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8篇
综合类   2篇
建筑科学   59篇
矿业工程   4篇
水利工程   3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考虑土体侧胀性的路堤沉降计算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体侧胀性是引起地基沉降的重要因素,一维分层总和法的理论基础是侧向完全限制的压缩试验,故沉降计算结果中不能反应出土体侧向变形的影响。为了提高软基路堤沉降的计算精度,针对均质、非均质路基情形,通过大量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分别给出了其考虑侧胀性影响的沉降修正系数式子,它们是在路堤高度及路基土体孔隙比等因素之间直接建模的。实例计算表明:经过它们修正后,路堤沉降一维法计算结果基本上能考虑到土体的侧胀性,且修正后的沉降比较接近实测值。在实际工程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2.
大量工程实践验证表明,无论是一级荷载还是多级荷载下的指数曲线模型,均可对地基沉降进行较好地预测,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先基于绝对时间坐标系下的软土次压缩计算修正式子,提出耦合软土流变项的新型指数曲线模型,并采用数学中最优化技术,根据前期沉降实测资料对模型中参数进行反演。实例计算表明:该模型对沉降预测精度高,能较合理地反应出土颗粒骨架的蠕变过程,且能给出不同时刻的次压缩量,在实际工程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3.
真空预压加固软土地基变形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现有的有关真空预压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真空预压研究(包括理论、试验、实际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考虑土体各向异性对土体变形的影响,提出在真空预压这一特定应力路径下,应力诱导各向异性可能是引起工后沉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4.
路堤下复合地基临界桩长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分析了复合地基临界桩长的定义及研究现状,通过路堤下复合地基数值模拟,揭示了复合地基临界桩长的客观存在性质,结合宁—通一级公路K102 990断面处复合地基工程实例,通过平面有限元及半解析元数值分析方法,对临界桩长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  相似文献   
45.
非饱和土受压变形的简化计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非饱和土的固结问题是岩土工程研究中非常复杂的热门课题。本文拟将非饱和土受压后的固结过程简单地分为压密和固结两个阶段。在压密过程中,与饱和土固结不同是,由于非饱和土的孔隙水、气来不及排出,与骨架共同承担荷载,产生了超孔隙气压和超孔隙水压,这个阶段土体变形主要是压缩孔隙气产生的压缩变形;固结阶段,土体在恒定荷载作用下,超孔隙气压和超孔隙水压逐渐消散而固结。对于饱和度较高的地基土,将水、气可看作混合流体,并考虑残留混合流体的压缩性,建立平衡微分方程和混合流体的连续方程,求出有效应力和混合流体压力;土体中水压力可通过水连续方程求出,继而求出气压力、吸力等。最后算例表明:加载过程中,有效应力、混合流体压力、水压力不断增大,吸力不断减小;竣工后,混合流体压力、水压力还在增长;由加载产生变形以荷载压密变形为主,之后变形增量逐渐减小。这与路堤填筑过程中的监测结果相一致,说明本文的简化方法是合理的。因此本文的非饱和土固结研究对于促进了非饱和土固结变形计算走向实用化,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46.
EPS的力学特性及其块体载荷试验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1引言EPS是英文expandpohstyrene的简写,其化学名称是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其密度大小和块体大小可根据需要而进行生产,路堤工程中一般采用的密度为O.2kN/m3。这种新型的化学合成材料,目前在国外(德国、日本、挪威、瑞典等)正广泛地应用干岩土工程实践,尤其是用作软土地区的路堤填料。考虑到EPS的工程实用情况和研究现状,本文试图从三轴试验和大块体载荷试验的角度对体积密度。=O.2kN/m3的EPS进行研究,找出其内在的力学性质规律性,以便为工程应用服务。对于其它密度的Epp,亦可得出类似的结论。2EPS三轴试验成果分析2.1不同围压下的应力一应变关系本次试验,对不同试样分别施加σ=0  相似文献   
47.
一个土体的双屈服面应力-应变模型   总被引:61,自引:11,他引:6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一、引言 土体弹塑性应力-应变关系的单屈服面“帽子”模型,如修正剑桥模型、科斯拉和吴模型以及黄文熙模型等,在用于一般加荷情况时,能获得较满意的结果;但对某些加荷情况,可能会出现不合理。譬如,受有一定荷载的三轴试样,如果保持偏应力不变而降低围压,单屈服面“帽子”模型将当作卸荷回弹,因为应力变化落到屈服面以内。而事实上,试验  相似文献   
48.
摘要:本文论述了膨胀土裂缝开展是边坡失稳的主要因素。裂缝使强度降低,裂缝开展深度使坡体分成强度显著不同的两个区域,裂缝还使雨水导入形成渗流,均引起边坡稳定性降低。裂缝的存在,清楚地解释了膨胀土滑坡表现出的浅层性、牵引性、平缓性、长期性、季节性、方向性。反过来说,这些特点的出现证明了膨胀土边坡易于失稳的机理是裂缝开展。从失稳机理出发,提出了土工膜覆盖避免裂缝开展的膨胀土边坡加固方法。作了两年现场试验,并有一年的工程实际应用,都表明了这种加固方法的简便和有效。  相似文献   
49.
论裂隙对膨胀土边坡稳定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们早就知道膨胀土具有多裂隙的特点,也知道它影响边坡的稳定;但怎样影响,严重程度如何,并未清楚认识,在膨胀土边坡设计施工的各环节中并没有充分考虑裂隙影响,以致膨胀土边坡失稳事故仍时有发生。对此作深入研究实有必要。笔者曾发表裂隙开展对强度指标影响的试验成果,提出考虑裂隙影响的边坡稳定分析方法和用土工膜限制裂隙发展的加固方法。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论述了膨胀土裂隙的产生机理与发展过程,结合膨胀土边坡失稳实例探讨了裂隙所起作用,解释了裂隙开展与膨胀土边坡失稳特征的联系,论述了换土加固方法之所以有效主要在于它限制裂隙开展等。上述各点,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多裂隙性是膨胀土边坡易于失稳的关键,是其不同于其它黏性土坡的根本;提出要在膨胀土边坡的分析、计算、施工和处理等各环节都考虑裂隙影响,形成系统理论。  相似文献   
50.
心墙堆石坝的水力劈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殷宗泽  朱俊高  袁俊平  张坤勇 《水利学报》2006,37(11):1348-1353
水力劈裂的常用计算方法分有效应力法和总应力法,但其计算结果却常有很大差异。本文详细分析了它们产生差异的原因,认为应该用心墙外水压力是否超过心墙上游面处土中的中主应力来判别水力劈裂的发生可能。提出应用有效应力法计算心墙堆石坝初期有效应力和水压力,通过叠加得到总应力,再与心墙前水压力比较来判别是否发生水力劈裂。该方法可以反映心墙渗透性、饱和度、库水位上升速度等对水力劈裂的影响。这样,通过控制这些因素就可避免水力劈裂的发生。最后通过实例计算表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