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水利工程   1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黄守琳  叶乃杰等 《治淮》2001,(10):13-14
本文依据淮北地区发展灌溉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本区农田灌溉以井灌为主体,以补充性,节水型为主要特征,以及适宜使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形式。  相似文献   
12.
(一) 淮北平原农田外排水特征淮北平原经过建国以来多年的治淮水利建设,在农田排水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了骨干系统。众多的河道、大中级排水沟,在农田多余水量的排泄中,发挥了较为显著的作用。汛期除了南部沿淮沿河洼地因受外水顶托,内水不能及时排泄外,绝大部分地区(包括一般平坡河间洼地及部分南部洼地在内)在农田排水系统的作用下,均能进行不同程度的自流排水。但由于各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条件以及  相似文献   
13.
本分述了安徽省淮北平原四个分区的灌排综合治理模式,淮北北部分的治理模式为:(1)农田排水系统以浅稀沟为宜;(2)蓄水补源,改善农田地下位状况;(3)高效节水灌溉技术;(4)选择耐旱的高产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中部河间平原旱作分区的治理模式为:(1)适度排水;(2)节水灌溉技术,南部沿淮及沿海河灌分区的治理模式为:(1)充分发挥排水系统的综合节水作用;(2)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城镇近郊蔬菜和高效经济作物分区的治理模式为:(1)微灌技术;(2)低压管道输水配套手持软管喷洒灌;(3)固定喷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