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6篇
电工技术   2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6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51篇
无线电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通过对高岭拦河闸重建工程的消能试验,提出了将拦河闸消力池按2种形式分区布置的方案,利用该方案中池底高程相对较低的中间单元消力池承担拦河闸的初始泄流任务,较好地解决了在设计方案布置泄放小流量时存在的消力池消能不足的问题。该方案不仅满足了拦河闸的消能要求,又节省了工程投资,可为同类工程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2.
结合韶关市曲江县西牛潭水库溢洪道加固工程多弯道二级陡槽水工模型试验研究成果,对陡槽段和消力池消能工的流态、消能等水力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溢洪道二级陡槽段采用了阶梯消能工方案,试验成果表明方案切实可行并已被工程设计采用。  相似文献   
43.
通过建立阳山电厂取排水工程的物理模型,对工程河段的流场特性、取排水工程布置进行了研究。认为原方案取水口布置能满足电厂装机2×25MW+1×125MW或2×125MW冷却水流量的要求,而排水口布置对电厂取水、环境及航运等方面均不利。试验修改了排水口布置,修改方案温排水对电厂取水、环境和航运等的不利影响显著减小。试验同时认为若扩建第二台机组(125MW),建议采用其他冷却方式,不宜采用直流冷却方式。  相似文献   
44.
根据洲头咀隧道工程和工程河段的特点,建立了大范围的西、北江三角洲河网一维水流数学模型和工程河段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进行工程影响的计算和分析.计算成果显示,洲头咀隧道工程及其施工期涉河建筑物建设引起的工程河道水位、流速、流量、流向的变化值均较小,河道纳潮量变化率亦较小,洲头咀隧道工程不会对工程所在的南河道及其他河道的行洪、纳潮和河势稳定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5.
通过试验研究手段,提出了人和拦河坝重建工程消能工优化方案,较好地解决了枢纽工程消能防冲的问题.  相似文献   
46.
乌石拦河闸除险加固工程消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结合广东省普宁市乌石拦河闸除险加固工程两级消力池水 模型试验成果,对消力池和陡坡段阶梯消能工的流态,消能等水力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并经工程运行实践,说明阶梯消能工是一种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的新型消能工。  相似文献   
47.
惠州抽水蓄能电站上库进出水口水力学模型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测试了发电和抽水两种工况下惠州抽水蓄能电站上库进出水口的流速分布、各通道流量分配、进出水口水头损失及入流漩涡等水力参数,并对库盆流态进行了观测.试验结果表明,惠州抽水蓄能电站上库进出水口及引水隧洞的体型布置是基本合理的,可供其他类似工程初步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48.
通过试验研究手段,提出了李溪拦河坝加固改造工程消能工优化方案,较好地解决了工程消能防冲的问题.  相似文献   
49.
通过分析南京地铁3号线新庄站的工程地质条件,结合现场周边环境条件,选取钻孔咬合桩、钻孔灌注桩+深层搅拌桩相结合围护结构方案,这不仅提高工程设计方案的可实施性,而且从开挖过程中的监测数据来看,基坑地表及围护处于稳定状态,因此地铁基坑围护结构设计方案是安全的,实用的。  相似文献   
50.
缓坡度陡槽溢洪道阶梯消能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一种新型的辅助消能工,阶梯式消能工得到较多的研究和应用,但以往的研究与应用主要集中于坡度较陡的溢洪道。本文在总结广东省多项水利工程阶梯式溢洪道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4种坡度比阶梯溢洪道的模型试验研究,对缓坡度陡槽溢洪道应用阶梯式溢洪道的水力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给出了阶梯跌坎高度、阶梯跌坎间距等阶梯体形参数对消能效果及流动形态的影响规律,并对缓坡度陡槽溢洪道应用阶梯式溢洪道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