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建筑科学   15篇
水利工程   2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为了解超载预压技术对深厚软土的加固效果,结合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接线高速公路试验段工程,对超载预压技术处理的试验断面进行长达2 a多的现场试验测试。实测结果表明,处理后的路基工后沉降小于15 cm,满足设计要求小于30 cm的标准;深层压缩主要是在排水板范围内的土体中完成的;侧向位移主要发生在16 m以上部位,且7 m以上土体是向加固区内移动的,7 m以下则向加固区外移动;加固后期,加固区表面的断面沉降呈明显的锅底形;孔隙水压力变化在较浅的土层受影响明显,反应灵敏,而深层则反应较慢,孔隙水压力变化不剧烈;原位十字板测试以及室内土性试验结果表明,加固后的土性物理指标有明显的改善,土的工程力学性质有显著增强,说明超载预压排水固结法加固软土地基达到预期的目的,在类似路段中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13.
在对土石坝进行有效应力的动力反应分析中,目前采用的孔压上升规律大都是通过量测不排水振动试验的孔压变化得到的。本文提出的二维有效应力动力反应分析方法,其孔压上升规律是根据孔压产生的机理,通过量测振动排水试验的砂样体积变化和砂样的回弹特性得到的。用这个方法分析了某尾矿坝施工过程中经受九度地震的情况,同时也对该坝进行了总应力动力分析,以便与有效应力分析方法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4.
介绍复合地基形成后,在现场对该地基进行载荷试验时的加荷设计、土工仪器布置以及实测资料的整理分析  相似文献   
15.
路堤下刚性桩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堤下刚性桩复合地基中填土在桩与桩间土之间发生了不等的沉降变形,导致路堤土产生拱效应;桩身受力分布随中性点的变化而改变,使得复合地基分层沉降和总沉降变形发生改变。根据土力学基本原理,结合已有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压力、桩身荷载传递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刚性桩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方法,通过对工程实例的验证,计算结果比较合理,与工程实例实测结果吻合较好,可以满足工程设计需要。  相似文献   
16.
娄斌  刘慈军  娄炎 《建筑施工》2006,28(11):933-935
高速公路预压处理段路基的沉降补方量与沉降量大小有直接的关系,还与路堤的沉降盆形状有关,求解沉降补方量就是准确确定沉降补方系数;随着高等级公路建设的发展沉降补方系数也在变化,不能沿用一个定值;一般路越宽、软土越厚、沉降越大,沉降补方系数越大。杭州湾大桥试验段的研究结果表明,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比堆载预压的加固沉降量要大35%~45%.而沉降补方系数只大1.4%-2.4%,充分表现出加固方法对沉降补方系数的影响。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均方差和变异系数都很小时。可以用同类情形的沉降补方系数的平均值来计算沉降补方量。  相似文献   
17.
长短桩复合地基中的土拱效应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堤填土在桩与桩间土间发生了不等的沉降变形,导致路堤土拱效应的产生。土压力的测试结果表明,填土荷载在向管桩桩帽与搅拌桩桩顶集中,桩帽平台上的平均土压力是桩间土土压力均值的4.5倍,搅拌桩顶的是桩间土土压力均值的1.7倍。桩帽平台上承担的土重为总承担荷载的25%,而桩间土承担的占69%,搅拌桩承担的仅占6%。桩与桩间土的承载能力都未充分发挥,管桩承担的荷载仅是其能力的40%,桩间土的承载能力也只发挥25%,尚有潜力可挖。置换率是桩体承担荷载比例大小的主要因素,提高桩体承载比例的主要途径是提高桩的置换率,增大桩帽面积。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下游河漫滩地区水泥粉喷桩地基静力触探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天然地基,粉喷桩加固后地基和复合地基荷载试验以后地基土的现场静力触探试验结果,分析和研究粉喷桩加固效果和影响范围以及在复合地基循环荷载试验条件下地基土强度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9.
真空排水预压法中密封与真空度的稳定对加固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娄炎  叶伟建  徐仁标 《建筑施工》2003,25(6):471-473
用真空排水预压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时,加固区表面和深部密封的好坏对加固效果有着较大的影响。为此,必须搞好表面和深部密封的措施;同时也要保持加固过程中的真空度稳定。  相似文献   
20.
堰塞体的加固与开发利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灾害造成山体崩塌、突然拦断河道所形成的水库,地质学上称为"堰塞湖".时于堰塞湖应有一分为二的看法:如不采取任何措施,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溃坝,给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危害,造成巨大损失;另一方面,经过人们的改造,堰塞湖也能为人类所利用,为人类造福.决策时,在堰塞湖排除阶段,要力求将其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之后,如果对其能有一定程度的控制、处理,也可能变害为利,将堰塞湖改造成为一个天然水库,为人类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