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2篇
电工技术   39篇
综合类   18篇
化学工业   40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11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38篇
水利工程   15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1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大连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连跨海柔性直流输电重大科技示范工程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工程。提出了大连柔性直流换流站的主接线方案、基本控制策略、主回路及主设备技术参数、绝缘配合方案和设备绝缘水平,形成了柔性直流的整体技术方案,对同类工程的系统设计提出了完整的设计方法和思路,对于推动我国柔性直流技术的进步和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2.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和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毒性较大、污染范围较广,一直是中国食品行业重点关注的问题。采用毒素标准品,分别考察臭氧和电子束辐照对其降解效果。研究结果表明,2 mL50μg/mL的ZEN经2.0mg/L的臭氧处理10s后,ZEN未检出;经12kGy的电子束辐照后,降解率达86%,且0.5~5.0μg/mL时,ZEN浓度对其降解效果无显著影响(P0.05),ZEN在乙腈中较甲醇降解更快。2 mL 5μg/mL的OTA经50mg/L的臭氧处理30s后,OTA降解率为22%,当处理时间延长至180s,降解率仍无显著提高;0.1~1.0μg/mL浓度的OTA经12kGy剂量电子束辐照后,降解率均在90%以上,且OTA浓度对其降解率无显著影响(P0.05),OTA在乙腈中较甲醇更快降解。臭氧较电子束易降解ZEN,电子束较臭氧更易降解OTA。研究结果为臭氧和电子束辐照降解不同真菌毒素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33.
为获得具有较高抗氧化活性的燕麦麸油,选用正己烷和乙醇为浸提溶剂,考察溶剂配比、液料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燕麦麸油得率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燕麦麸油的最佳浸提工艺条件为正己烷乙醇=11(V/V),液料比81(V/m),提取时间2h,提取温度50℃;该条件下燕麦麸油的得率为7.08%,燕麦麸油对DPPH自由基清除的IC50值为1.347mg/mL,其中主要的抗氧化活性物质酚类物质、生育酚(VE)、甾醇的含量分别为(1 297.94±4.04)mg/kg,(73.15±2.76)mg/kg和(516.20±5.69)mg/100g;GC—MS结果显示燕麦麸油主要含有棕榈酸、油酸、亚油酸等8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79.35%,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占34.87%。  相似文献   
34.
阐述了不同煤阶煤层气富集规律,总结了中高煤阶沉积控藏、水动力控气、断裂控制的特征,并指出是否具有充足的气源补给和良好的封盖条件是低煤阶富集的关键。在煤层气地质资源量计算上虽然仍利用体积法,但随着煤层气勘探开发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详实的资源评价参数大大增加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丰富可采资源量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其结果的可靠性。结合我国煤层气资源分类分布结果,总结了我国煤层气资源整体上“南北分区、东西分带”的特征,即由东向西从相对富气带转变为相对贫气带,由北向南从压力类型区渐变为应力类型区,处于中间地带的华北、鄂尔多斯等盆地容易形成富集高产区。  相似文献   
35.
国内个性化推荐系统的应用日趋广泛,但也普遍存在用户对推荐系统不良感知和评价造成的滞后采纳或拒绝采纳,阻碍了推荐效果的发挥。为设计出更易被用户接受的个性化推荐系统,近10年来国外研究者基于传统用户采纳模型的实证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总结以往相关研究,从促进和抑制用户采纳意图的产生这两方面,归类分析影响用户采纳意图的重要因素,并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以对以后的个性化推荐系统的设计开发、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邢瑞光  李亚男 《化学试剂》2012,34(9):811-815,841
在吲哚生物碱大家族中,其中有一类化合物是以色氨的二聚、三聚甚至多聚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它们就是吸引有机化学家们广泛研究兴趣的环色胺类生物碱。Chimonanthine则是这个大家族中最简单最重要的一类化合物。根据其旋光性的不同,Chimonanthine有meso-Chimonanthine、(+)-Chimonanthine和(-)-Chimonanthine 3种类型。由于Chimonanthine在环色胺类吲哚生物碱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所以早在20世纪60年代Woodward等就推测,该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合成主要是通过自由基偶联发生两分子的聚合。从推测Chimonanthine的生物合成途径开始,综述了近些年来Chimo-nanthine的全合成研究进展,并对各类合成途径的反应条件、反应选择性、产率以及机理的研究进行了讨论和总结。  相似文献   
37.
李亚男  周捷 《针织工业》2021,(10):54-58
为深入了解人们对虚拟试衣间的性能需求,促进虚拟试衣间的研究发展,首先阐述虚拟试衣间的研究现状,从消费者体验的角度将现有的虚拟试衣间分为3类,分别为虚拟实时2D图像和视频技术、2D和3D人体模型技术、3D摄像机和激光技术。并详细分析各类型虚拟试衣间技术的优缺点。最后提出虚拟试衣间的构成要素,以及未来需要解决的3个关键问题,包括现实与虚拟的产业链矛盾、克服虚拟仿真技术困难、满足消费者试衣需求的问题。  相似文献   
38.
舟山多端柔性直流工程过电压与绝缘配合研究为工程实施提供了基础技术支撑.为确定避雷器保护配置方案及设备绝缘水平,开展了成套设计研究,确定了工程的主回路参数及主接线.按照舟山多端柔性直流工程控制策略建立了电磁暂态仿真模型,模型中的换流器子模块电容、联结变压器、桥臂电抗器及直流电抗器电感值、接地方式的选择和电缆参数的选取均对过电压仿真结果有较大影响.在详细开展设备参数研究的基础上,为了选取并用于建模,开展了过电压研究,确定了主要设备的绝缘水平.对于本工程关键设备——直流电缆,提出采用30%的绝缘裕度以确保运行安全,并最终确定其绝缘水平为510 kV.研究结果已应用于舟山多端柔性直流工程,研究手段为其他同类工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9.
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舟山群岛供电、海上风电送出等问题,规划设计了舟山5端柔性直流工程。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重大科技示范工程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端数最多的柔性直流工程。为了满足柔性直流换流站启动、运行与控制、检修的需要,研究提出了柔性直流换流站的主接线方案。开展了柔性直流系统主回路参数研究,确定了换流站主设备和直流电缆的选型及主要技术参数、换流站运行功率范围。通过交、直流过电压研究提出了换流站过电压保护及绝缘配合方案。提出的柔性直流换流站主回路参数确定方法、绝缘配合方案、运行控制策略等形成了完整的柔性直流系统整体技术方案。提出了柔性直流系统设计的完整技术思路、设计方法及工具,为我国多端柔性直流技术发展及工程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40.
元坝地区是中国石化川气东送工程的重要能源接替阵地。前期的钻探实践表明,该地区地质因素复杂,钻井过程中普遍存在溢流、井漏、垮塌等复杂和事故,机械钻速低,施工周期长,严重影响了元坝地区的勘探开发进程。综合考虑元坝地区复杂的地质特点及前期钻井期间出现的复杂情况,对元坝地区井身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使得处理井下复杂情况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通过开展气体钻井、液相控压钻井、下部陆相地层使用涡轮钻具配合孕镶金刚石钻头钻井,以及海相地层使用抗高温长寿命螺杆配合高效PDC复合钻井等新技术的研究,形成了一套适合元坝地区超深井提速的配套新技术体系。通过在元坝10井等5口井的超深井技术集成试验,取得了显著的提速效果,平均机械钻速2.0m/h,相比试验之前提高了26.58%,平均钻井周期331.86d,较试验前缩短了138d。试验结果表明,所形成的提速配套技术能够解决目前元坝地区的技术难题,适合在元坝地区进行深入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