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建筑科学   1篇
水利工程   18篇
  2024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三江平原湿地广布,土壤过湿,严重影响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经济发展,为此,应加强研究和治理,解除土壤过湿,渍涝治理,并与非工程措施结合,实现高度机械化生产,为垦区实现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资源恢复方案设计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资源短缺原因,指出水资源恢复的原则为确立保水第一、引水第二的水资源恢复战略;准确计算水资源需求量和补水潜力;解决补水中的污染问题.结合水文计算过程与湿地生态规律,提出了水资源恢复的理论与技术路线,设计了水资源恢复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论证.  相似文献   
13.
目前,水稻直播已成新潮流。由于其节省工本,节约能源,节约水资源,减轻劳动强度,有利于机械化生产,故称为水稻轻型栽培。又由于水稻直播轻型栽培可以与水稻半干旱栽培有机结合,不仅节水,还有利于立针除草与耕作管理,有利于攻克水稻直播三难关,即保苗关、除草关、防倒伏关。利用水稻直播轻型栽培法再配以早熟高产品种(如11片叶空育131),经长期实践证明,可以保证我省高寒地带水稻直播成熟高产(亩产可达500kg以上,高产者已突破600kg/667m^2)。现介绍我省及国内成功实践三事例。  相似文献   
14.
人类活动对三江平原水循环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显著削弱了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流经三江平原江段的洪泛过程,减少了三江平原获得过境水资源的天然补给机会与补给量;②大量排水沟的修建,提高区域排水水文梯度,加速了地表径流的集散过程;③旱田改成水稻田,提高了有效降水的利用效率,减少了区域地表径流深,增大了区域蒸散量;④井灌水稻田大面积发展驱动了地下水的大量开采,导致地下水采补平衡打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贮存量减少;⑤流域源头森林植被破坏,冬季降雪量转变成地表径流量的比例在减少,森林土壤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人类活动作用在三江平原水循环过程的结果是导致水输入项减少,而水的输出项在增大。气候变化对水循环影响主要体现在:①区域降水总量呈减少趋势,但变化趋势不显著;②区域温度上升,蒸发潜力增大;③三江平原地温上升最为显著,冻土层变薄,冻土融通时间提前并缩短55~62 d左右,且冻土层融通后土壤水分的含水量较50年前有明显降低的趋势。耕地土壤含水量明显减少;这些变化均不利于地表径流的形成以及降水入渗补充地下水;基于水循环过程分析,三江平原正在朝旱化趋势发展。加强农业保护性耕作措施的开发与应用,以及加快湿地水资源的恢复,提高区域蓄水能力和农业节水水平是确保未来三江平原水安全的重要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盐碱治理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于黑龙江省干旱、半干旱地区,发生严重盐碱危害,至今很少从工程措施治本角度和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高度把治理盐碱提到日程,而使盐碱得不到有效控制,且有发展趋势。文章建议采取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结合、水平排水与垂直排水结合、除害与兴利结合,使黑龙江省的盐碱治理产生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6.
井水温度低,成为影响黑龙江省井灌稻生产的主要矛盾,为此,井水增温意义重大。历来井水增温多采取用晒水池和延长渠道增温等方法,已为井灌稻生产作出重大贡献。随着生产实践的深入,近年来又出现井灌稻增温新机理和新技术,通过生产实践调查和试验,同样取得增温效果,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水稻采取传统灌溉方法是大水漫灌,水层管理,用水量大,亩用水量为300~500m3;黑龙江省水稻发展很快,已达5000多万亩,水稻灌溉用水200多亿m3,占黑龙江农业用水90%以上。而滴灌是世界最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水稻若实现水稻滴灌栽培,可节水50%以上,亩用水量仅需  相似文献   
18.
兴凯湖第二泄洪闸上游的小兴凯湖养鱼面积达140km2。为了适应小兴凯湖中漂浮物多,又有大块漂垡的特点,本次拦鱼设计采用电栅拦鱼。本文对电拦鱼在设计、施工、管理中的各种情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改变水稻水生态环境,可进行控制土壤水分灌溉(简称“控灌”)。若加上覆膜进行控灌,节水增产效果更好。近年来,浙江大学、河海大学、中科院水稻所研究的控灌技术,是国家“九五”期间的重大科技成果,已得到大力推广。我省也进行了一些适应性的试验和部分推广:如鸡西的喷滴灌试验、八五O农场结合“九五” 国家三江攻关、庆丰农场进行覆膜控灌并且研制半机械水稻覆膜打孔机等,都取得部分成果。但与全国比,差距还很大。“控灌”是以改变水稻水生态和控制非关键生理需水  相似文献   
20.
"排降蓄灌"是生态水利,有多种组合形式.黑龙江随着打井种稻的兴起,形成"灌降排蓄"形式水利,使黑龙江省"排降蓄灌"生态水利建设产生重大突破.但受黑龙江自然条件,尤其地处高寒地区特殊性影响,使"灌降排蓄"水利受到限制,还必需发展"排降蓄灌"形式生态水利,才能实现黑龙江全面的"排降蓄灌"生态水利,从而支持实现农业标准化生产和机械现代化.应尽早把以"降"为目标的地下排水提到黑龙江水利建设的日程,加强这方面研究,才能全面建成黑龙江"排降蓄灌"生态水利,实现水利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