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24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90篇
矿业工程   8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50篇
无线电   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在中试模拟炭柱上对生物活性炭吸附池无脊椎动物的孳生繁殖以及群落变化规律进行了为期1年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吸附柱中孳生的无脊椎动物包括轮虫、桡足类、枝角类、寡毛类和线虫等,轮虫是占绝对优势的类群,这些无脊椎动物进入饮用水中将对饮用水水质产生不良影响。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无脊椎动物总密度呈接近指数上升的趋势,在150d左右达到最大值,250d左右出现第二个峰值。水温对无脊椎动物生长有显著影响,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8℃左右。不同无脊椎动物群落密度出现峰值的顺序依次为:枝角类、轮虫、桡足类、寡毛类(和线虫)。  相似文献   
232.
用粉末活性炭去除饮用水中嗅味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进行了粉末活性炭(PAC)去除饮用水中嗅味的试验。结果表明,当原水嗅阈值为90、PAC投量为40mg/L时,出水无异嗅、异味。中氯后PAC对嗅味的去除率明显低于不加氯时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233.
介绍了地质雷达的工作原理,雷达资料的处理和解释,以及地质雷达在煤矿井下的2项具体应用。对地质异常的无损探测和对巷道围岩松动圈大小的探测,提出了用地质雷达测试松动圈的方法;概况总结了地质雷达在矿井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34.
对水厂沉淀池排泥水进行了自然沉淀、混凝沉淀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排泥水经过0.5 h自然沉淀后,上清液水质趋于稳定,浊度、CODMn、氨氮、细菌、藻密度、浮游动物死体和活体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去除。继续延长沉淀时间对上清液水质的改善效果不明显,个别生物类指标反而有上升趋势。投加混凝剂可以进一步提高回用水水质,阳离子PAM投加量为0.8 mg/L时,排泥水浊度从2 219 NTU下降至1.59~3.84 NTU。  相似文献   
235.
针对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应用中的关键问题,首先对工艺设计中的活性炭滤料选择、活性炭滤层结构设计、活性炭滤池选择、臭氧系统选择、臭氧接触池优化设计和复合预氧化设计等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然后对运行中存在的微生物安全性、大型微生物控制、活性炭滤池初滤水管理及pH控制、预臭氧和主臭氧工艺的运行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建议今后应重点注意微生物安全性、臭氧副产物控制和工艺运行控制标准等问题.  相似文献   
236.
高速混合水射枪与水射器加氯混合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水射器和带有高速混合装置的水射枪进行氯的投加 ,并选择投加后水中余氯 (总余氯和自由余氯 )的变异系数作为混合状况的评价参数 ,比较了两种加氯方式下的混合效果。对在清水池中的加氯效果研究表明 ,停留时间为 3min ,11min和 30min处不同深度 ,水射器和水射枪投加在 3处的自由余氯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 0 0 5 4和 0 0 14 ,总余氯的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 0 0 6 9和0 0 11,两种余氯浓度的变异系数均随停留时间的增加而降低。缩短停留时间观测 ,发现水射枪投加完全混合的时间小于 6 2s,而水射器投加在观测的 3min停留时间内还没有达到完全混合 ,这表明水射枪的混合效果明显优于水射器。同时 ,研究表明采用余氯的均匀性评价加氯混合效果是可行的 ,为高速混合水射枪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7.
根据国家对水务行业"十四五"期间"安全、便民、高效、绿色、经济、智慧"的发展要求,各水务企业以智慧水务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与推进水务数字化转型工作.立足于国家政策、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水务数字化转型的机遇与挑战,结合国内外水务企业数字化经典实践,探讨智慧水务2.0发展趋势,思考未来"标准体系+数字资产+使能技术"数字水务的发展态势,为我国水务企业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数字化转型战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