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3篇 |
免费 | 31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7篇 |
综合类 | 12篇 |
化学工业 | 16篇 |
金属工艺 | 7篇 |
机械仪表 | 4篇 |
建筑科学 | 5篇 |
矿业工程 | 7篇 |
能源动力 | 2篇 |
轻工业 | 41篇 |
水利工程 | 4篇 |
石油天然气 | 1篇 |
无线电 | 1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篇 |
冶金工业 | 6篇 |
原子能技术 | 7篇 |
自动化技术 | 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19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5篇 |
1999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73.
由于未考虑洪水演进过程的离散性和不稳定性,导致洪水演进模拟精确度较低。为此,提出一种基于ArcGIS的洪水演进三维动态可视化系统。引入ArcGIS进行洪水演进三维动态可视化研究,以二维浅水方程为基础组件,用于干河床的平面二维洪水演进计算模型,使用有限差分法进行离散分析。以ArcGIS为基础平台,组建基于ArcGIS的洪水演进三维动态可视化系统,实现洪水演进计算模拟和可视化的无缝结合。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有效提升洪水演进模拟精确度,同时有效加强系统的稳定性以及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74.
利用贫营养条件,从土壤样品中筛选到一株产红色素的菌株。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实验进行菌株初步鉴定,并经16S rDNA测序分析确定该菌株为粘质沙雷氏菌属,将其命名为:Serratiamarcescens JNB5-1。该菌株所产红色素经全波长扫描及LC-MS确定为灵菌红素。对Serratiamarcecens JNB5-1产灵菌红素做初步发酵研究,在蔗糖2 g/dL,牛肉膏1.5 g/dL,CaCl21 g/dL,脯氨酸0.75 g/dL,MgSO4.7H2O 0.02 g/dL,FeSO4.7H2O 0.006 g/dL的培养基中发酵72 h后,其发酵产量可达4.139 g/L。 相似文献
75.
76.
以枯草芽孢杆菌基因组为模板通过PCR扩增获得谷氨酰胺酶基因ylaM,构建重组质粒p MA5-ylaM,将其转化到枯草芽孢杆菌168中获得重组菌BS168/pMA5-ylaM,并在宿主菌成功得到表达,纯化后的谷氨酰胺酶比酶活大小为939.48 U/mg。谷氨酰胺酶的反应最适pH为7.5,反应最适温度为55℃,La~(3+)、Zn~(2+)、Fe~(3+)和Al~(3+)对谷氨酰胺酶活力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NaCl浓度为15%~17.5%的条件下,该酶酶活力可以保留50%以上。在5 L罐中,通过分批补料发酵,其最高酶活力产量为215.06 U/mL。 相似文献
77.
我国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已正式启动,该项工作通过引入以绿证交易为主体的市场手段推动了双碳战略的部署进程。绿电交易鼓励了可再生能源市场竞争,加速了发电能源结构的良性变革,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最终通过优化碳排放和碳消费来实现降低碳排放等积极性影响。该文以图数据库及图计算技术为基础,通过建立可视化区域碳排放模型,针对不同区域的碳交换特征,构建出区域电力碳排放传导定量测算体系。通过量化分析属地碳强度与引入绿电交易后的市场碳强度的发用电碳强度差异,实现绿电交易市场背景下绿电交易区域间的电力碳强度变化监测,并基于分析结果实现电力碳排放数据的可视化展示。最后,探讨了考虑绿电交易的电力碳排放传导定量测算系统对电力市场绿电交易行为的策略性预测与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78.
积极推动绿色电力市场建设是促进能源消费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中国已经启动绿色电力市场建设,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亟须对相关关键问题进行研究,为绿色电力市场建设提供支撑。文中研究了绿色电力及绿色电力市场的内涵,以美国、欧洲作为典型案例,从政策设计、运营机制、应用场景、支撑技术等方面研究了国外绿色电力市场实践,提出了相关启示。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绿色电力市场建设进展,探讨了“双碳”目标下中国绿色电力市场建设的关键问题,从顶层设计、关键机制、衔接机制、支撑技术4个方面提出了中国绿色电力市场建设亟须破解的关键机制设计与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79.
构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市场体系,既是实现能源电力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在全面分析新型电力系统结构改变给电力系统带来的变化与挑战的基础上,构建了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目标、时间、空间、价值、主体多维协同的电力市场体系。围绕安全保供、低碳转型与经济的多目标协同,中长期、现货与实时运行的多时间协同,多层次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多空间协同,安全-绿色-经济的多价值协同,新型市场主体快速发展下的多主体协同五方面关键问题,提出了多维协同的市场设计思路和核心机制。最后,给出了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实施路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