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5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13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水利工程   18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168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5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时延受限传感器网络移动Sink路径选择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郜帅  张宏科 《电子学报》2011,39(4):742-747
已有研究表明sink移动方案能有效提升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能耗效率,但sink点移动速度的限制通常会带来较大的数据收集时延,与某些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产生矛盾.为解决该问题,本文以满足时延要求和最小化网络整体能耗为优化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点优先级的移动sink路径优化选择方法.仿真试验结果表明,与基准算法相比,该方法在牺牲少量能耗的前提下能显著降低算法时间复杂度,具有良好的规模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82.
The locator/ID separation paradigm has been widely discussed to resolve the serious scalability issue that today's Internet is facing. Many researches have been carried on with this issue to alleviate the routing burden of the Default Free Zone (DFZ), improve the traffic engineering capabilities and support efficient mobility and multi-homing. However, in the locator/ID split networks, a third party is needed to store the identifier-to-locator pairs. How to map identifiers onto locators in a scalable and se...  相似文献   
83.
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三层"、"两域"为典型特征的智慧协同标识网络结构模型。"三层"即智慧服务层、资源适配层和网络组件层;"两域"即实体域和行为域。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了智慧服务层、资源适配层和网络组件层的基本理论,以在有效解决网络可扩展性、移动性、安全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降低网络能耗,显著提升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84.
本文根据信号的分解性,对传统的多电平中值滤波(MF),提出了一种新的比特串中值滤波概念.其主要工作包括:(1)导出了比特串中值滤波的定义;(2)讨论了它的基本特性:(3)给出了它的实时信号处理电路结构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85.
边界网关协议(BGP)属外部网关协议,是高性能核心路由器上必须运行的一种路由协议,它主要应用于各主干网所在自治域系统之间的互联。为了使各互联网间的信息能相互通达,需要配置BGP的发布和接受路由策略。BGP的配置是目前高速计算机互联网中最复杂的部分,直接关系到全世界互联网的稳定运行,是使互联网络具有可扩展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86.
现代通信技术与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发展成为一种跨世纪的新技术——ATM网络技术。ATM网络技术的发展,突破了传统通信的模拟化处理语音、图象的应用局限性,使传统的电话发展成可视电话、会议电视等有临场感的通信;可以通过网络传送多媒体信息、电子新  相似文献   
87.
用比特串实现的实时信号处理α—剪裁平均滤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88.
智慧协同网络体系基础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宏科  罗洪斌 《电子学报》2013,41(7):1249-1254
现有互联网具有"三重绑定"特征,即:服务的"资源和位置绑定"、网络的"控制和数据绑定"及"身份与位置绑定".这种网络体系与机制是相对"静态"和"僵化"的,在此基础上的演进与发展无法从根本上满足信息网络"高速"、"高效"、"海量"、"泛在"等通信需求,难以解决网络可扩展性、移动性、安全性等问题,更难以实现网络资源的高效利用、节能等.本文创造性提出了以"三层"、"两域"为典型特征的智慧协同网络体系结构模型."三层"即:智慧服务层、资源适配层和网络组件层;"两域"即实体域和行为域.在"三层"、"两域"体系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智慧服务层、资源适配层和网络组件层的基本理论,以在有效解决网络可扩展性、移动性、安全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降低网络能耗等,显著提升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89.
智慧网络组件协同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郜帅  王洪超  王凯  张宏科 《电子学报》2013,41(7):1261-1267
现有互联网网络体系和机制相对"静态"和"僵化",缺乏支持智慧网络的有效机制.要从根本上解决现有互联网存在的严重弊端,必须创建新的网络体系、理论及机制.本文在多年信息网络基础理论研究和前期973项目"一体化可信网络与普适服务体系基础研究"的基础上,在智慧协同网络"三层"、"两域"总体结构模型的指导下,提出了一种智慧网络组件协同体系结构模型,提出了智慧网络组件模型与族群聚类机制,给出了网络复杂行为博弈决策机制及智慧网络组件协同工作机制等,实现了基于网络组件协同配合的网络智慧通信,有效解决了现有互联网资源利用率低、网络能耗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90.
智慧协同网络中基于流量矩阵的负载均衡路由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濡  郜帅  罗洪斌  张宏科  万明 《通信学报》2016,37(4):128-138
智慧协同网络具有能够实时准确测算流量矩阵的特点。将流量矩阵作为约束,对负载均衡路由优化问题进行建模,利用拉格朗日对偶方法,将原问题转化为优化目标易实现的对偶问题。为实现对偶问题优化目标,提出一种基于流量矩阵的负载均衡路由 (TM-LB,traffic matrix based load balancing) 算法,供控制层根据实时网络情况为后续流规划传输路径。利用OMNET++仿真器在NFSnet拓扑结构上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TM-LB相比传统路径规划机制能有效避免拥塞,实现负载均衡。最后,搭建原型系统对TM-LB算法的开销进行测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