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4篇 |
免费 | 38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65篇 |
综合类 | 39篇 |
化学工业 | 21篇 |
金属工艺 | 24篇 |
机械仪表 | 44篇 |
建筑科学 | 29篇 |
矿业工程 | 19篇 |
能源动力 | 9篇 |
轻工业 | 106篇 |
水利工程 | 20篇 |
石油天然气 | 20篇 |
无线电 | 3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3篇 |
冶金工业 | 20篇 |
原子能技术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25篇 |
2019年 | 16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28篇 |
2013年 | 27篇 |
2012年 | 30篇 |
2011年 | 26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24篇 |
2008年 | 36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4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WWW系统需要具备很好的可伸缩性,即系统不仅要具有很高的吞吐率,而且需要有很好的响应时间。基于分布式处理的负载平衡技术由于同时具有提升这两方面的能力,被广泛应用于众多WWW系统中。本文在分析当前WWW系统中几种常用负载平衡技术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基于Windows Network Load Balancing的配置方法和过程。 相似文献
132.
我厂 10t带斗门式起重机主要卸运含铁矿石 ,3班制工作 ,变幅机构采用三头方牙螺杆传动 ,变幅机构包括YZR 2 80S - 10电机、YWZ型液压推杆制动器、极限力矩联轴器、减速齿轮一副及三头方牙螺杆副等部分 ,见图 1。在一次卸料作业中 ,变幅机构突然不工作 ,即图 1 门式起重机变幅机构简图1.制动器 2 .电机 3、 4.联轴器 5 .制动器 6 .圆螺母 7.止动垫片 8.减速齿轮 9.三头方牙螺杆副螺杆副的螺杆无伸缩动作。采取逐一排查法检查该机 ,电器控制部分未发现异常 ,由此推断可能是机械故障 ,故对传动机构进行解体检查 ,发现圆… 相似文献
133.
134.
极紫外(Extremeultra-violet,EUV)光刻机光源主要采用激光产生等离子体技术,用高功率激光轰击锡液滴靶产生13.5nm波长的EUV光。其中,基于逆压电效应的压电式高温锡液滴喷射元件是获取高重频高温锡液滴靶的关键部件。本项工作突破了耐250℃高温微细压电陶瓷管的组成设计和精细制备,以及高温锡液滴喷射元件的结构设计和封装等关键技术,成功研制了压电式高温液滴喷射元件。并通过自主搭建高温锡液滴靶光学检测平台,基于此高温液滴喷射元件实现了重复频率20 kHz,直径~100μm的高温锡液滴靶的稳定输出。 相似文献
135.
本实验目的是研究花生油对煎炸三文鱼风味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比较用水媒法和压榨法得到的6种花生油煎炸三文鱼后对其挥发性风味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经6种花生油煎炸后,三文鱼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均明显增多,共检测出87种挥发性物质,主要为醛类、醇类和烃类(烷烃、烯烃、芳香烃),以及含氮杂环吡嗪类等。其中醛类数量增加最为明显,其次是醇类物质。而烃类物质种类数量变化不大,但6种样品中烃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平均下降了60.41%。6种花生油煎炸后的挥发性成分中均检测到吡嗪类化合物。利用富含吡嗪类化合物的花生油煎炸三文鱼时,由于其本身带有的吡嗪类化合物易挥发,大部分在高温煎炸过程中损失,并不能赋予煎炸三文鱼特殊的烤花生风味。两种提取方法得到的6种花生油,煎炸三文鱼时得到的主体挥发性物质种类及其相对含量相似,差别较小。 相似文献
136.
以油菜籽为研究对象,研究处理工艺条件对菜籽中硫苷降解的影响,同时探索菜籽中的硫苷在水媒法提油过程的变化及其在油相、乳状液、水相和渣相中的转移规律。采用氯化钯分光光度法测定硫苷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烘烤和蒸煮两种处理工艺。结果表明:烘烤120℃,0.5h,硫苷降解率为7.32%;蒸煮115℃,10 min,硫苷降解率为21.04%。水媒法提油过程中,硫苷从原料转移至四相中时,基本保持守恒,且在油相和乳状液中未检出;大部分硫苷进入水相,少量留在渣相中,粕中硫苷含量0.3%~0.8%,远低于传统方法饼粕中的硫苷含量,说明水媒法具有提取油脂和脱毒同时进行的优点。未经处理的油菜籽中的硫苷有66.46%~74.52%进入水相中,27.30%~36.15%留在渣相中,经过烘烤和蒸煮处理进入水相的硫苷分别增加了5%~15%和9%~13%。 相似文献
137.
138.
139.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