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5篇
建筑科学   2篇
水利工程   18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银川市2008年水资源生态足迹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建立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模型,利用生态足迹的理论与方法计算了银川市2008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银川市2008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450hm^2/人,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为0.318hm^2/人.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是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的4.57倍,水资源生态赤字达到1.132hm^2/人。农业水资源生态足迹占比例最大,农业用水比重过高,地区用水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同时,银川市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主要来自黄河水,与地下水与当地地表水资源较贫乏一致。最后为银川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降低人均生态足迹,提高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多种密切值法在水质评价应用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分析各种密切值法的特点,选择最佳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叙述了传统密切值法、改进的密切值法、基于熵权改进的密切值法、基于熵权的密切值法的方法原理,并以内蒙古东胜煤田阿不亥普查区的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为例,用上述各种密切值法进行地下水水质评价,将评价结果与模糊数学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各种评价结果的合理性。结果发现:当各水样的检测值差别相对较大时,采用目标差值率法对初始环境矩阵规范化处理,会过分夸大该指标在水质评价中的作用,所以改进的密切值法和基于熵权改进的密切值法在这种情况下评价结果很不理想。运用信息熵原理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综合考虑了各种信息,弥补了传统的密切值法的缺点,基于熵权的密切值法是各种密切值法中最合理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分析降水量正态分布特征,可以为降水量分析与预测中选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和统计模型提供依据,提高降水量分析与预测能力。利用银川市4个气象站(银川站、永宁站、贺兰站、灵武站)1960~2008年的降水量实测资料,运用2χ拟合优度检验和柯尔莫哥洛夫——斯米诺夫检验(K-S检验)对各站月、季和年降水量进行了正态分布检验。检验结果表明:银川市各气象站年降水量和季降水量均服从正态分布,夏季降水量正态性最好,冬季降水量正态性最差。6~9月份银川市各气象站月降水量均服从正态分布;11月至次年2月份月降水量均不服从正态性分布。各气象站中,通过正态性检验月份最多的是灵武站,通过正态性检验月份最少的是银川站,这与银川站多出现极端降水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
加权马尔可夫链在银川地区降雨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1960年~2008年银川地区的年降雨量资料,采用均值一标准差分级法,对其进行状态分级,分为枯水年、偏枯年、平水年、偏丰年和丰水年5个状态。根据马尔可夫链预测方法,验证了该降水序列满足马氏性,并以规范化的各阶自相关系数为权,建立了适用于银川地区年降雨量的加权马尔可夫链预测模型,实例验证结果令人满意。在此基础上结合模糊集理论中的级别特征值,预测了银川地区2009年及2010年的年降雨量。预测结果表明:银川地区2009年为偏枯年,年降雨量为150.45mm;2010年为平水年,年降雨量为177.38mm。最后采用平稳分布估计年降雨量各状态的重现期,结果显示银川地区年降雨量处于平水年和偏枯年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5.
基于模糊数学的内蒙古东胜煤田阿不亥普查区水质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阿不亥地区水环境质量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得到了客观、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给泾源县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与新农村建设提供基础理论支持,采用泾源县45个地下水水样的水化学资料,利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泾源县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和水质状况进行了研究.基本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水质基本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要求.聚类分析表明,进行指标聚类后,类的个数并未比聚类前明显减少,表明地下水各指标之间相关关系不明显.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可以用9个独立的主成分代表原始19个指标因子,每个主成分反映了不同的水质指标以及各指标之间的关系.多元统计分析为泾源县地下水水质评价和水质管理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熵权的TOPSIS方法用于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质量评价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供一种合理的水质评价方法,详细介绍了基于熵权的TOPSIS方法在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第二水源地为例,通过在供水井中取样分析,评价了第二水源地地下水水质现状.结果表明,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第二水源地地下水水质总体情况较好,地下水水质基本符合生活饮用水要求,超标的NH4+主要是层间越流导致的上层水质较差的水进入供水含水层所致,F-主要源于水岩作用导致的含氟矿物的溶解.对地下水综合水质影响较大的因子为总铁、pH和NH4+,重金属污染较小,但仍应加强水源地管理和保护,防治人为地下水污染.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剧烈的气候变化和高强度的人类活动,使得基于一致性的传统最低通航水位设计方法不再满足航运设计需求。本文选取广东省东江、西江、北江、韩江四个主要河流为研究对象,采用水文变异诊断系统对其年平均水位序列进行诊断分析,发现四大河流的控制出口站年平均水位序列均发生了中变异或强变异。针对变化环境下的水位资料,用综合历时曲线法对变异前后和整体的日水位序列进行分段计算,比较各站整体与变异后段序列设计水位值,结果显示潮安站偏大超过30%,其他站偏小超过30%;对保证率频率法中的年通航特征水位序列进行变异诊断,发现其也发生了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变异,从而揭示了这两种传统计算方法在"非一致性"水位序列下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泾源县地下水演化及其地球化学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揭示泾源县地下水水化学场的形成机理为主要研究目的,在了解泾源县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地下水水化学演化特征,选择3条模拟路径,应用PHREEQC软件对其进行了水-岩作用的地球化学模拟,定量分析研究了该区地下水的演化过程、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各种矿物在3条模拟路径上具有相同的溶解沉淀趋势.TDS沿模拟路径的变化主要是由SO42-含量的变化引起的.在模拟路径1和3上,钠长石、岩盐、钠蒙脱石、钾长石和CO2发生了溶解作用,白云石、方解石和石膏发生了沉淀作用,同时还发生了Na+、Ca2+之间的阳离子交换作用,在路径2上,发生的是钠长石、岩盐、钠蒙脱石、石膏和钾长石的溶解以及Na+、Ca2+之间的阳离子交换,白云石和方解石发生了沉淀作用.在这些溶解沉淀作用综合作用下,地下水水化学成分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20.
泾源县饮用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查明泾源县饮用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分布规律以及地下水质量状况,为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运用离子比例系数法、相关分析法和地质统计学相关的理论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泾源县饮用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并运用基于熵权水质指数法进行了饮用地下水水质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中各化学指标基本满足生活饮用水要求,地下水中pH、H2SiO3、HCO-3、I-、TDS和总硬度含量相对稳定,CO2-3、NO-3N、NO2-N和NH4变异性较强.地下水中的主要阳离子是Ca2+和Mg2+,其次是Na+,主要阴离子是HCO-3、SO2-4.TDS和总硬度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的趋势,TDS的变化主要受到Ca2+、Mg2+和SO2-4离子含量变化的影响;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SO4-Mg·Ca、HCO3-Ca·Mg和HCO3-Mg·Ca型水.γCl-/γCa2+系数表明泾源县地下水水动力条件较好;γNa+/γCl-系数表明该区地下水非海相沉积水,其化学成分的形成包括含岩盐地层风化-溶滤作用、钠长石溶解作用以及阳离子交换作用.水动力条件的好坏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地下水水化学成分和水化学类型的变化.相关分析表明,地下水流动过程中发生了钠长石、钾长石、石膏和小苏打的溶解作用,并伴有高岭土的生成,这些反应的发生取决于地下水水动力条件和地质条件.水质评价结果显示泾源县地下水水质较好,多为Ⅰ类水和Ⅱ类水,适合当地居民饮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