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5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8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24篇
石油天然气   60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塔中地区奥陶系深层地震反射信号弱、信噪比低,反射特征复杂,且存在火成岩干扰,造成应用常规属性分析技术不能有效地描述储层特征。Wigner-Ville高阶时频谱分析方法能够准确地反映时变信号的频谱特性,有效压制噪声、提高分辨率。本文结合孔洞地震地质模型,分析了Wigner-Ville高阶时频谱对孔洞储集体地震反射波的敏感性和有效性,并利用该方法对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进行了预测,证实所求的储层频谱异常与对应的钻遇储层特征相吻合,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2.
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围斜地区中下奥陶统顶部是否存在暴露剥蚀,对明确该地区的储层发育主控因素及下一步勘探方向至关重要。通过对新三维地震剖面反射特征、已钻井Ro热演化剖面及裂缝充填方解石δ13C、δ18O同位素特征的分析,初步认为受加里东中期Ⅰ幕构造运动的影响,塔中北围斜地区中下奥陶统顶部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暴露剥蚀,临近塔中Ⅰ号断裂带的地区剥蚀程度增大,这将会提升该地区加里东中期Ⅰ幕风化壳岩溶领域的油气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03.
碳酸盐岩溶洞发育区高精度地震勘探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重点研究了碳酸盐岩岩溶储层的地震波场特征。首先从靶区的地震地质条件出发,分析了前期地震采集所存在的问题,即采集面元大、信噪比低、地震资料品质不高。针对溶洞引起的绕射地震波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分析了不同面元大小、不同接收点距溶洞绕射地震波场成像差异。提出了小道距、宽方位观测是研究溶洞储层的有效采集方法,叠前成像是研究溶洞储层的必要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104.
二维小波变换在位场数据处理中的应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宗杰  杨林  王勤聪 《石油物探》1997,36(3):70-78,88
小波变换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的数学分支,在地震勘探中已广泛应用。本文引入小波变换进行位场数据处理,由一维小波变换公式推导了二维小波变换公式,并对模型实验数据和实测数据进行了分解处理,取得了较好的结果。证明二维小波变换对于提取面积性的区域异常、局部异常及消除高频弱磁干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5.
新疆TPT油田一间房组碳酸盐岩储层为缝洞型储层,其缝洞系统在纵横方向上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寻找储层中的溶洞是提高勘探成功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提出了一种新的溶洞检测方法--累计能量差法,通过建立溶洞系统的理论地质模型进行地震正演,对TPT油田三维地震数据进行累计能量差处理后,通过对过井剖面与钻探成果的比较,证实了该方法是非常有效和精确的,能成功地识别和检测储层中的溶洞发育位置和特征.提取了一间房组地震能量差检测值,形成碳酸盐岩储层的溶洞发育平面图,其对后期勘探和开发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6.
通过对传统纵振换能器增加质量块把驱动源分成两部分而形成双谐振振动系统,为了使双谐振之间响应幅值有很小的起伏,在换能器辐射面增加匹配层从而使换能器出现三谐振峰,通过对三个谐振峰的合理调整可以使换能器的通频带超过一个倍频程,根据理论分析与仿真计算设计并制做了发射电压响应大于140 dB、工作带宽21~47 kHz、Q值1.3、起伏在-3 dB以内的换能器.  相似文献   
107.
针对煤矿开采中许多高瓦斯区域很难使用炸药实施爆破的情况,提出一种由静态破碎剂使煤岩胀裂破碎的方法。为了确定静态破碎剂合理的参数配比,达到煤岩破碎的理想效果,通过膨胀压正交实验确定破碎剂的最佳配比,利用水化反应测温实验确定合适的水灰比,运用混凝土试件和煤样试件胀裂破碎实验研究了静态破碎剂性能。结果表明:CaO 70%、石膏5%、水泥12%、膨润土3%、减水剂0.5%、粉煤灰9.5%为静态破碎剂最佳配比;最佳水灰比为0.35;CaO对破碎剂膨胀压的影响最大,胀裂裂缝沿试件的弱面发育,破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8.
雅克拉地区自SC2井在白垩系卡普沙良群底块砂岩获得工业油气流后,加大了勘探开发力度。为了指导开发井的部署,综合利用钻井、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对本区主要储层进行了预测研究,建立了一套以地震属性参数(振幅、频率)提取技术、地震测井联合反演技术、三维可视化解释技术为主的碎屑岩储层预测技术系列。通过储层预测技术应用,整体掌握了该区储层纵横向分布规律及储层特征,准确预测了雅克拉构造的含油气范围,为油田开发井部署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9.
钻遇缝洞性储层常常发生严重井漏,目前防漏治漏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提前预测漏失概率,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基于碎屑岩欠压实理论的压力预测等方法不适用于碳酸盐岩层系,不能用于碳酸盐岩层系钻前井漏预测。从地质学方法、钻前预测的地震方法、测井资料及邻井资料等方面论述了目前井漏预测方法,重点说明了岩溶作用趋势分析法、地震属性特征分析法、测井响应特征分析法的原理,给出了在塔河油田现场应用实例。分析指出,预测井漏是涉及多学科、多尺度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加强对缝洞系统结构参数与漏失响应关系的认识,综合运用地质-地球物理信息建立漏失预测数学模型,提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10.
塔河油田三叠系非构造圈闭识别与评价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塔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表明,三叠系目的层埋深大,局部构造幅度低,圈闭类型主要为低幅度构造、岩性圈闭及岩性+构造的复合圈闭等隐蔽型圈闭.结合三叠系油气勘探的实践经验,提出了3个层次、9种方法的非构造圈闭识别与评价研究思路.3个层次及有关方法是:进行区域上的整体、动态、综合研究,寻找有利油气聚集带;在有利油气聚集带上,开展以层序地层学研究为基础、地震振幅提取技术为核心的塔河油田非构造圈闭地震识别与评价的系列技术研究,寻找、识别有利的非构造圈闭;在可能的圈闭基础上,利用地震烃类检测技术进行圈闭评价.3个层次、9种方法的全面研究和有机结合是减小非构造油气藏勘探风险,提高勘探成功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