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8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166篇
电工技术   282篇
综合类   172篇
化学工业   357篇
金属工艺   150篇
机械仪表   177篇
建筑科学   304篇
矿业工程   148篇
能源动力   74篇
轻工业   290篇
水利工程   125篇
石油天然气   194篇
武器工业   51篇
无线电   29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5篇
冶金工业   135篇
原子能技术   50篇
自动化技术   40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5篇
  1975年   4篇
  1964年   6篇
  196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41.
为提高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对入料煤水分的适应性,以热气代替常温空气改善流化床对褐煤的分选效果。采用可能偏差Ep为评价指标,研究了热态空气重介质流化床的干燥温度、干燥时间和风量对褐煤分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温度为30~50℃时,干燥温度越高,Ep越低;干燥时间为1~5 min时,干燥时间越长,Ep越低,超过3 min后,Ep降低缓慢;风量为8~12 m3/h时,风量增大,Ep先降低后升高。煤样表面水分越高,干燥温度、干燥时间和风量变化对Ep影响越显著。表面水分1%的褐煤,干燥温度50℃、干燥时间5 min、风量10 m3/h时,褐煤分选效果最好,Ep可达到0.022g/cm3。实验证明热态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可用于分选潮湿褐煤。  相似文献   
142.
金属Cu纳米晶体的显微硬度及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自悬浮-模压法制备的纳米金属晶体材料的有关性能及微观结构特征,采用自悬浮定向流技术制备出纳米Cu粉,经过常温模压得到金属Cu纳米晶体材料,测试了样品的室温显微硬度,并探讨了不同的压制工艺对金属Cu纳米晶体材料显微硬度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谱和正电子湮没技术分别分析了纳米Cu晶体的平均晶粒尺寸和其内部的孔隙状态.研究结果表明:金属Cu纳米晶体的平均晶粒尺寸为25 nm,显微硬度随压制工艺而变化,达1.55~1.90GPa,为粗晶Cu的3~4倍;材料内部缺陷大部分为单空位和空位簇,微孔隙的数量很少.  相似文献   
143.
本文采用基于多Agent技术的分析设计方法,针对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提出了一个基于Multi-Agent的前置机软件设计模型,利用Agent的自治性、预动性、协作性、交互性等特性,设计了一个具有灵活的系统交互通信接口和负载均衡优化策略的Agent实现模型,可以适应不同通信规约和大数据流量通信的需要,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稳定性。该方法已应用于实际的电力负荷管理项目工程中,良好的实际工程运行效果证明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4.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继电保护定值优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传统的粒子群算法进行了改进,得出一种适用于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全局优化的改进粒子群算法,为继电保护定值优化的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同时,与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改进粒子群算法可成功应用于继电保护全局优化整定。  相似文献   
145.
在计及厂站方式切换、线路检修等多个元件的运行方式同时发生变化时,继电保护整定及故障计算的速度会明显下降。为此文章提出了一种计及厂站方式切换的快速故障计算方法,采用基于节点阻抗矩阵的故障计算模型,通过预先形成不同方式下的厂站单点或两点Π型等值网络参数,将厂站方式的切换转变为等效的简单网络操作。同时结合整定计算的特点,对支路追加顺序和故障计算涉及节点阻抗矩阵元素的修改次数进行了优化,采用了一种分层降阶的涉及节点阻抗矩阵修改方式。算例和实际电网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减少了阻抗矩阵元素的修改次数,提高了故障计算的速度及大型复杂电网整定计算软件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6.
采用磷酸单酯偶联剂对羟基磷灰石( HA) 进行表面改性处理, 通过熔融共混复合等工艺制备了改性HA/ 高密度聚乙烯( HDPE) 复合人工骨材料。用IR、TGA 和燃烧实验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 并对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热稳定性、力学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改性HA/ HDPE 复合材料比未改性HA/ HDPE 具有更好的流变性能和机械力学性能, 组成均一, 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通过控制复合材料中改性HA 及HDPE 配比, 可制备出机械力学性能优良的复合人工骨材料, 在生物医学材料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7.
通过研磨法制备一系列不同质量比的CdLa2S4/g-C3N4(CLS/CN)复合光催化剂。以罗丹明B作为目标污染物,在可见光照射下探究了催化剂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实验结果表明,CLS/CN复合材料的光催化降解效率均优于纯的CdLa2S4和g-C3N4,其中CLS/CN-2的光催化活性最好,在可见光照射35 min后对RhB降解效率达到96.6%。光催化活性的增强可能是由于形成了具有强界面相互作用的异质结结构,有利于CdLa2S4和g-C3N4之间的光诱导电荷转移,并有效促进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循环实验表明所合成的复合光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光催化反应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8.
目的 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鉴定真实神农百花蜜特征标志物,并建立基于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的神农百花蜜判别模型。方法 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分析神农百花蜜样本,利用V+S图、聚类热图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真实神农百花蜜特征标志物,利用神农百花蜜特征标志物构建PLS判别模型。结果 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可以实现真实神农百花蜜和对照组蜂蜜的区分;分别在正、负离子模式下筛选出了19种和27种差异代谢物,其中13...  相似文献   
149.
为了确定巨厚古近系含水层下工作面的开采上限、预测涌水量及制定防治水方案,需要针对工作面的导水裂隙带进行现场实测。以红四煤矿HI0503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经验公式初步确定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设计井下探查钻孔的参数。分别用0.5、1.0和1.5 MPa的水压进行压水试验,同时采用钻孔窥视对工作面覆岩中的裂隙发育程度进行观测,最后利用数值模拟对现场实测的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压水试验得到HI0503工作面导水裂隙带高度为65.6~67.4 m,采用钻孔窥视法确定导水裂隙带高度为66.5~68.1 m,导水裂隙带高度数值模拟结果为65.29 m,利用3种方法综合确定HI0503工作面导水裂隙带高度为65.29~68.1 m,大于经验公式计算值59.79 m。5-2煤与巨厚古近系含水层的平均距离为95 m,工作面开采后的导水裂隙带不会波及至古近系含水层。通过现场验证,利用井下压水试验、钻孔窥视和数值模拟,综合确定的导水裂隙带高度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可以作为防治水工作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0.
源亮君  汤兵  薛嘉韵 《广东化工》2006,33(10):60-62
本文对联合调理技术在生化污泥调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主要介绍了药剂联合调理、化学调理和物理调理联用技术以及污泥联合调理技术,并展望了联用调理技术在污泥调理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