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2篇 |
免费 | 20篇 |
国内免费 | 6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篇 |
综合类 | 28篇 |
化学工业 | 101篇 |
金属工艺 | 5篇 |
机械仪表 | 3篇 |
建筑科学 | 5篇 |
矿业工程 | 8篇 |
能源动力 | 1篇 |
轻工业 | 18篇 |
水利工程 | 3篇 |
石油天然气 | 190篇 |
无线电 | 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8篇 |
自动化技术 | 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25篇 |
2014年 | 27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33篇 |
2011年 | 23篇 |
2010年 | 31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30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25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以L-乳酸为原料,通过直接缩聚法合成了聚L-乳酸(PLLA)。探讨了反应历程中包括聚合温度及时间、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对PLLA黏均分子量和光学纯度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确定聚合物结构,用乌氏黏度计测定黏均分子量,通过旋光仪测定比旋光度,并通过其值计算PLLA的光学纯度。研究表明:合适的聚合温度为150℃,聚合时间为20 h,真空度0.1 MPa,催化剂氯化亚锡和对甲苯磺酸(TSA)组成的复合催化剂效果好于辛酸亚锡、氧化锌;得到的PLLA最高黏均分子量达到41 320,最高光学纯度达到86.4%,可以作为增塑剂使用。 相似文献
14.
15.
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地表水中铅元素的含量,方便、快速、准确的得出实验结果,同时进行加标回收实验来验证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采用实验室合成的1-丁烯/1-己烯共聚物(PBH)和杜邦的POE弹性体对聚丙烯进行增韧改性,研究了加入不同质量分数增韧剂对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对二者的增韧效果进行了比较。通过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DSC表征了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和结晶情况,探索共混体系的微观形态与材料性能的关系,加入相同量的POE与PBH,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的增幅相差不多,表明PBH具有与POE弹性体相近的增韧效果,但是拉伸强度比POE弹性体有一定幅度降低,随着增韧剂添加量的增加,冲击强度增加明显,弯曲强度下降。SEM结果表明,PBH在PP中的分散比POE要好,偏光显微镜照片表明,PBH比POE的破坏PP结晶的程度更大,晶粒尺寸更细。DSC结果表明,PBH可以使共混体系的熔点下降,结晶温度升高,对PP的结晶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低成本模板剂四丙基溴化铵和硅溶胶为原料,利用蒸汽辅助干胶晶化法,通过添加晶种的方式合成出纳米级TS-1分子筛。再经二次水热晶化,采用乙胺和四丙基溴化铵的混合溶液对其进行处理,制备出了含有六配位钛的高活性TS-1分子筛。采用X射线衍射、紫外漫反射可见光谱、紫外拉曼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固体核磁共振、N2物理吸附-脱附测试对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对丙烯环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纳米级TS-1分子筛后处理生成了活性更为优异的六配位钛物种,且其孔道结构得到了改善,比表面积明显增大;其催化丙烯环氧化反应的活性明显提高,双氧水转化率由二次晶化处理前的47.59%增至二次晶化72 h的85.79%。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