm,该连续变焦光学系统重量轻、总长短、透过率高、在-40℃~+60℃温度范围全视场成像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33.
小型化和高动态是红外成像稳定平台技术的发展趋势。由于转动惯量小,传统的PI型电流环控制难以克服反电动势的斜坡干扰,将降低小惯量红外稳定平台的动态响应。同时,高动态的小惯量红外稳定平台技术另一难点是平衡动态性和抗扰性能。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无差拍预测控制和扩张状态观测的复合电流控制方法,有效提高了小转动惯量红外稳定平台的动态响应能力和抗干扰能力。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电流控制方法将小惯量红外稳定平台电流环的调节时间缩短1/3,对速度响应的动态性能和抗干扰性能都有明显改善作用,而且具有很好的鲁棒性能。  相似文献   
34.
喀斯特地貌又称为岩溶地貌,是由可溶性岩石在溶蚀性地下水的长期作用下形成的。该类地貌在我国西南地区广为分布,其中尤以云南、贵州、四川、江西以及广西所占面积最广。这些区域拥有大量的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和卤化盐岩,  相似文献   
35.
消费级多旋翼无人机技术不断成熟,使其用于摄影测量成为现实。利用消费级四旋翼无人机搭载普通相机,开展1∶500大比例尺测图任务,针对消费级无人机和非量测相机的影像采集特点,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并开展数据生产,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消费级无人机进行大比例尺测图的方案可行,测图精度满足规范要求;利用采集影像生成的测区实景三维模型辅助内业成图,能够大幅减少外业调绘工作量。研究表明该方案提高了大比例尺测图的工作效率,减少了项目的总体成本,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6.
扩孔钻头和凿岩工具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发展,拓展了天井钻技术的应用空间。现在,这一技术不仅可在非常坚硬的岩石中开凿天井,还可适用于人口稠密的市区以及地下深处。简单来说,矿工在防护笼中由下向上开挖施工,操作过程似乎极具危险性。然而,因为采用了天井钻技术,如今钻井、开孔作业已转变为机械化方式。对天井钻技术的研发,天井钻的功能、型号及其适用范围等,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37.
以胜坨油田坨7断块沙二段91层为例,进行夹层三维空间分布随机建模研究,以探索夹层分布与剩余油分布关系.综合研究区内的钻井、测井资料,共识别出泥质夹层、钙质夹层和物性夹层3种夹层.通过时各种模拟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和分析,优选序贯指示模拟方法在研究区内建立夹层三维空间分布模型.模型分析显示,钙质夹层分布范围最广,泥质夹层次之,物性夹层最少.泥质夹层平均厚0.6 m,延伸距离50~105 m,分布面积一般为0.01~0.05 km2,分布密度范围为0.11~0.63 m/m,分布频率范围为0.52~1.24个/m;钙质夹层平均厚0.4 m,延伸距离40~180 m,分布面积一般为0.01~0.08 km2,夹层分布密度范围0.15~0.76 m/m,分布频率范围为0.61~1.39个/m;物性夹层分布范围小,数量少,对剩余油产生作用小.在2-163、3-33、5-228、4-10、7-221、5-213等井区,剩余油饱和度较高.在这些井区剩余油富集.  相似文献   
38.
为了进行孤东油田开发中后期有利储集体的预测和开发,以孤东油田四区主力小层Ng31为例,通过地震沉积学、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在储层中划分不同次级单元,识别构型单元类型及其组合体,对曲流河储层构型进行细致解剖。在正演的指导下建立复杂曲流河带及其内部单元的特征模型;应用模型对研究区进行地震构型解剖,结合动态资料和测井曲线进行验证,地层的吸水情况反映了砂体连通情况,解释结果反映了废弃泥岩的存在,验证结果与构型解释结果吻合,证明了河流相地震构型解释方法的可靠性。研究成果为下一步高效开发剩余油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并对类似河流相储层构型研究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9.
针对红土镍矿的矿石性质与生产现状,对目前红土镍矿的选矿处理工艺与设备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针对火法冶炼和湿法冶炼两种冶炼工艺配套的矿石制备工艺和设备,并着重叙述了HPAL项目红土矿选矿工艺的发展过程和现状,最后展望了红土镍矿选矿工艺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0.
用于光传输实验研究的湍流箱的设计和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气中折射率起伏主要由温度的随机变化引起,因此可通过调节气流的温度和速度来人工地产生湍流并控制其强度,基于此原理设计并研制了一种用于光传输实验研究的大气湍流箱.通过同时测量传榆光波的到达角起伏和闪烁,得到了箱内光传输路径上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C2n和湍流内尺度l0.实验结果显示,C2n和l0分别受箱内温度和风速的影响.C2n在温度45℃、风速0.48 m/s时达到1.58×10-11 m-2/3,lo在温度25℃、风速1.04 m/s情况下为2.33 mm.对对数光强时间功率谱的分析表明,此湍流箱所产生的湍流适合用于光波大气传榆湍流效应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