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24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91篇
矿业工程   8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50篇
无线电   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通过中试研究了氯对活性炭滤料吸附性能和结构的影响。中试采用两根活性炭滤柱,其中1#活性炭滤柱进水不含氯,2#活性炭滤柱进水氯浓度为3 mg/L,连续运行21个月。试验末期,2#滤柱的碘值、亚甲基蓝值比1#滤柱的分别低40.7%、38.1%,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分别低34%和26%;2#滤柱对CODMn的平均去除率比1#滤柱低11%。可知,水中的氯会影响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和结构,进而降低其对有机物的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22.
23.
臭氧化-生物活性炭除微污染工艺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室、现场中试研究,本文对饮用水臭氧化-生物活性炭深度净化技 术中的一些理论和实践的难题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受到严重污染的水源,经过常规处理后再进行臭氧化-生物活性炭深度净化可以有效地解决饮用水微污染问题.在臭氧投量3mg/L,生物活性炭吸附过滤时间20min的条件下,可使出水COD_(Mn)<2.5mg/L(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发达国家的水质标准),并通过色质联机检验证实,深度净化全部消除了水中有害污染物和绝大多数有机物,保证了饮用水的安全.  相似文献   
24.
国家“863”计划-“南方地区安全饮用水保障技术”对活性炭出水的浊度要求是0.1NTU,为达到这一要求,通过中试研究,考察了活性炭滤柱对浊度的去除效果,提出了强化活性炭滤池浊度的新工艺。结果表明,采用聚合氯化铝(PAC)强化过滤,可以保持活性炭滤池较高的浊度去除效率,保障浊度完全达到0.1NTU的出水标准。  相似文献   
25.
通过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中试研究,探讨气水比、水力负荷、回流比及甲醇投加量等工程控制参数对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城市生活污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气水比为3:1,水力负荷为2~3m3/(m2·h),回流比为80%,甲醇投加量为80mg/L时,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效果最佳,其出水可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26.
矿山深井地压大,造成一些巷道支护结构严重破坏,需对原有的支护形式进行改进。结合朱仙庄矿区典型巷道工程,在实验室完成高地压作用下不同材料模型的对比试验,研究模型结构变形、破坏规律和承载能力。通过室内试验的结果,改善支护结构,提出应用复合锚网支护技术来进行巷道的治理。工业性试验证明,复合锚网支护技术能够适用地质条件恶劣、巷道围岩严重变形情况下的支护要求。。  相似文献   
27.
建立了一种工艺流程高度集成的污泥干化热解处理系统,并在污泥成分分析、污泥热解过程参数测定的基础上,基于能量守恒定律,分析了该系统的干化、污泥热解、热解气燃烧过程全系统的能量转换、传递和耗散过程,最终构建了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求得了燃料消耗量与污泥初始含水率和污泥处理量间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12.17+0.278 9x(x为含水率)和y=0.010 2x(x为污泥处理量)。试验表明线性回归方程的误差较小,可为污泥热解技术的工业化和集成化提供了可靠的运行参数。  相似文献   
28.
本文以收敛型微通道中油水两相流的流型识别为对象,将高速摄像法与神经网络算法相结合,提出了高效的、可视化的、智能化的两相流流型识别方法。该方法采用了包含图像纹理参数和流型无量纲参数的多类型特征量,更精准区分6种流型的不同特点,流型识别的收敛速度和准确率更高。BP神经网络的识别率为92. 5%,Elman神经网络的识别率为93. 7%,Elman神经网络在收敛速度与准确率方面优于BP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29.
30.
采用塑性变形理论和刚粘塑性材料模型研究了直流电阻对焊接头的塑性变形。建立了焊接接头变形区域内材料质点速度场和位移场的数学模型,导出了计算接头变形及接合界面污物清除率的公式。对焊接条件下接头的塑性变形和界面污物清除率进行了计算,并与实际接头外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计算所得接头变形与实际接头变形基本相符,所得模型能较好描述塑性区内质点的运动规律。界面质点的运动规律也与试验研究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