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1篇
机械仪表   2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5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为求解同走廊同电压等级交流线路的并行间距,考虑架空线路并行时的电磁环境、风偏下的安全间隙及施工控制距离,得出多回交流线路并行间距的经验公式,并分析公式在理论和工程运用中的正确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并行间距由地面工频电场强度或电气安全距离控制,并可按经验公式确定。工程运用中,经验公式在各电压等级常规杆塔规划下均适用,在个别大档距下,需校核塔位异步布置时的电气安全距离,同塔双回路并行间距可借鉴此经验公式,110~330 kV电压等级线路并行间距可根据实际情况缩小。  相似文献   
22.
利用 IBM—PC 与单板机 TP801的串行通讯,由 PC 控制单板机进而控制执行元件,实现远离现场的两级控制。文中介绍了两级控制的实用电路、串行通讯的参数设定、IBM—PC 通讯适配器的使用和编程方法。  相似文献   
23.
总结并分析了国内外初伸长的预测方法及处理措施,得出了各种计算结果不同的原因。国际大电网预测公式考虑了应力和永久伸长之间的互相循环影响,预测结果和蠕变试验结果接近,可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由于规范考虑初伸长求架线应力时,应变值剔除了架线过程中已拉出的塑性伸长,因此规程规范对初伸长的规定均较小。架线时间4~48 h内,架线过程释放的伸长量在14%~24%之间,为提高初伸长预估值的准确性,需根据架线时间调整初伸长或安装降温值。  相似文献   
24.
对防城港核电厂外围31个监测点位进行了γ辐射累积剂量率监测和γ辐射空气吸收瞬时剂量率监测,并对辐射水平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以掌握核电厂外围陆地辐射水平的长期变化状况。结果表明:2018—2023年,防城港核电厂外围环境γ辐射累积剂量率监测值为62.5~141.3 nGy/h,平均值为99.1 nGy/h;瞬时剂量率为55.0~119.5 nGy/h,平均值为93.7 nGy/h;防城港核电厂3台机组商运前后,外围陆地环境辐射水平保持一致,γ辐射累积剂量率、瞬时剂量率均保持在正常水平,核电运行期间气载流出物的排放对外围环境的辐射水平没有产生影响。不同点位的γ辐射累积剂量率变化较大,且随季节性变化呈冬季偏高、夏季偏低的现象,说明γ辐射累积剂量率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5.
总结送电线路数字化技术发展的国内外现状,从标准、工作边界及平台成熟度方面分析当前送电数字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送电线路设计的数据流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送电数字化平台的改进建议,提出送电数字化技术发展的展望。  相似文献   
26.
输电线覆冰在升温、自然风或人为外力作用下会发生覆冰整档或一档内部分位置脱冰,引起输电线跳跃,导致导线相间或导地线间闪络、线路跳闸、断股断线以及输电塔失稳倒塌等事故,严重威胁电力系统安全。参照实际750 kV输电线路工程,建立连续档分裂导线有限元模型,分析档数、档距、高差、覆冰厚度、风速、脱冰率和绝缘子串长度等因素对导线均匀和不均匀脱冰跳跃高度的影响;讨论均匀和不均匀两种脱冰方式下导线脱冰跳跃高度之间的联系,定义不均匀脱冰时发生脱冰的导线长度为换算档距;对比现有导线冰跳高度计算公式的准确性,提出不均匀脱冰跳跃高度系数。结果表明:当脱冰荷载相同时,不均匀脱冰引起的脱冰跳跃高度更大;不均匀脱冰时冰跳高度与换算档距下完全脱冰的冰跳高度存在一定比例关系;建立了导线均匀脱冰和不均匀脱冰跳跃高度计算公式,所提均匀脱冰跳跃高度计算公式的最大相对误差为11.8%,不均匀脱冰跳跃高度计算公式相对误差大于10%的结果仅占结果总数的13.2%,计算精度较高,有助于线路设计时确定相地或相间安全间隙。  相似文献   
27.
28.
总结并分析了新疆地区几回750 kV输电线路覆冰跳闸原因和整改措施。结合事故调研,利用ANSYS软件对均匀覆冰、三段覆冰、线性覆冰和高悬挂端覆冰工况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线路覆冰跳闸主要由地线非均匀覆冰导致导、地线局部静态距离不足而引起;比较非均匀覆冰中的三段覆冰、线性覆冰与高悬挂端覆冰,高悬挂端覆冰对弧垂最低点偏移的影响最大,且随覆冰长度的增加,导、地线静态接近距离存在极小值。通过工程实例计算发现,地线高悬挂端覆冰下导地线最小接近距离小于规程规范限定的最小静态距离,并能导致放电跳闸,工程设计中应重视此种情况下的间距校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