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6篇
矿业工程   50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74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以铀矿渣为载体,采用逐次降低接种率循环培养的方法,开展了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固定化培养试验,研究了聚乙二醇2000(PEG2000)对游离细菌和铀矿渣载体柱中固定化细菌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90 mg/L PEG2000对游离细菌的生长促进作用最大。铀矿渣和K3环材料均可作为载体进行细菌固定化培养。固定化完成时,其亚铁离子的平均氧化速率分别稳定在0.6和0.5 g/(L?h)附近。90 mg/L PEG2000对循环培养和连续培养阶段的固定化细菌生长均具有促进作用。循环培养阶段,可使Fe2+氧化为Fe3+的时间缩短约1/3。连续培养阶段,PEG2000能够促进固定化细菌对亚铁离子的氧化速率,在0.5 L/h进液流量时,未加PEG2000的亚铁离子氧化速率为7.04 g/(L?h),而加PEG2000的,达到了8.18 g/(L?h),亚铁离子氧化效率提高了16.2%。  相似文献   
32.
以氧化后的废纸为交联剂固定废弃农作物中的柿单宁,采用“以废治废”的方法吸附水中的铀(Ⅵ)。通过间歇法来考察柿单宁改性废纸(DAWP-PT)在不同pH、不同时间和不同转速下对铀(Ⅵ)的吸附量。结果表明,DAWP-PT对铀(Ⅵ)的吸附符合Langmuir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为自发吸热熵增的吸附过程。DAWP-PT有望为含铀废水的治理提供一种全新的高效、无污染、低成本的吸附剂。  相似文献   
33.
前人研究表明,生物浸铀过程中浸矿和辅助浸矿微生物两者间存在协同作用,两者相互促进提高生物浸铀效率。浸矿和辅助浸矿微生物是如何相互促进,使彼此更好地得到生长,两者相互促进生长动力学模型是什么?Lotka-Volterra模型被广泛应用在两种间相互作用下生物数量增长模型研究中,对于生物浸铀中浸矿和辅助浸矿微生物生长动力学模型研究具有借鉴意义。由Lotka-Volterra模型得出了浸矿和辅助浸矿微生物独立共生和竞争共生方程,根据浸矿和辅助浸矿微生物协同特性建立了其生长动力学模型,由模型再推导出浸矿和辅助浸矿微生物协同作用稳定态点,该稳定态点与试验结果相差较小,说明生物浸铀浸矿和辅助浸矿微生物生长动力学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将Lotka-Volterra模型应用到生物浸铀中,具有新颖性,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对完善生物浸铀中微生物协同问题、提高生物浸铀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4.
对疏勒河流域地表水水化学进行系统调查,在疏勒河源头冰川和干流采集水样,并进行水化学分析,分析项目包括常规项目和微量元素共30多项。结果表明:疏勒河干流上、中、下游段河水的pH值为7.87~7.97,总体呈偏碱性;Cl-、SO24-等一般化学指标均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源头水样比较浑浊,水中Ca2+、Mg2+等常见元素的含量较高。应做好流域水质监测工作、保护源头祁连山冰川、加大水体污染防治和污水处理力度等水资源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5.
阐述了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地区水文地质、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地下水补一径一排和水动力系统;探讨了古水文地质特征与铀成矿的关系;计算了地下水中铀的存在形式和部分铀矿石的饱和指数,并推算出铀矿物达到饱和值的氧化一还原电位。从水文地质角度分析了本区砂岩铀矿的成矿条件,推断出东乌珠穆沁旗地区是有利的砂岩铀成矿远景区域。  相似文献   
36.
从某铀矿山周边土壤中富集分离出一株硫酸盐还原菌A1SXC21Q,研究了该菌株在不同pH、温度、SO42-浓度下的脱硫和固铀性能,及其固铀产物的稳定性。结果表明,pH升高有利于该菌对SO42-和铀的去除,初始pH为5.5~7.0条件下SO42-和铀的去除率均可达到95%以上;初始SO42-浓度增加会降低菌株对SO42-和铀的去除率,但在SO42-浓度为2 000 mg/L条件下SO42-和铀的去除率仍可达到75.42%和50.57%;温度升高可显著加速SO42-和铀的去除,25~35 ℃条件下SO42-和铀的去除率均达到95%左右;A1SXC21Q菌株可将富集于其表面的铀转移到细胞内部并形成多个“核状”磷酸铀酰络合物,形成的固铀产物稳定。从A1SXC21Q菌脱硫固铀效果及其固铀产物稳定性来看,该菌有望用于后续酸法地浸铀矿山退役采区地下水生物修复技术试验研究中。  相似文献   
37.
以江西何魁核电站拟选厂址附近为研究区,采集地表水样品5个和浅层地下水(泉水和井水)样品37个,进行水化学及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拟选址周边地表水为淡水,呈弱碱性,主要阴、阳离子为HCO3-和Ca2+;泉水为弱酸性,主要阴、阳离子为HCO3-和Na+;井水呈弱碱性,主要阴、阳离子为HCO3-、Cl-、SO42-和Ca2+、Na+。水-岩相互作用和大气降水是影响该区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的主要因素,Na+和K+来源于盐岩和硅酸岩溶解,Ca2+来源于碳酸岩和石膏溶解,HCO3-、Cl-和SO42-分别来源于碳酸岩、盐岩和石膏溶解。饱和指数分析...  相似文献   
38.
针对难处理铀尾矿因脉石结构多而导致铀浸出率低的问题,提出微波预处理破坏脉石结构提高铀浸出率的思路。采用单因素法考察微波预处理时间对铀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预处理20min时,浸出铀浓度为72.75mg/L,铀浸出率为82.92%,较原样提高16.51个百分点。过度延长微波预处理时间,浸出率提高不显著。XRD和SEM分析表明,原样表面光滑、结构致密,20min微波预处理矿物表面粗糙微裂纹生长发育明显,60min微波预处理矿物晶粒生长完善。  相似文献   
39.
以电流场作为核素迁移的载体,研究某铀尾矿中U、Th在0、0.5、1.0、1.5V/cm直流电场条件下的释放及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在添加电场时,铀元素的浸出量小于自然淋滤条件下的浸出量,但土壤对铀的释放能力明显提升,且电场强度越强,释放能力越强,而钍元素则受其影响不大。在0、0.5、1.0、1.5V/cm电场强度条件下铀元素的累积浸出量分别为1.439、1.285、1.474、1.795mg/L,说明电场强度对U的释放以及迁移有促进作用。铀元素在电场作用下的迁移规律和其他重金属元素的规律类似,都是阳极往阴极迁移,且电场强度越大,阳极附近富集的铀元素浓度越高。  相似文献   
40.
细菌堆浸浸铀技术的发展及展望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细菌堆浸浸铀技术是从贫矿、废矿和复杂矿中回收铀金属的一种简单易行的生产工艺。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细菌堆浸浸铀技术的发展历程、实际应用状况、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