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4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42篇
电工技术   178篇
综合类   69篇
化学工业   63篇
金属工艺   68篇
机械仪表   63篇
建筑科学   52篇
矿业工程   9篇
能源动力   17篇
轻工业   203篇
水利工程   16篇
石油天然气   24篇
武器工业   27篇
无线电   1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45篇
冶金工业   52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7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1.
本文以重庆邮电学院计算机网络的规划设计为实例,提供了一种经济、高效、可靠的计算机网络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2.
介绍根据功能表图用顺序控制法设计继电器电路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3.
在机加工现场的专业人员,他们的任务之一是创造最佳的机加工经济效果问题。在机加工中没有其他事情比确定加工用量(切削深度,进给量和切削速度)更为重要的了,因其决定了刀具的寿命和金属在单位时间的切除量。这对加工的经济效果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14.
一种新的均匀圆阵宽带波束域高分辨测向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束域算法是通过对阵列信号进行波束形成预处理,再进行高分辨测向.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均匀圆阵宽带波束域高分辨测向算法,推导出波束域聚焦矩阵的表达式.新方法大大提高了圆阵宽带波束域测向算法的分辨率,估计精度等性能.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与基于模式空间变换的宽带圆阵波束域算法和宽带圆阵相干信号子空间算法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新算法的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115.
李真  杨森斌  周林 《现代电子技术》2009,32(14):146-148,151
Grover量子搜索算法利用了量子态的并行计算特性,具有高效的搜索效率,因此得到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分析Grover量子搜索算法的原理及性能,深入研究将其应用于搜索无序数据库最小值的算法,针对该算法搜索次数较高的缺点,提出一种双门限搜索无序数据库最小值算法.经过仿真发现,改进算法的搜索次数比原算法少,将该算法运用在多用户检测中,该算法具有接近于最优多用户检测算法的误码率性能,而在复杂度上却远远低于最优多用户检测算法.  相似文献   
116.
B-藻红蛋白是一种理想的生物光电材料.利用静电组装技术制备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DA)与B-藻红蛋白组装的多层复合薄膜.对薄膜的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B-藻红蛋白在溶液中的光谱特征相比,B-藻红蛋白在薄膜上的最大吸收峰由545 nm红移至553 nm,并在573 nm处产生了延迟荧光现象,且薄膜的最大吸光度和光致发射强度均与组装层数呈线性递增关系.随着薄膜组装层数的增加,倒置荧光显微镜能很好地观察到B-藻红蛋白在薄膜上出现明显的聚集体.  相似文献   
117.
陈爱明  周静  周林  李希胜  吕振 《电测与仪表》2016,53(16):124-128
为减少作业人员检修配电设备时的触电风险,研制一种方便携带的工频电场测量装置十分必要。文章介绍了一种可穿戴式工频电场测量仪的原理及实现方法,并通过试验对其性能进行了验证。靠近带电体时,可穿戴式工频电场测量仪能够通过光电和声音的形式进行报警,提醒配电检修人员勿忘验电流程,改善依靠人眼目测安全距离误差大的现状,可有效地提高携带者安全意识和水平。  相似文献   
118.
IEC 61000-4-7:2002标准推荐的谐波间谐波测量新方法在同步采样下对非平稳信号具有良好的测量精度,但在非同步采样下测量精度较差,在各次谐波和间谐波相对相位变化下测量值会不同。为提高IEC新方法测量精度并保持测量值恒定,提出基于IEC新方法与全相位谱分析相结合的改进方法。该方法利用全相位谱分析具有优良的抑制频谱泄漏和相位不变性特点,实现在非同步采样下对多种典型非平稳信号谐波间谐波的精确测量,并与IEC新方法和传统加二阶余弦窗IEC新方法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改进方法非常适用于在非同步采样下谐波间谐波测量,即使各次谐波和间谐波相对相位出现变化,测量值仍然具有较高的精度并能保持恒定。  相似文献   
119.
针对传统同步参考系锁相环(synchronous reference frame phase-locked loop,SRF-PLL)在电网故障时检测出的电压幅值与相位等存在低频干扰量,无法保证并网同步要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功率变换器并网同步策略。该并网同步策略是对传统SRF-PLL的拓展,由设计的正序分量提取算法和传统的SRF-PLL组合而成,详细阐述了该并网同步策略的理论依据和实现方法。理论分析表明:在电网故障时,该并网同步策略具有动态响应时间快,结构简单,谐波分量抑制能力强的优点。并且对电网基频在允许范围内(50±0.5Hz)偏移时不敏感,能够有效解决传统SRF-PLL在电网故障时无法保证并网同步要求的缺点。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以及该并网同步策略应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0.
限制光伏发电系统并入大电网时直流电流的含量是光伏并网的重要需求。国内外相关标准对光伏并网电流中直流分量的大小有所规定。随着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的推广,目前直流注入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结合相关文献介绍了直流注入产生的原因及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解决直流注入问题的原理出发,将目前已提出的解决方法归纳为三类:采用可抑制直流注入的逆变器、检测补偿法以及电容隔直法。通过理论分析对各类方法的原理进行了介绍,说明了各自存在的优点和不足,通过相互比较进一步总结了各类方法的特点。最后,对光伏并网系统中直流注入问题解决方法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