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8篇
水利工程   2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通过拉伸、硬度、弯曲试验和金相组织分析,研究AZ61A镁合金等离子焊接头的拉伸性能、硬度、弯曲性能和金相显微组织。结果表明,拉伸试件的断裂处均位于焊缝区,抗拉强度值分别为220MPa和223MPa,且Rm(W)/Rm(pm)0.7,满足试验要求;所有弯曲试件均未出现断裂,弯曲性能良好;等离子焊所获得的接头热影响区窄且晶粒粗大,焊缝区晶粒细小,组织由α相及其上弥散分布着的灰色点状物Mg17Al12组成;焊缝区整体硬度高于热影响区和母材,热影响区基本未发生软化。  相似文献   
22.
23.
官地水电站地下厂房区地应力测试与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雅砻江官地水电站地下厂房区初始地应力场,并为厂房及洞室系统的优化布置提供依据,在地下厂房区6个部位各布置了一个钻孔,采用空心包体式钻孔应变解除法进行了三维地应力测量。测试结果表明:最大主应力量值为20~22MPa,属中高应力区,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在NW~NNW之间。最大水平主应力与地下洞室初期布置方向夹角近90,°不利于洞室围岩的稳定性。为此,从综合考虑地应力和地质构造条件的角度,提出了调整地下厂房布置方向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24.
软岩基本质量评价及强度特性试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新生代软岩一般裂隙不发育,但孔隙多且胶结强度低,易扰动性显著,其岩块试验成果折减后进行岩体力学参数取值,普遍造成软弱地基力学指标远低于实际值,是目前工程界面临的一大困惑。通过对一批工程实测案例分析表明,中-新生代软弱岩体有别于多裂隙性岩体,岩块与原位试验结果相比具有反尺寸效应:现场岩体载荷试验的比例界限值、极限强度值分别大于Rc值的1.62~20倍、2.4~50倍,桩侧摩阻力试验参数值与现行有关规范Rc值折减法取值有明显提高,极软岩原位试验的变形模量大于岩块的试验值,实测岩体完整性指数Kv普遍大于1。采用基本质量评价的BQ法,该类岩体级别的划分主要由Rc值主导,实测Kv值不直接参与基本质量指标计算,它从物理意义上主要反映了软弱岩石坚硬程度低而易扰动的特性。软弱岩体的“原位性”即保持其天然结构和状态是保持软岩基本力学性质的关键,因此,原位岩体力学试验是研究其变形特性、地基承载力(桩端阻力)和桩侧极限摩阻力的必要选择,应在大量工程实例应用及成熟经验的基础上达到试验方法的标准化。  相似文献   
25.
灌浆前后岩体弹性模量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偏采用钻孔弹性模量计对三峡F215断层带灌浆试验不同时期的岩体弹性模量进行了测试,测试值反映了灌浆前后断层带岩体弹性模量值的变化,为评价灌浆效果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指标。心铰弧形闸门门座结构特殊,  相似文献   
26.
文章详细分析了台湾大众电信提供的PHS业务,结合我国PHS业务的发展现状,阐述了未来两三年内PHS业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7.
本文按照3GPP的TD-SCDMA标准设计了符合规范的仿真链路,并对其系统性能要求做了仿真和分析.结合TD-SCDMA系统的物理层特点,重点分析了接收机中不同信道估计方式对系统性能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三维初始地应力场反演与工程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始地应力是大型地下洞室群设计与施工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实测地应力资料,采取三维有限元回归分析方法,能充分考虑岩体自重与构造应力的影响,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原理,可得到计算区域的初始地应力场.基于实测地应力资料,对某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区的初始应力场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验证了地下洞室群初始布置方案的可行性,并进一步为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和施工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29.
岩爆等地质灾害是深埋隧道施工中常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而地应力测量则是进行隧道岩爆预测的前提.某高速公路穿越武夷山山区,将建成最大埋深达620 m,长约4 km的深埋长隧道,围岩性脆强度高,具有岩爆倾向性.为优化设计并指导施工,在该隧道布置了1个深钻孔进行了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量.介绍了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试原理,分析了实测地应力,及其与地形地貌和区域构造的关系,并在地应力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多种方法的岩爆预测.研究表明,当隧道埋深超过400 m后,有发生弱到中岩爆的可能,在施工中应采取合理的开挖方式和安全防爆措施.  相似文献   
30.
对轨道车辆用6005A-T6铝合金厚板进行多层多道焊焊接工艺试验,分析焊接试件焊后出现较大的焊接变形的原因,并采用Sysweld软件对焊接变形及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优化焊接工艺、调整正反面焊缝分布状态、设计合理的焊接反变形量,铝合金厚板的焊接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并且最大焊接应力值降低了约1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