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山西断陷带地裂缝的成因及其发育条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综合分析地裂缝发育特征、地裂缝发育区的地质环境及新构造活动背景基础上,作者认为:山西断陷带的地裂缝是在新构造活动加强的背景下形成的,地下水超采及地层、地貌等非构造环境对地裂缝的发育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33.
煤矸石和破碎压密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特殊压密试验探讨了煤矸石压密性与矸块破碎关系。试验结果反映出煤矸石的压密性与一般的压密性有实质差异,压密过程中较大比例的软岩矸块出现碎碎,并伴随有密实程度和颗粒级配的明显变化。根据试验所反映的煤矸石压密前后颗粒级配的变化及压密过程的压力-密度关系特点,将煤矸石的压密过程分为破碎压密和固结压密两个阶段,认为破碎压密是固结压密的预压密过程,其重要作用在于有效改善了煤矸石所存在的颗粒级配缺从而改善其固结压密性。 相似文献
34.
35.
万福井田深部黏性土层的饱和度指标多处出现大于100%的现象;研究发现,饱和度偏大是因为含水率测定试验中有部分弱结合水逸出并被当做重力水计入到自由水中的缘故;对土粒周围结合水分布特点及含水率测定试验中逸出的弱结合水含量进行分析,阐述冻胀现象中水分迁移机理,为冻结法凿井施工参数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6.
基于四川防震减灾信息网以及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中国地震信息网、国家地震科学数据共享中心提供的汶川8.0级地震目录资料,对2008年5月12日至2010年3月1日共1613次3.0级及以上余震的地震序列进行了时空分布分析。结果表明:汶川8.0级地震的余震大致可分为7个阶段,主震后18天应列为大地震强余震发生的警戒时间;地震序列的b值为0.751,印证了在类型相同的情况下主震震级越大b值越高的观点;地震序列的p值为1.117,与全球地震衰减速率相当;汶川地震的余震分布主要沿龙门山断裂走向北东向扩展,且具有明显分区性,自南向北分为南、中、北3区段,南区为地震起始破裂段,地震后期余震则主要分布在北区;震源深度分布在10~40km,集中在10~20km,表明龙门山断裂主要发生在中上地壳,且震源深度由南向北呈现逐渐变浅的趋势;震源深度扩展,南区呈明显脉冲状,中区主要是依次由15、30、25km深度向深、浅层同时扩展,北区余震深度分布呈“乙”字型,最后稳定在15km左右。 相似文献
37.
38.
针对我国承压水上开采底板突水灾害随开采深度不断增大而逐年增多的趋势,以某矿综放工作面的深部开采实际为背景,根据现场煤层底板钻孔内不同深度传感器应变测试值随工作面的变化规律,确定出煤层底板岩体破坏深度介于18~20 m;以研究区实际地层资料为基础建立工程地质模型,通过反复试算、逐步修正模型边界条件,对煤层底板破坏特征进行分析,弥补了现场实测结果不能反映出煤层回采过程中底板应力场的不足;采用现场应变实测和数值模拟相互结合的方法,确定了大采深厚煤层底板破坏深度为20 m,揭示了矿山压力在采动煤层底板中的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39.
40.
以某矿综放工作面开采实际为背景,通过应变法对煤层底板不同深度岩层变形程度随工作面推进的变化进行实测,得出采动矿压对底板的剧烈影响范围具有“超前”显现和“滞后”延续特点,且矿压剧烈影响超前显现距为37 m,矿压剧烈影响滞后显现距为32 m,表现为由浅及深相应减小的总体特征;结合采动底板钻孔窥视镜成像分析,确定出工作面底板采动破坏深度约为12 m;以现场实测结果为基础,采用FLAC3D数值模对煤层底板采动破坏特征进行分析,揭示出煤层开采过程中底板的三维破坏特征。采用现场应变实测、原位钻孔窥视镜观测和数值模拟相互验证的方法,对煤层底板破坏特征进行综合对比研究,弥补了以往研究手段单一的缺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