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9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6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5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8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15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为提高地下厂房围岩稳定性判别的准确性,提出基于小波奇异性与突变理论的围岩稳定性评价方法。首先检测位移监测数据的小波奇异性,判断该测点是否存在突变点;若存在突变点再将围岩变形速率作为非线性动力模型的一系列特解,反演出非线性动力模型;最后运用突变理论,建立围岩变形速率的尖点突变模型,通过模型判别式的正负来判断围岩的稳定性。将该方法应用于泰安电站地下厂房,结果表明该水电站地下厂房围岩处于稳定状态,与数值仿真结果一致,可见该方法合理有效,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
根据某3.3 MW海上风电筒型基础整机运输期原型观测数据,首先采用加速度响应探究环境要素对整机振动影响。其次依据应变-荷载原理计算塔筒底部截面弯矩,并统计全程计算弯矩幅值,分析塔筒承受荷载随环境要素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波高从0.2 m增加到2.0 m时,加速度均方根增加98%,波高是引起整机耦联振动的主要因素;2)波高小于1.0 m时,塔筒底部识别弯矩在0~10 MN∙m范围内波动,占设计弯矩的21.5%,波高增加到1.5 m时,识别弯矩幅值基本在10~25 MN∙m范围内波动;3)波高达到2.0 m时,塔筒底部弯矩幅值达32 MN∙m,占设计弯矩的68.9%,整机结构仍在安全范围内;4)运输期根据波浪条件预测制定运输方案,整机应在不超过2.0 m波高条件下运输,保证整机结构有富裕的安全空间。  相似文献   
93.
筒型基础在我国海上风电工程中已推广应用,探究其在实际工程中的表现,是保证风机安全的关键。本文针对筒型基础风机结构的振动位移进行原型监测,并以单桩基础风机作为对照。首先基于风机实测自振频率,采用遗传算法拟合基础刚度,然后统计并对比两种基础风机的振动水平。结果表明:两种基础的水平刚度相差7%,筒型基础的旋转刚度是单桩的10倍;风速小于6 m/s时,筒型基础风机位移大,大于6 m/s时,单桩基础位移大;3P共振导致小风速下筒型基础位移较大,通过优化运行策略,减小振动位移最大达54.4%。筒型基础在抗倾稳定性和振动响应控制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94.
动态电源管理的随机切换模型与在线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虑系统参数未知情况下的动态电源管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在线策略优化算法. 通过建立事件驱动的随机切换分析模型,将动态电源管理问题转化为带约束的Markov 决策过程的策略优化问题. 利用此模型的动态结构特性,结合在线学习估计梯度与随机逼近改进策略,提出动态电源管理策略的在线优化算法.随机切换模型对电源管理系统的动态特性描述精确,在线优化算法自适应性强,运算量小,精度高,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5.
适用于TRIAC(三端双向交流开关)调光的LED线性驱动电源中需要TRIAC调光器电流维持电路解决LED闪烁问题.本文介绍了常规线性调光驱动中的TRIAC调光器电流维持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存在优劣性,提出一种高效TRIAC调光器电流维持电路设计,电路效率比传统方案提升10%以上,且具有更宽的调光深度.  相似文献   
96.
华江龙  江琦 《材料工程》2023,51(1):76-84
可拉伸超疏水材料能大幅度提升疏水材料的力学性能,在未来科技产品中应用潜力极大。可拉伸超疏水材料制备方法分为弹性材料的使用、可拉伸结构的设计、弹性材料与可拉伸结构的结合。本文分析了各类制备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总结了提高可拉伸超疏水材料耐久性的有效措施,阐述了可拉伸超疏水材料在柔性传感器、新兴电子设备、医疗防护、液相混合物纯化、微液滴控制领域的应用原理及特点。现有可拉伸超疏水材料尚面临耐久性能不足、制备成本高、工艺复杂等问题,研究应聚焦于材料体系的进一步开发、拉伸原理的完善以及新技术新工艺的引入。未来的发展方向是轻薄、柔性、绿色环保、智能化和精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