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7篇
轻工业   37篇
水利工程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21.
该研究利用含有组成型启动子的质粒pET-20b载体,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中对3种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进行异源表达,其后以D-果糖为底物进行静息细胞转化。结果表明,重组菌在摇床30 ℃、200 r/min转速下发酵48 h,能够利用D-果糖为底物生产D-阿洛酮糖,转化率分别达到27.56%、23.99%和25.98%。为降低D-果糖对D-阿洛酮糖纯化过程中的影响,在产糖的过程后偶联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好氧发酵过程,消耗掉混合糖液中的D-果糖,结果显示转化24 h后D-果糖去除率达到94.22%,该研究为下游D-阿洛酮糖的分离和纯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大曲香气质量评价模型,为中高温大曲的质量评价提供可量化的香气评价方法。方法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对中高温大曲样品进行香气检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大曲香气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感官品评与聚类分析验证此模型的可行性。结果 本研究从中高温大曲样品中检测出117种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酯类、芳香类、吡嗪类、醛酮类化合物等,通过主成分分析法,鉴定出对中高温大曲香气品质优劣起关键性作用的成分有19种,包括苯乙醇、戊酸乙酯、己酸乙酯、四甲基吡嗪等,由此构建的香气质量评价模型,可将中高温大曲样品分成3簇,与对应大曲感官品评与聚类分析结果相一致。结论 本研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的中高温大曲香气品质评价模型,可以客观地反映大曲香气品质,为大曲香气质量的判断和分类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3.
为了提高秸秆的高值化利用率,对秸秆进行酶改性处理,并与聚乙烯醇进行复配得到秸秆聚乙烯醇复合膜。结果表明,经漆酶木聚糖酶复配处理秸秆得到的复合膜力学强度最高,达到2.9 MPa,断裂伸长率由未改性的12.4%降至7.7%。复合膜的表面疏水性以及结晶度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经过对复合膜官能团的检测,发现复合膜无新增官能团,表明秸秆与聚乙烯醇为物理的氢键连接能力增强。经过酶改性处理后的秸秆聚乙烯醇复合膜在包装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4.
首次构建来源于恶臭假单胞菌海藻糖合酶基因(AE015451.1)的真核表达载体,探索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PCR扩增目的基因,经EcoRⅠ/XbaⅠ双酶切后连接至同样双酶切的pPICZaA中,经PCR检测和序列测定准确后,通过电击法将重组质粒转入毕赤酵母GS115中,利用含Zeocin的YPD平板筛选到阳性转化子,提取阳性转化子基因组并利用特异性引物PCR得到一条与目的基因大小相同的条带,说明目的基因转入成功,诱导重组蛋白表达并用SDS-PAGE检测可见一条约76 ku与目的蛋白大小预测相符合的蛋白条带,最后HPLC检测重组蛋白可将麦芽糖特异转化为海藻糖,说明外源表达的海藻糖合酶具有一定酶活。通过PCR、SDS-PAGE和HPLC结果说明成功构建重组pPICZaA-TreS质粒并整合到巴斯德毕赤酵母的基因组上,且海藻糖合酶基因得到预期的表达并具有活性,为下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5.
糖质原料直接发酵生产L-苹果酸的工艺条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黄曲霉HA5 80 0为出发菌株 ,研究探讨了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类以及温度等因素对糖质原料直接发酵生产L 苹果酸的影响 ,产L 苹果酸突变株黄曲霉HA5 80 0适合于多种原料的L 苹果酸发酵 ,如液化淀粉、脱脂玉米粉、葡萄糖、淀粉水解糖等 ;氮源以玉米浆与硫酸铵配合使用为最佳 ;实验中确定了较优培养基组成和发酵工艺条件 ,适宜的发酵温度为 34~ 36℃ ;向培养基中添加CaCO3 是L 苹果酸有效积累的必要条件 ,初糖控制在 10 0~ 12 0 g/L时 ,适宜的CaCO3 用量为70~ 80 g/L ,L 苹果酸产率达 80~ 90g/L。  相似文献   
26.
为了解决压裂施工中保持凝胶黏度与施工后凝胶破胶降黏的矛盾,我们采用了一种层层自组装形成的纳米粒子系统延迟释放甘露聚糖酶破胶剂.实验证明该纳米粒子储存10 d后,仍具有延缓压裂液破胶时间的能力,并且纳米粒子的混合顺序和环境温度都对其缓释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在高达70℃时,纳米粒子仍能够比游离酶延长破胶时间约30 min.此...  相似文献   
27.
魏珺  李丕武  王瑞明 《中国酿造》2012,31(5):104-107
以乳糖为唯一碳源,X-gal为显色剂,从变质的牛奶中筛选获得一株低聚半乳糖的产生菌,综合其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8S rDNA序列同源分析结果,将其鉴定成为斜卧青霉(Penicillium decumberns).通过正交试验,对菌株生产低聚半乳糖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研究了pH值、温度、乳糖浓度、发酵时间等因素对该菌株全细胞以乳糖为唯一碳源生成低聚半乳糖的影响,最优化反应的转糖基产物经TLC、HPLC分析,确定该菌株具有生产低聚半乳糖的能力.  相似文献   
28.
对比研究了连续分光光度法和滴定法测定葡萄糖氧化酶活力的适用范围、换算关系,并探讨了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连续分光光度法和滴定法,酶活力分别在0.044~0.351 U· mL-1和1.125~5.321U·mL-1时线性关系较好;对于连续分光光度法,在此范围内可以用两点法代替标准方法进行测定;相同的样品采用滴定法测定的结果要高于连续分光光度法,两种方法测定数值的换算关系为:滴定法测定值=(连续分光光度法测定值+0.1454)×1.2868+0.3793.鉴于分光光度法在大量样品分析时更加方便,又对连续分光光度法测定发酵液酶活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9.
产L-亮氨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黄色短杆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生物体内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L-亮氨酸是人体8种必需氨基酸之一,也是三种支链氨基酸之一,在医药、食品、饲料、化妆品等行业具有重要的用途.以一株黄色短杆菌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盐酸羟胺和硫酸二乙酯等多次诱变处理,单菌落分离、摇瓶初筛和摇瓶复筛,获得了一株蛋氨酸和异亮氨酸双重缺陷型突变株SFL8-3(Met-,Ile-),摇瓶发酵L-亮氨酸产量达18.98g/L.  相似文献   
30.
L-苹果酸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L—苹果酸是一种天然有机酸,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在食品、医药、化工、建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L—苹果酸的生产方法已由最原始的果汁提取法发展为提取法、合成法、发酵法以及固定化酶成细胞法。本文简述了L—苹果酸的应用和生产工艺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