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在1987年至1991年挪威就对高压封堵体的设计,施工和运行进行了研究。搜集和分析了30多个承受静水压力水头1000m以下的封堵体的详细资料,认为混凝土结构长度应取静水压力的2%~5%,而钢衬长度只能取压力水头的0.4%。1980年以来,各种资料证明在降低封堵体的透水性方面取得了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2.
尼泊尔的小水电开发潜能巨大,这是给偏远地区村庄提供电能以及促进工程周边地区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针对尼泊尔私营企业在该领域所作的努力的一个实例,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拟建在摩洛哥经部的马蒂尔坝水库,其地质测量清楚地表明有一些大滑坡存在,特别是在未来水库的库尾和1961年投入运行的昂那克拉大坝下游处,这些滑坡对现有的建筑物的基础结构和规划中的大坝会产和不利的影响,工程业主通过地球物理法和岩心探法,以及设置斜仪和测量水准点对此进行了专门研究。根据这些研究成果考虑采用适用于坝址条件的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4.
位于德国南部的布莱巴奇大坝经过75年运行后,需要对其混凝土衬砌进行防渗处理。在大坝修复工程中德国首次采用一种设有排水装置的土工薄膜技术。 相似文献
5.
6.
8.
施齐勒盖斯拱坝是一座位于宽河谷中的双曲重力拱坝。根据试载法采用线性数值模型对大坝进行了设计和安全性分析。量测结果表明线性分析准确地模拟了大坝的总体承载性能。然而,在水库初次蓄水期间,位于岩石表面的底部廊道中监测到意外的严重渗漏现象。其原因解释为大坝上游坝踵产生局部变形。通过修建一道弹性截水墙解决了渗漏问题。为了得到一个适合于分析实测数据并重新评价结构安全性和完整性的数值模型一考虑到这种局部现象一建立了一个详细有限元模型。线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大坝上游坝踵处存在拉应力。根据现场地质条件,对该模型进行了修正,在坝基设置一条完整的周边底缝,使大坝与岩石分开。结果表明底缝张开度很大。尤其在最高混凝土坝段处的底缝张开程度约为整个厚度的50%。这种情况伴随着坝体内部应力重新分布,增大坝肩斜向作用力。拱坝承载性能能够保证应力重新分布后大坝安全。本模型性能以及对实测读数的仔细分析是结构安全性评价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10.
世界最大的RCC坝-贝尼哈罗恩大坝即将完工。本文通过回顾这座阿尔及利亚大坝的施工计划、施工设备以及RCC现场碾压试验,对该坝的性能进行了评价并对RCC铺筑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