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8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74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50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某市给水管网铁细菌生长特征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给水管网中存在的微生物腐蚀现象会造成管网水水质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给水管网中铁细菌的生长特征进行调查研究。选取某市给水管网,分别采用MPN法和平板计数法对管网水及水厂处理单元出水中铁细菌的数量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管网水中的铁细菌含量为0~10^7 CFU/mL,变化范围较大,各处理单元出水中均有铁细菌存在;铁细菌数量与管线长度和温度没有相关性,和余氯值呈明显的负相关;铁细菌数量和管网水中总铁以及溶解性铁含量无明显相关性,但和颗粒性铁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2.
饮用水生物处理的膜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饮用水生物处理中生物膜的形成、形态和组成,并阐述了磷脂酸(FLFA)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在生物膜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3.
曝气生物滤池的低温挂膜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低温下曝气生物滤池的挂膜结果表明,在滤池中异养微生物能有效地形成生物膜,饥饿的硝化细菌重新获得营养后其生长和活性能得到恢复,但会受到低温或异养菌生长的限制.  相似文献   
74.
通过现场中试试验,考察了不同气水比和曝气深度下滤层曝气对炭砂生物滤池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滤池对氨氮去除量随着气水比和曝气深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不变的趋势,炭砂双层滤池对NH3-N的去除限为2.8~3.0mg/L。在滤池某一深度进行曝气,当气水比小于0.1时,增加气水比,增大的是滤池0~0.5m滤段滤料对氨氮的去除;当气水比为0.1~0.25时,增加气水比,增加的是0.5~0.9m滤段滤料对氨氮的去除。充足的气水比条件下,在0.4m深度以上曝气,提高的是0~0.5m滤段的氨氮去除效果,在0.4~0.8m深度曝气,提高的是0.5~0.9m的氨氮去除效果,0.9m滤段以下滤料对氨氮基本没有去除作用。为保证出水浊度,建议在滤池0.6m深度对滤池进行曝气。  相似文献   
75.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挤出生物质颗粒燃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情况下以玉米秸秆为原料挤出生物质颗粒燃料的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玉米秸秆在不同压缩比环模下的颗粒密度,不同粒度玉米秸秆在同一环模下的成型状况以及不同含水率玉米秸秆在同一环模下的成型状况进行试验,筛选出颗粒成型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76.
77.
水中污染物水中污染物可分为无机和金属污染物、有机污染物、微生物、放射性污染物等四大类。其中无机和金属污染物又可分为金属和非金属阳离子、阴离子以及有机综合指标;  相似文献   
78.
AOC一直被认为是控制管网水细菌再生长的主要因素,最近研究表明磷也有可能成为限制因素.研究了在配水管网中AOC浓度(40.84~551.35 μg acetate-C/L)和磷浓度(0.69~8.01μg PO34--P/L)都较高的情况下,对细菌再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AOC是控制细菌再生长的主要因素,管网水中最大AOC浓度决定了管网水中细菌再生长能够达到的最大HPC;磷不是整个管网控制细菌再生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9.
研究开发了短时游离氯后转氯胺的顺序消毒工艺.试验结果表明,该消毒工艺对指示微生物的灭活效果优于游离氯消毒,游离氯和氯胺存在协同消毒作用;对脊髓灰质炎病毒和大肠杆菌f2噬菌体的灭活效果与游离氯相同.相同原水条件下,顺序氯化消毒工艺比游离氯消毒工艺产生的三卤甲烷浓度减少了35.8%~77.0%;卤乙酸减少了36.6%~54.8%.消毒进水水质越差,顺序氯化消毒工艺在消毒副产物控制方面就越有优势.  相似文献   
80.
安全氯化消毒工艺的消毒副产物控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在天津市某水厂进行了新型安全氯化消毒工艺——短时游离氯后转氯胺的顺序消毒工艺的中试,结果表明,进水相同时安全氯化消毒工艺比传统的游离氯消毒工艺产生的三卤甲烷减少了35.8%~77.0%,卤乙酸减少了36.6%~54.8%。消毒接触池进水水质越差,短时游离氯后转氯胺的顺序消毒工艺在控制消毒副产物方面就越有优势。试验中还获得了含较高浓度溴离子原水的消毒副产物生成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